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老四
- 邱富剛中短篇小說作品集
- 邱富剛
- 3303字
- 2021-01-11 00:08:39
老四是石溪鎮地地道道的一位農民,老四是他的排行,家中有四兄弟。父母在世時,給他取過一個正正規規的學名,但是從來沒有人喊過他,大家嫌學名太正規不好玩。如果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喊,他一定木訥半天才知道是喊自己。馬致遠說,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你拿他有什么辦法呢。
老四生不逢時,正是一九六幾年的荒年,沒有人辦學校,大家吃不飽,穿不暖,面黃肌瘦……。父母便教老四些簡單的忠孝禮儀,受到影響熏陶,老四做人老實厚道,勤勞善良,但是有一樣不好便是老四這人愚鈍至極,父母叫他往東,他絕對不會往西,叫他往西,他絕對不會往東。童年時代、青年時代都在勞動中度過了,而立之年娶到鄰村一個矮小敦實的大齡女子為妻,人們叫那個女子為劉四嫂。經過三年,生了一個男嬰,延續了劉家香火。
拮據的生活讓老四背負沉重,捱到不惑之年已經容顏枯槁,面龐滄桑。一頭亂蓬蓬的頭發下是黝黑蒼老的臉龐。眼睛的光線散亂,毫無光彩。吃的煙是五角錢一包的石溪煙,穿的衣服從來不超過二十塊錢一件,而且是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了才勉強去買一件。
老四常常光著腳在地里干活,在家中行走,在路上跋涉。倘若親戚家辦喜事進新房,老丈人過大壽,才穿上一雙媳婦納的千層底黑布鞋,又笨重又硬幫,讓他很不習慣。這樣一個人在石溪鎮,人們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你瞧他不起,吐一泡口水到他的臉上,他會默默的擦掉,不作任何反抗。
老四基本上沒有精神生活,若說有就是對著奄奄一息的火爐吸石溪煙卷。老四不講究衛生,活了大半輩子只洗過一次澡。那是結婚的頭一天,為了融進這個美好的日子里,老四跑到村外的大河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次澡,在河水中他像一塊石頭,緊緊地貼著河底,漂不起來。其余的什么衣服啦,褲子啦,一般要穿到爛為止才洗了洗做千層底布鞋的材料。老四的形象和他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在石溪小鎮也見怪不怪了。
村里沒有老板,但是村里人卻送他一個老板的稱號,這個稱號在小孩子當中最響亮。每每見到老四踱著步走來,孩子們就會在地坎上遠遠的喊,老板你干啥去。老四心知肚明這個老板是光腳板的意思,懶得搭理,自己走自己的路。
有一年冬天,老四生了重感冒病,提著鐮刀,走到家背后的松林里,挖草草藥龍丹草熬湯喝,十多天過去了沒有見好轉過來。老四的父母還在世,心里擔心極了。讓老四兜上家中籌了幾個月的二十個雞蛋,去集上賣錢,開點感冒藥吃。
那是一八九幾年底,當時的雞蛋才兩塊多錢十個。運氣真好,老四一到街上,把雞蛋賣掉了,換成了鈔票。
來到藥店門口,看見醫生手忙腳亂地給人拿藥,賣笑,陪吆喝。老四想什么時候才輪到老子,不賴煩的等著,但是又不敢說,看見醫生和旁人笑,也跟著笑,至于笑啥,心里模棱兩可,自己只是附庸而已。
人走散了,老四走到柜臺前,看見醫生的衣服潔潔白白的亮眼極了,怕和醫生答不上話來,畢竟人家那樣有模有樣。低頭哈腰的對醫生說,醫生,我患了重型感冒,不知道要買些啥藥吃才能好。男醫生上下打量了一番老四,眼神變成蔑視的那種。看看時間,不耐煩的說,明天再來,今天要關門了。老四左右央求,撿點藥而已,耽擱不到醫生啥時間啊。
醫生堅持說不行,攆老四離開。
有一個村里人來買藥,由于時間晚了,醫生也說要關門了,不賣藥了,后來請村長來幫忙,才買到藥。現在的村長是一個堂族,家就在鎮上,不如去找村長幫幫忙,性命要緊。
離開醫院,在一家店里,兩塊錢買了瓶包谷酒,就去了村長家,見到村長,對村長說,我來買藥,等晚了,沒有買到。請你幫幫忙,可以嗎,都是家門中人。
村長問買點啥藥,老四說買些感冒藥。村長平日里和醫生廝混,關系四通八達,給老四說小事一樁,帶著老四到醫院去買藥,來到醫院門口,村長向里面喊了幾聲,帶人來買藥,醫生走出來了,仍然是那個男醫生,客客氣氣的對村長說,要些啥藥,村長說,撿點感冒藥給他,他是我們村上的農民,病情緊急。醫生說等會兒,打開門,在柜臺上的瓶子里,倒了幾十粒藥給老四,不要錢了,藥送你了。老四接過藥,樂得眉開眼笑,心想真是人熟好辦事。
看看天色,已近很晚了,順著山路,回家里去了。
這是老四人生中第一次買藥,也是最后一次買藥。此后不幾年,家境和迷信原因,沒有再去買過藥。有時候生病,到山上挖些草草藥,熬成湯,吃下去,好不好由它。有時連藥也不吃,呆家里,忍著,聽天任命。
貧苦的生活把老四的性格磨練木訥極了。
七月流火,正是七月流火。
有一天,兒子跑去河邊玩水,回來時沮喪的告訴老四說;老爸,鄰居家的娃兒要去讀書去了。我也想去讀書,可以嗎。老四心里一怔,是啊,孩子年齡漸漸長大了,得去上學,學些文化,不能像他這樣子,糊里糊涂過人生。
老四口里回答說,可以,一邊心不在焉的做自己的事情。家里拿不出錢來,晚上老婆從地里回來時,他把娃兒想去讀書的事情給婆娘說了。
婆娘說,家里沒有錢給娃兒報名讀書,老四深思熟慮后,決定賣點苞谷給孩子去報名讀書,可以嗎,婆娘說,家里的苞谷不多,夠吃而已,聽說石溪鎮中學的牌子上貼出字來,要招一批工人挖地基。你去看看,人家請工人嗎。
婆娘又給老四出建議說,校長是你的家門中人,給校長去說說,他一定會批準你去挖地基的。老四說,怕人家嫌窮,不讓干。但是不去又不行。
思前想后,第二天提上二十個雞蛋,找校長幫忙去了。
老四起床來,太陽還沒有完全出來,扛著鋤頭走十里山路去學校。
見到校長,校長是個胖子,兩只眼睛笑瞇瞇的,瞇成了一條線,像只哈巴狗。校長問有啥事,老四愣了半天,才擠出幾個字來,說校長好,聽說你們要挖地基,我來試試可以嗎。
校長說,可以,答應了,很爽快。接著說,二十塊錢一天,干多少天,有多少天的錢,中午吃飯一個小時。一九九幾年的二十塊錢,大概要相當于今天的二百塊錢。老四聽后,高興極了。
第三天一大早,老四起來泡上酸湯包谷飯,裝在口袋里,匆匆往學校走去。
中午吃飯的時間短,往來家里要兩個小時,中午就不打算回家來吃飯。
一路上,來往的人少,老四走得急。到工地上時,看見幾個男的女的工人扛著鋤頭在校園里走動。那些工人穿著不是很好,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老四走過去,一問才知道也是來挖地基的。談了一會兒話,感到熟悉了之后,老四問就他們多少錢一天,那些工人先是什么都不說,左顧右看了一會,心軟了下來才說是二十。他們的心里,大底是這樣想的,要其它的同伴比我的工錢少才好,才有面子,因此對什么都保密。
一個矮矮胖胖的工頭走來了,隔著很遠喊工人們快點去挖地基了,一口四川口音。不遠處是工頭搭的零時帳篷,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搭起來的,帳篷里胡亂堆些鋪蓋衣服,鍋碗瓢盆,工頭晚上就睡在里面。
地基大,和老四一堆兒干活的有三四個人,舉起鋤頭,挖泥土,裝泥土,運泥土。挖了一鋤又一鋤,眨眼中午時間到了。太陽當空照,熱極了,要命,汗水像水一樣流下來了,大家不敢休息,牛一樣埋頭苦干。
工頭喊了一聲,吃飯的時間到了,可以放下鋤頭吃飯了。眾人猶疑了一下,放下鋤頭,吃飯去了。
有的捏著飯盒走到旁邊的森林里去找筷子,有的坐在地基間的溝里吃飯,他們的午餐是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工地上并不包吃。包工頭端了一碗白花花的米飯出來吃,飯上堆了一層青椒炒肉絲,香氣飄去很遠。他自傲地舉起筷子,樣子討厭極了。老四走到樹林邊,折了兩只樹枝當筷子,坐在地基上吃酸湯泡包谷飯。不經意間瞟了包工頭碗里的飯一眼,米飯的光耀眼極了,他的眼睛受不起這樣耀眼的光芒的照射。
包工頭從邊上走過,看到老四碗里的飯,露出瞧不起的眼神,夾了一筷子肉丟在老四面前,對老四說你把地上的肉撿吃掉,我提前付你今天的工錢,老四說不吃,包工頭說,你不吃的話明天別來挖工地了,你碗里的還不如老子丟在地上的好。
老四是個老實人,但是仍然聽出包工頭的話是多么氣人。中午吃完飯后,好歹干到晚上,晚上放工,老四把事情給校長說了,校長說工地上的事情都承包給四川人了,要四川人才懂現在的一些建筑技術,從前我們建的房子上級幾次來檢查都沒有過關,工地上離不開四川人,你的工錢如數算給你。老四拿起工錢就回家來了,第二天沒有再去工地上工了。
村里呆了些日子,外面打工的浪潮興起來了,老四在家里呆不住了,賣了豬,湊了路費,打算去廣東務工,賺夠錢了回家去蓋一間漂亮的房子。
就在老四決定去外面打工的那一天夜里,老四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一家三口飛黃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