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時科普·給孩子講新冠肺炎
- 天津市兒童醫院
- 1229字
- 2020-03-26 21:17:37
3 得了這個病為什么會死?死亡是怎么回事?
得了這個病為什么會死?
首先要跟孩子說明白,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人發病比較輕,治愈人數也很多,不要恐懼。可以參照以下講述方法。
現在有很多人得了這個病,大部分的人是可以被治好的,但很可惜,也有一些人堅持不住,會死去。在數量上,死去的人與治好的人比起來是非常少的,而且,死去的人大多是一些不幸得了這個病的老爺爺、老奶奶,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和爸爸媽媽相比較的話,他們的戰斗力很弱,所以,他們的身體對冠狀病毒的攻擊完全抵抗不了,病情就會非常嚴重,到最后他們撐不住了就有可能會死去。
還有些老爺爺、老奶奶年紀大了,身體原本就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人心臟不好、有人肚子總是痛,等等,這都讓他們的戰斗力減弱很多。
也有些人本來就有些麻煩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癌癥等,這些疾病也會讓他們的戰斗力減弱,因此他們沒辦法和病毒對抗,非常被動。在一次次和疾病、病毒作斗爭的過程中,有些可憐的人就會被這些疾病圍攻,不幸死去。
死亡是怎么回事?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談及死亡時總是用“去天堂”“出遠門”來含糊其辭,但是,中國臺灣高雄師范大學教授、教育學博士張淑美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一文中指出: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所以,我們應該恰當地跟孩子解釋死亡,讓孩子對死亡有正確的理解,長大后不至于在突然面對死亡時產生巨大的恐懼。
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述花草樹葉的凋落,當一片枯黃的樹葉隨風落下,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片葉子雖然死掉了,但其實它是回到了土壤媽媽的懷抱,明年春天的時候,就會有其他新的葉子長出來。”還可以說說可愛的小動物的離世,當它們死亡之后,不要太難過,這是一個必然會到來的過程,是一個大自然的規律。而且每個有生命的人、動物、植物等都會經歷這一過程,死亡最終都會到來,但是不要悲傷,我們只需要記住最開心的時光就好了。或許有一天,爺爺奶奶會離開我們,他們比我們吃得少,走路也比較慢,會比我們先走向死亡。那么,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也像爺爺奶奶一樣,頭發變白,牙齒也掉光光,最后就會像一片樹葉一樣,變得枯黃而掉落,也就會在某一天離開。但是,我們只需要把最開心、快樂的事情留在記憶中,我們的人生就非常有價值。
告訴孩子不要恐懼死亡,每個人都會從出生慢慢地走向死亡,在死亡以后,我們不再有自己的想法,不再看到每天的日出和月光。但是我們在活著的時候會度過很多開心的時光,會認識很多可愛的朋友,還會見識到許多可能我們現在沒有見過的東西……我們不用難過,也不用害怕,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必然的過程中如何獲得更多的開心快樂。
就像落葉歸根,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現象。這就告訴我們,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地珍惜。之后,再慢慢地帶領孩子閱讀更多涉及死亡的書籍(注意挑選內容的尺度),慢慢地將這個概念滲透給他們,呵護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的心理變得堅定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