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培訓第一課(下)
書名: 文明的基因作者名: 天景星光本章字數: 2995字更新時間: 2020-04-17 08:09:48
下面我們再說說論語。
大多數同學可能會以為論語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
但是2000年來,論語實際上一直是作為選拔官員們的教材而出現的。是封建社會官員們必學的書籍。是培養封建社會精英的書籍。
論語的一整套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辦法。卻被我們現代社會給忽略了。
有人說論語過時了,那我要問問你圣經有沒有過時?或者你能說出來論語里哪句話過時了嗎?
大多數人連看都沒有把論語通讀一遍。只是憑別人一點片面的說法。就放棄了論語的學習。
在這里我再說一遍。論語是我國歷史上培育社會精英的基本教材。他獨一無二,他無比重要。
除了論語。你還能不能在世界上再找到一本培育社會精英的教材。是西方的各種經濟學論述嗎?是哲學么?是我國充斥在社會各個角落的各種成功學嗎?
你找不到一本可以替代的教材。你只有這一本教材。作為一個將要成為社會精英的人。不學論語,你想學什么?
所以論語就是我們培訓自己老師的教材。通過培訓老師論語,我們希望我們的老師能夠成為精英。通過培訓學員論語,我們希望我們的學員能夠成為精英。
這是我們培訓班為各位老師和將來的學員找到的成為精英的捷徑。
題外話,插個廣告。后邊一個半月的學習。實際上就是教大家論語。
剛才說了,論語是培訓精英的捷徑。而不是個人修身養性的學問。
有同學會問你怎么證明?怎么好像大家都不知道,就你知道?
我其實對社會上一些將論語歸類為修心養性的書籍是很不滿的。
明明華夏已經用論語培訓官員,使用了2000年。你怎么就敢認為他只是修身養性?
我注意到社會上一些對論語解讀從根本上來講就是錯誤的。
今天我們拿兩個例子來說。
論語學而篇第一句話。
大家都聽說過“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蘊,不亦君子乎”
很多人淺顯的理解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學完了以后,你再經常練習就會快樂。有朋友來找你玩了,你也覺得很快樂。別人不知道你,而你也不發怒。就是個君子。
如果你僅僅這樣理解。很顯然他就是當休身養性的學問學了。
但是我請問你。孔子當時是在跟誰說這個話?當時是奴隸社會。孔子會不會閑著沒事干,找個奴隸跟他說這些。沒事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找朋友玩,別人不懂你,你也不要急。那些過著朝不保息的日子的奴隸怎么可能聽孔子講這個?
很明顯,孔子是在跟那些君主奴隸主講學是什么。所以在論語里君子的意思,君是君主的君,子就是孔子的子,是有身份,德高望重的人。人的意思是官員,民才是真正的老百姓。
孔子在跟那些君子講。想找到學的快樂么?你學習新東西以后還要多練。你要多跟朋友交流信息互相學習。你跟跟臣屬講你的意思,但是他們聽不懂理解不了,你也不急,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不要動不動就挖鼻割耳,整的血呼啦次的。
聽明白了沒有?不要拿普通人的觀點去理解論語。你要從統治者的角度去看。可能大家還不習慣以這樣的視角去理解,以為這是歪理邪說,沒關系我們用現實中強大的例子告訴你,論語究竟是不是在喊那些空洞的口號?
剛才說了學而第一的第一句,下面說第二句。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還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或許會將這句話理解為對父母孝順,對兄弟有愛的人,他們道德高尚,不好造反。造反多不好,所以君子應該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君子就應該行這樣的仁。
但從統治者的角度去看,古時候君王最期望的是統治長久,讓他的江山千秋萬代,要不然咋整天萬歲萬歲的喊。所以他當然不喜歡犯上也不喜歡作亂。
于是有子抓住這個心理,他在在跟奴隸主說你想不想你的治下沒有犯上作亂?
你要聽我的,前半句“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說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人因為牽掛羈絆,所以這樣的人很少造反,或者不敢造反。
后半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在這里務的是哪門子本?這個本不是孝悌,不是仁,這個本指的是長久的統治,你要想長治久安,你想要世世代代騎在別人頭上拉屎,世世代代統治別人,就得讓你的臣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否則他們造起反來,后果你承擔不起。
我們再展開來理解一下,假如你經營一家企業,有個公司老是找跟你不當競爭,你不想理他,也不想讓他理你?你怎么辦?很明顯,通過這句話,我們就知道了,他們公司里,那些對他有意見的人,道德低下的人就是造反作亂的根源。再遇到這種事兒,你知道有子在教你怎么干了吧。
你再看看鷹國在其他一些國家怎么把這一招玩的眼花繚亂,你就知道這招的作用了。
同樣在我們這里那些裸官沒有羈絆,那些道德低下的人,是我們最容易成為禍亂的根源。我們必須防著他們。
你看這么理解是不是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才是真實的世界。這才是奴隸主,皇帝們為什么選擇論語去治國齊家平天下。
從這個角度看,論語并沒有叫你高喊口號,仁義,孝悌。他告訴你不這么做后果很嚴重,你承擔不起。
所以這徹徹底底就是一門培訓精英,管理統治的教材。一種給世界帶來秩序穩定的理念。而不是西方黑暗森林那一套,互相防備,別人都必須死的統治理念。
從這方面來說,這種理念還沒到過時的時候,因為還沒有比他更先進的理念出來。至少我看不出黑暗森林理念能讓我們有活下去的希望。按照黑暗森林法則,即使你是最牛逼的那個,當世界就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你自己也會活不下去。結果只有一個,不瘋就傻。
因為時間關系,我就不繼續講論語后邊的內容了。
最后,再一次強調,你要以統治者的角度去理解論語,以正確的姿勢去理解論語,才不至于誤解他。老是以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你會發現,論語通篇都是口號,都是高大上。這樣的文字,網絡里到處都是,相信你也沒興趣看古文寫的道德口號。
錯誤的理解方式,方向就錯了,自然理解就全錯了。
所以你看,論語是一門培訓社會精英的教材,如果你不是這么認為,那是因為你沒有真的理解論語。
好的這節課就到這里了。
所有員工必須得在這一個半月背會這本書。大家上班就是上午學習討論,下午背書。不會背后果很嚴重,可能被裁。以后你們都是精英,不懂論語,怎么管理學生,管理下屬。
另外布置個作業,如果你是孔子,你看到封建王朝在使用論語后輪回了幾次,到現代這個鬼樣子。你會怎么修訂論語。不是讓大家重新注釋論語,而是修訂,包括對原文的刪除,修改,新增。
這個作業作為評級定你工資的重要憑據。做的好漲工資,做不好對不起工資不做調整。
希望大家后面的論語課程學習愉快。
等到張愛國走了,教室里卻炸了鍋。
“論語是這么理解的么?中文系的童鞋站出來說話。”
“好像,可能,也許,大概,這么理解也能講得通。但是我怎么就覺得那么怪呢?”
“我好像知道了這個世界最大的秘密。大家不要攔我。我要喊兩嗓子,發泄一下。”
“我想靜靜”
“可以罵人嗎?我想講兩句臟話。”
“大家快看看第三句是什么?我們嘗試著解釋下,看能不能講通。別讓老板忽悠了。”
“不應該這么理解吧,雖然這么理解也能說得通,但是明明是論語,讀起來怎么滿是血腥味?”
“我靠,這么讀論語,能給人嚇死。”
“我接受不了啊”
“這就是月薪8000的人的世界觀?果然和2000不太一樣呢”
會議室里亂的像運動會的看臺一樣。李遠隨著張愛國的離去,陷入了沉思,生存和第一,捷徑和論語這棵草終于也種了下去。
也許這棵草還沒有生根發芽,還要經歷更多狂風暴雨。更可能沒有長成就會死掉。畢竟前方究竟有什么,誰也不知道。沒人能保證自己正確,神都不行。
只希望,自己選的這條路是對的。
下一步就看看這棵草到底能孕育出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