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攝影構圖的概念
當我們在觀賞一幅攝影作品時,總會不時地發出這樣的感嘆:“這張照片拍得真好!構圖太完美了!”每每聽到這句話,心中難免對于“構圖”產生了些許疑問和好奇之心,似乎構圖成了攝影表現的最重要的一個元素,成為攝影家和觀賞者之間無形的紐帶,也成了評價一幅攝影作品好壞最直接的一個評語。那么到底構圖是什么?我們該怎樣理解和運用呢?
首先,對于攝影構圖頗為正式的解釋為:“構圖”一詞為造型藝術的術語。它的含義是把畫面各部分組成、結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呈現出一個藝術性較高的畫面。在《辭海》中,“構圖”是藝術家為了表現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處理人、物的關系和位置,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藝術的整體。而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稱之為“章法”或“布局”。
攝影藝術屬于視覺藝術的范疇,在構圖的表達和應用上更是深受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攝影誕生之初的攝影構圖大多數是對繪畫構圖的直接挪用和借鑒,但隨著攝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風格流派的演變,攝影的發展日趨成熟,手法和表現形式上逐漸多樣化,攝影構圖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特點,反過來去影響了繪畫等其他藝術的表現方法,新媒體出現后,更是對攝影的發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廣義上來說,攝影構圖其實就包含了攝影創作過程的一切。當攝影師舉起相機,在按下快門前,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畫幅的橫豎、光線、色彩、人物、環境等因素的選擇,其實這個選擇的過程就是攝影的構圖過程。
更為具體地來說,攝影構圖就是把我們所要表現的對象,根據攝影主題思想的要求,選取客觀的事物,將畫面中的視覺元素有機地組織和安排,使主題思想得到充分的表達。換言之,就是攝影藝術家利用視覺要素在畫面空間上按照主題要求把它們組織起來,是將形式美規律訴諸于視覺的點、線、形態、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攝影構圖還需講究藝術技巧和表現手段,實現畫面的“意境”,在我國傳統藝術里叫“意匠”。意匠的精致和拙劣,直接關系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構圖屬于立形的重要一環,但又必須建立在立意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拍攝對象,舉起相機,不是完成對客觀對象的簡單“再現”和“重現”,而是要通過作者的匠心與安排的技巧,體現出作者表現主題的意圖與具體方法,以實現作品的“表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