問:股權激勵有哪八大步驟?
三合智慧解答:
股權激勵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機制的一種方法,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有條件的給予激勵對象部分股東權益,使其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實現企業的長期目標。

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經理人和股東實際上是一種委托代理的關系,股東委托經理人經營管理資產。
但事實上,在委托代理關系中,由于信息不對稱,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契約并不完全,需要依賴經理人的“道德自律”。
股東和經理人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股東希望其持有的股權價值最大化,經理人則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東和經理人之間存在“道德風險”,需要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來引導和限制經理人的行為。
在不同的激勵方式中,工資主要根據經理人的資歷條件和公司情況、目標業績預先確定,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與公司的目標業績的關系非常密切。
獎金一般以超目標業績的考核來確定經理人該部分的收入,因此與公司的短期業績表現關系密切,但與公司的長期價值關系不明顯,經理人有可能會為了短期的財務指標而犧牲公司的長期利益。
但是從股東投資的角度來說,他更多關心的是公司長期價值的增加。尤其是對于成長型公司來說,而不僅僅是短期財務指標的實現。
為了使經理人關心股東利益,需要使經理人和股東的利益追求盡可能趨于一致。
對此,股權激勵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

通過使經理人在一定時期內持有股權,享受股權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以一定的方式承擔風險,可以使經理人在經營過程中更多地關心公司的長期價值。
股權激勵對防止經理的短期行為,引導其長期行為具有較好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股權激勵機制的操作流程和步驟如下:
步驟一:確定目標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公司操作股權激勵的主要目標是什么。在這個前提下,才可以決定股權激勵機制的具體方案。
股權激勵,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目標,不同階段也可能有不同的目標,大致包括:充分調動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的積極性;將股東利益和經營者個人利益捆綁在一起;約束短期行為,保障企業的長遠發展;留住人才、降低競爭威脅;引進優秀人才;降低高管薪酬成本;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企業建立約束機制。

不同的目標對應不同的激勵方式。
例如,如果主要目的是利益捆綁,或降低競爭威脅,避免高管另立門戶或加入競爭對手,那么虛擬股權的作用不大,應該給予實際股份;如果目標是約束短期行為,則應該有效實施期限較長的激勵方式,避免一次性給予;如果希望未來引進優秀人才,則需要留下充足的激勵資源。
股權激勵機制的主要目標是什么,這是需要向老板及股東、董事溝通核實的第一件事。
步驟二:起草方案
起草方案是股權激勵機制的重頭戲。方案是股權激勵機制的綱領性文件,是股權激勵機制的行動指導。就像一篇樂譜一樣,是每一個音符的出處和依據。方案的內容,如前文所述,主要包括:
(1)定模式;
(2)定對象;
(3)定來源;
(4)定額度;
(5)定約束條件以及其他。
股權激勵方案就是要說清楚用哪種方式激勵、激勵誰、激勵股份從哪里來、激勵多少、什么條件下給予、什么條件下撤銷等。
方案起草也需要跟各方溝通,包括老板、股東、董事、擬激勵對象甚至非激勵對象,聽取各方想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方向和細節。
步驟三:起草考核條件
激勵對象獲得股份激勵,一般需要經過一定期間、滿足一定條件才可以,這樣才能達到對未來努力的激發,而不是對過去功績的肯定。這就需要設定合理的考核條件。

考核條件必須是明確和落地的,形成量化的指標,員工對將來是不是可以獲得激勵股份有穩定清晰的預期,不需要依據任何公司的主觀判斷或決定;考核條件必須是適中的,避免員工不需努力就能輕易獲得,但也不能遙不可及,讓員工覺得壓根兒沒戲。
考核條件反映了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的目的和價值觀,決定了激勵對象的努力方向。
考核條件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在董事會的框架下主導指定,之后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執行。
考核條件一般可作為股權激勵方案的附件。
步驟四:方案決議
股權激勵方案及考核條件起草完畢,還需要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通過。
之所以由股東會通過,是因為涉及實際股份變更的激勵方案中,需要進行增資或原股東出讓部分股份,將來激勵對象會成為新股東加入股東會,并且將辦理公司章程的修改,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依據《公司法》的要求,沒有股東會的決議是無法完成的。
在不涉及實際股份變更的激勵方案中,如虛擬股票制下,則不需要股東層面的決議,只需要公司管理層面的最高決策者通過即可。
步驟五:召開說明會
股權激勵方案決議通過后,最好安排一次方案說明會,且說明會最好由律師等外部顧問進行,說明會的目的在于:
在股權激勵中,股東或公司一般都出讓了較大利益給激勵對象,但激勵對象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對大多數人來講,股權激勵是陌生的,每個基本概念都需要仔細解釋,因此,說明會可以讓激勵對象清晰地了解自己可以獲得的利益,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說明會對行權條件和考核要求進行說明,可以增加激勵對象的信心,對獲得股份具有更為清晰的預期;
說明會可以讓激勵對象明白最終獲得股權的條件是什么,指引他的努力方向,達到和公司的預期同步。

步驟六:簽署協議
股權激勵實際上是激勵方和激勵對象達成的一種一定條件下利益讓渡的協議安排,激勵機制的方案內容要與每個激勵對象形成書面約定才會產生最終約束力。

有了協議,激勵對象才會放心在滿足條件后自己確實可以獲得好處,同時在激勵對象離職、違紀等情況下公司才有依據收回股份,以及在引入新投資者、進行新的激勵時不會形成僵局。
步驟七:考核行權
簽署協議后,接下來會進入或長或短、或一次或幾次的考核期。考核期結束,依據事前確定的考核指標和方案進行考核,確定激勵對象是否有條件行權,有條件的進行行權,無條件的進行說明。
步驟八:轉讓登記或撤銷、回購
在實際取得股權的激勵中,股權激勵機制的最后結果,就是激勵對象獲得股份,辦理登記,成為真正的股東。
之后如有離職、違紀、死亡等特定情形出現,未行權的部分撤銷,已行權的部分回購,回購之后重新辦理股權登記,恢復到未行權以前的股份狀態。
以上為股權激勵機制的大致步驟和流程,在不同的股權激勵方式下會有所不同,但主要內容是相似的。概括來講,不外乎確定目標、確定方案、實施方案、異常處理這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