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15 增塑劑有何特點?增塑劑增塑作用的機理如何?

(1)增塑劑的特點

增塑劑是為了改善塑料的可塑性,提高其柔韌性而加入到塑料中的低揮發性物質。增塑劑通常是高沸點、低揮發的液體,或低熔點的固體,其分子中大都具有非極性和極性兩部分。非極性部分則具有一定長度和體積的烷基,極性部分具有極性基團。極性基團主要有酯基、氯原子和環氧基等。含有不同極性基團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特點,如鄰苯二甲酸酯類的相容性、增塑效果好,性能也較全面;磷酸酯和氯化物具有阻燃性;環氧化物、雙季戊四醇酯的耐熱性能好;脂肪族二元酸酯的耐寒性優良;烷基磺酸苯酯的耐候性好;檸檬酸酯及乙酰檸檬酸酯類具有抗菌性等。

增塑劑的分子量會影響增塑劑的耐久性、增塑效率和相容性等方面。因而要得到良好的耐久性增塑劑,其分子量一般應在350以上,且分子量越高,耐久性越好。

例如分子量在1000以上的聚酯類和苯多酸酯類(如偏苯三酸酯)增塑劑其耐久性都十分優良,一般多用于電線電纜、汽車內裝飾制品等一些耐久性要求較高的增塑的制品中。

(2)增塑作用機理

增塑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間的作用力,降低熔融溫度和熔體黏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在使用溫度范圍內,賦予塑料制品柔韌性與其他各種必要的性能。

增塑實際上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鏈間的聚集作用。增塑劑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鏈之間,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鏈間的作用力,結果增大了聚合物分子鏈的移動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鏈的結晶度,從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具體地講,就是增塑劑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之間,削弱了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從而達到增塑目的。其作用方式主要有隔離作用、相互作用和遮蔽作用三種。

隔離作用主要是在非極性增塑劑與非極性聚合物中。當非極性增塑劑加入到非極性聚合物中時,非極性增塑劑與聚合物之間產生“溶劑化”作用,增大了分子間的距離,從而削弱了它們之間本來就很小的作用力。許多實驗數據表明,非極性增塑劑對非極性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Tg)的降低程度與增塑劑的用量成正比,在一定范圍內,用量越大,隔離作用越強,Tg降低越多。

相互作用主要是指極性增塑劑與極性聚合物之間的作用。當極性增塑劑加入到極性聚合物中增塑時,增塑劑分子的極性基團與聚合物分子的極性基團發生作用,從而破壞了原聚合物分子間的極性連接,減少了連接點,削弱了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大了塑性。

遮蔽作用是指非極性增塑劑加到極性聚合物中增塑時,非極性的增塑劑分子遮蔽了聚合物的極性基團,使相鄰聚合物分子的極性基團不發生或少發生作用,從而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間的作用力,達到增塑目的。

例如,DOP增塑PVC,在溫度升高時,DOP分子插入到PVC分子鏈間,一方面DOP的極性酯基與PVC的極性基團“相互作用”,彼此能很好地互溶,不相排斥,從而使PVC大分子間作用力減弱,塑性增加;另一方面,DOP的非極性烷基夾在PVC分子鏈間,把PVC的極性基遮蔽起來,也減小了PVC分子鏈間的作用力。這樣,在成型加工時,鏈的移動就變得比較容易,流動性增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海阳市| 黄骅市| 迭部县| 雅安市| 景德镇市| 瑞安市| 息烽县| 铜陵市| 奉贤区| 仁怀市| 二连浩特市| 湖州市| 从化市| 怀安县| 黑山县| 昌乐县| 依安县| 罗山县| 长沙市| 儋州市| 福建省| 大港区| 台东市| 余庆县| 新泰市| 沂源县| 同江市| 玉龙| 会理县| 河曲县| 平凉市| 乐清市| 雅安市| 台东市| 罗山县| 高州市| 将乐县| 乌兰浩特市| 彭州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