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口腔

口腔由唇、頰、硬腭和軟腭、口腔底、舌和齒組成,是消化管的起始部,有采食、吸吮、咀嚼、嘗試、吞咽和泌涎等功能。口腔可分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口腔前庭指唇、頰和齒弓之間的空隙;固有口腔指齒弓以內的空隙,舌位于固有口腔內。

唇:構成口腔最前壁,分上唇和下唇,其游離緣共同圍口裂。牛唇較短厚,堅實而不靈活,在上唇中部與兩鼻孔之間的無毛區稱為鼻唇鏡。羊唇薄而靈活,采食時起重要作用,在兩鼻孔間形成光滑的鼻鏡。豬唇運動不靈活,上唇寬厚,與鼻端一起形成吻突,有掘地覓食的作用,下唇小而尖,口裂很大。馬唇運動靈活。犬、貓上唇與鼻端間形成鼻鏡。

頰:構成口腔的側壁,以頰肌為基礎,內襯黏膜、外覆皮膚。在頰黏膜上有頰腺的開口和腮腺管的開口。牛的頰黏膜上有許多尖端向后的錐狀乳頭。

硬腭和軟腭:硬腭構成固有口腔的頂壁,向后延續成軟腭。硬腭黏膜厚而堅實,上皮高度角質化。在硬腭的正中矢面處,有一縱行的腭縫,腭縫的兩側各有一些橫行的腭褶,腭褶上有角質化的鋸齒狀乳頭。牛的硬腭前端無切齒,形成厚而致密的角質墊,稱為齒枕,又稱齒墊。在齒墊正中有一菱突起,稱為切齒乳頭。軟腭構成口腔的后壁,為一含肌組織和腺體的黏膜褶,在吞咽過程中起活瓣的作用。

口腔底:大部分被舌占據,前部以下頜骨切齒部為基礎,表面被覆黏膜。口腔底前部舌尖下面有一對突出物,稱為舌下肉阜,為頜下腺的開口處。

舌:附著在舌骨上,占據固有口腔的大部分,主要由舌肌構成,表面被覆有黏膜,分舌尖、舌體和舌根三部分。在舌背表面的黏膜形成乳頭狀隆起,稱為舌乳頭。根據舌乳頭形狀可分為5種:錐狀乳頭、絲狀乳頭、菌狀乳頭、輪廓乳頭和葉狀乳頭,后三種乳頭有味蕾。牛(羊)的舌寬厚有力,是采食的主要器官,舌背后部有一橢圓形的隆起稱舌圓枕,在舌背上分布有圓錐狀乳頭、豆狀乳頭、菌狀乳頭和輪廓乳頭4種。

齒:齒鑲嵌于上、下頜骨的齒槽內,因其排列成弓形,所以又分別稱為上齒弓和下齒弓。每一側的齒弓由前向后排列為切齒、犬齒和臼齒。切齒位于齒弓前部,與口唇相對。牛、羊無上切齒,下切齒有4對。豬、馬、犬、貓上、下切齒各3對。犬齒尖而銳,在切齒和前臼齒之間,約與口角相對;牛、羊和兔無犬齒。豬、公馬、犬、貓上、下犬齒各1對。臼齒位于齒弓后部,與頰相對,分前臼齒和后臼齒。牛、馬上、下頜各有前臼齒3對。豬上、下頜各有4對前臼齒,后臼齒均為3對。犬上、下頜有前臼齒4對,上、下頜后臼齒分別為2對和3對。貓上、下頜前臼齒分別為3對和2對,上、下頜后臼齒1對。齒在動物出生后逐個長出。除后臼齒和豬的前臼齒外,其余齒到一定年齡時均按一定順序進行更換。更換前的齒稱為乳齒,一般個體較小、顏色乳白、磨損較快;更換后的齒稱為恒齒,相對較大而堅硬。在實踐中,常根據齒出生和更換的時間次序來信算動物的年齡。

唾液腺導管開口于口腔,能分泌唾液的腺體。主要有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3對(牛、羊、馬、豬)。犬、兔唾液腺發達,共有4對(多眶下腺)。貓的唾液腺特別發達,共有5對(多臼齒腺和眶下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南通市| 葵青区| 黔西| 牙克石市| 贞丰县| 太白县| 六盘水市| 客服| 高清| 武强县| 临城县| 瑞丽市| 罗江县| 怀集县| 淅川县| 嵊泗县| 邵阳县| 温州市| 上饶县| 乐亭县| 铜川市| 秭归县| 扬州市| 迁西县| 应城市| 庄河市| 广西| 平邑县| 城步| 山阳县| 台州市| 天门市| 徐闻县| 深泽县| 金坛市| 惠州市| 黔西县| 临夏县| 新民市|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