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子 那一片一片的花海

2013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參加中國創問教練中心的《進化教練》培訓。課程中經常有三人小組的練習環節,老師要求每次換不同的人組合。我毫無預感,這一次的三人練習將對我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

三人練習小組,其中一個人的角色是客戶(被教練者),一個人扮演教練,剩下的一個人當觀察者。這一次,我當客戶,教練的扮演者徐老師坐在我對面。我開始跟對方說起,我將要退休,退休后想開辦一個為孩子和父母提供幫助的家庭教育培訓公司,只是我幾十年一直在教育系統的政府機構工作,對公司運作不熟悉,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因而有些糾結。但有一點我很清楚,如果不去做這件事,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后悔。

教練:“為什么想做這件事?”

我:“幾十年的教育經歷,我發現每個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可惜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點,采用了忽略、抑制或者毀壞孩子天賦的行為,一方面家長自己身心疲憊,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沒有能盡情活出他們的天分,我為孩子可惜,也同情家長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卻沒有收獲到喜悅的果實,我想幫助這些孩子和家庭。”

教練:“想到要做這件事的時候,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

我:“是花海,一片一片的花海,每個孩子的笑臉就是其中一朵花,每個其樂融融的家庭也是其中一朵花,漫山遍野開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我想讓孩子們有個燦爛幸福的童年。”我越說越激動。

“這片花海開出來了,對你意味著什么?”教練追問。

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因為我想證明給父母看,我也是一朵花。我想讓天下的父母看到,他們的孩子是一朵能綻放的美麗的花?!闭f到這里,淚水如決了堤的江河一樣洶涌而出,我渾身顫抖,埋下頭痛哭起來。

這樣的愿望從我的孩提時代就萌生了。

我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父母既要工作又要照顧我,實在顧不上,在我快滿周歲時把我送到五十公里外的外婆家。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姨媽身邊度過的。

我6歲時要上學了,父母把我接回身邊。那時,我知道有一個小我二歲的弟弟。一個孩子從小就懂得爸爸媽媽對他意味著什么,知道爸爸媽媽是他人生的重要人物。從小被父母“棄養”的孩子多年后再回到父母身邊,內心最渴望的就是獲得父母的認同和接納,因而對父母對待她的態度很敏感。而對父母一方來說,這個孩子不是在他們身邊長大,行為習慣不是他們“培養”起來的,就很容易看不慣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認為那些都是缺點。我的父母又是很傳統、很嚴厲的家長,對待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采取的方式是非打即罵,于是我便遭到他們很多的批評。這對一個離開父母多年又突然被領回來的我內心造成很大的沖擊,覺得父母不接受我,不愛我,因而害怕父母,遇事戰戰兢兢。童年的這些經歷讓我的內心填滿了對父母的恐懼。

我是1959年出生,父親是個知識分子,愛好看書,所以盡管我的童年處在一個特殊年代,但父親對培養我和弟弟的學習能力還是很重視的,常常會設計一些項目訓練我們,或者出些題考考我們。

有時候,父親在一張紙上寫幾個字,讓我和弟弟看幾秒鐘,然后拿掉紙,要我們寫出剛才看到的字。父親說這是訓練我和弟弟的記憶力。每次這個環節,我能記住的字總是沒有弟弟多,氣得父親大聲呵斥我:“剛才你有沒有認真看啊,???你比弟弟大兩年,認識的字要比他多吧,怎么就記得還不如他多呢?”父親認定我一定是不用心。我心里委屈極了,我真的是很努力地、拼命地想記住這些字啊。

有時候,父親也會要求我和弟弟練字。他拿出兩本字帖,給我和弟弟一人一本,讓我們照帖練硬筆字,平時并不指導我們,規定我們每天必須自覺地抄寫一頁。他想起來時就要檢查我們寫的字,每到這時候我就格外緊張。

“你看看你寫的字,再對比字帖,你自己說寫得好不好?”威嚴的父親看著我,我很害怕。

“寫的不好”我戰戰兢兢地回答。

“哪里不好?”

“不知道?!?/p>

“不知道?你看看字帖,再看看你的橫是怎么寫的?!?/p>

“哦,我的橫歪歪扭扭。”

“還有哪里不好?”

我低頭看著自己的字,不敢出氣,只是搖了搖頭。

“你好好看看字帖呀,你看看你寫的豎?!备赣H憤怒了,瞪著眼朝我吼。

“我寫的豎不直?!蔽疫@才說出不足。

我知道自己寫得不好看,但真的辨別不清具體是哪里不好。可是父親并沒有相信我有努力寫好字的愿望,更不相信對照字帖我還看不出差別。父親認定我是不認真寫、不仔細看,是態度問題,所以才有那么大的火氣。當父親大聲訓斥我時,我無助極了。

父母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厲型養育風格。童年,我沒有感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等我到了青春期,就開始抗拒參與父親安排的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最后都要考核,我知道考核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弟弟聰明而我笨。對父親這個結論,我心里很難過,又有些不服氣。我有時候認為自己不比弟弟差,有時候又會懷疑自己,因為只要父母不在,我感覺自己就會變得聰明起來,但是在家里,我確實顯得笨。我越是在父母面前不服氣,他們越是要處處指出我的諸多不是,證明他們說的是對的??吹降艿苎笱蟮靡獾纳駪B,我直接用“學不會”來抗拒父親安排的所有活動。于是父親給我貼上一個標簽:不愛學習、不愛動腦筋。

好在我在學校很自信,我的成績在班里一直數一數二,經常有同學來請教我,我總是很耐心幫助同學。在學校,我很有成就感。可是,父親說我這些成績是靠勤奮獲得的,沒什么值得夸獎,認為我弟弟有讀書的天分,我沒有,是家里最不聰明的一個孩子,以至于我只要回到家就全然沒有了自信。

至今,我都非常清晰地記得當年的感受。不是好記仇,正是由于童年這些記憶深刻的感受讓我對兒童教育充滿好奇。我對父親給我的“家里最不聰明的人”這個標簽耿耿于懷,我要找到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來洗刷這個“冤屈”。帶著這份決心和好奇心,在十多歲時我就有了一個決定,這一生只做一件事:兒童教育。此后幾十年來從未讓我有改變這個決定的念頭。我不斷鉆研與孩子相關的一切科學知識,探索孩子學習成長的奧秘。

通過多年的學習和研究,我不僅解開了當年“冤屈”的謎團,還創造了“三覺”(視覺、聽覺、感覺)優勢學習法,幫助眾多的孩子擺脫學習困境,找到他們自己最佳的學習風格和策略,并且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全面提高學習能力。

“三覺”優勢學習法是什么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同一位老師授課,即使孩子們都在認真聽講,他們之間聽課的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性。有些孩子很容易理解老師說的意圖,有些孩子卻聽得費勁。在完成作業方面也能觀察到,有些孩子朗讀了無數遍還是背不出,而看兩眼就能默寫正確;有些孩子抄寫了無數遍還是默寫不出,而聽一遍就能背得出。這是源于每個孩子大腦擅長的輸入信息通道和模式加工能力有所不同。有的擅長視覺系統,有的擅長聽覺系統,還有的則擅長感覺系統。所謂教不會的學生,往往是因為老師傳遞的教學信息沒有從該學生大腦最擅長的輸入通道進入。比如,當學生擅長接收信息的輸入主通道是視覺系統時,如果老師主要采用口頭語言授課的形式,學生就會“左耳進、右耳出”,聽課效率大打折扣?!叭X”優勢學習法就是用自己最擅長的優勢通道形成最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式。

“三覺”優勢學習法洗刷了我當年的“冤屈”。通過科學的“三覺”評測,我了解到自己是感覺型,視覺系統和聽覺系統都不活躍,而我弟弟則是強視覺型。當年,父親用紙上寫字考我們記憶能力的方式,只是調動了我們的視覺神經系統學習。我的視覺神經系統不如弟弟敏感,這樣的方式我很難贏過他。可惜父親早已過世,如果給他老人家做這項評測,我猜想父親一定是視覺型,因為當年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調動視覺系統的學習。當年的我和父親還不懂這些原理,考核結果這個事實對我的打擊很大,再加上父親不理解的批評,極大損害了我在童年時對自己的認可。

有一次,我在一所學校的家長課堂上講述了自己童年這個故事,結束后,一個媽媽很激動地找到我:“雷老師,我懷疑我的大女兒和您的特質相同,是感覺型,而我的小兒子可能和您的弟弟相同是視覺型?!彼呐畠鹤x二年級,各科成績都不好,尤其是默寫總是不及格。媽媽很耐心地幫助女兒一遍遍地抄寫和默寫,可是女兒每次還是會有幾個詞記不住,而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的幼兒園中班的兒子卻能全部默寫出。爸爸媽媽都曾是高材生,他們怎么都想不通了,懷疑女兒是不是智商有問題,為什么幼兒園中班的兒子都學會了,而二年級的女兒就是記不住呢?

這位媽媽帶著一雙兒女來到我的工作室。評測結果果然如媽媽猜測的那樣,姐姐是感覺型,弟弟是視覺型。我向孩子的爸爸媽媽講解了“三覺”學習理論和特質表現,以及每一種特質需要不同的學習方式。孩子的爸爸媽媽聽了我的解釋恍然大悟,原來不是女兒比兒子笨,而是兩個孩子的優勢學習系統有不同。當媽媽每次用寫的方式讓姐姐記憶的時候,視覺記憶很強的弟弟先學會就不足為奇了。然而,弟弟先學會這個事實卻給姐姐造成極大的心理障礙(如同我的當年),也讓父母對姐姐的學習能力產生焦慮和懷疑,形成惡性循環以后更不利于姐姐的學習改善。根據我的建議,他們采用感覺型的學習方式輔導女兒,一周后,女兒的默寫成績從原先的不及格進步到良、優、全對,短時間內就完成了三級跳。

所以,不是孩子智商不夠,也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教學方式沒有和孩子的學習特質相匹配。只要掌握了這其中的奧妙和方法,孩子自然就會聰明起來。

我用這個“三覺”優勢學習法幫助了無數的孩子找回了學習的自信,也改變了很多的父母認為孩子“沒有學習天賦”這一限制性的信念,更是讓這些家庭,從之前只要孩子一做作業就要上演雞飛狗跳式的武打劇,轉變成母慈子孝的溫馨劇。孩子自信,家庭溫馨,這正是我孩提時代就萌發的畫面。

這片花海的畫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幾十年了。當埋藏在心靈深處的記憶,花海背后的創傷被教練喚醒時,我無法抑制住自己激動的情感。也是那一刻,讓我明白了我需要進行“完結過去”的修煉。

這項修煉開啟了我新的人生旅途,帶給我一種加持力的進化能量,使我能真正地接納自己,理解父母,也清楚看到了在自己腦海中幾十年的那片花海是何等的美麗和壯觀。

我懂得了,其實我的父母和別人家的父母一樣是愛孩子的。他們在努力做到最好,只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一些過失。父親盡管口口聲聲說我的成績不值得表揚,可是他一直保留著我童年學校發的學習成績冊。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他們已經在努力做到最好。童年的磨礪,成就了我這名“資深兒童”,我能與孩子有深深的鏈接,我能感應到孩子內在的感受和需求;我能從孩子的語言和行為中看到他的潛能;我對孩子的所謂的“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我性格中堅忍不拔、頑強不息的特質都是豐富的童年經歷賦予我的。

我領悟了,我童年所經歷的一切,是老天想要賦予我一項使命。難怪孩提時代的我始終只對一個問題感興趣: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利?原來我這一生的使命就是幫助普天下的孩子自信地學習、快樂地成長,去綻放他們的美麗。

我放下了當初想向父母證明自己也是一朵花的執著。現在的我,執著于讓更多的孩子去實現上天賜予他們的才能,執著于幫助更多的父母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喜悅,執著于幫助更多的家庭溫馨、和睦、其樂融融。他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花海中的一朵花。

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陳鶴琴先生有句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我看來,這句名言并不是對老師的苛刻要求,而是提倡根據孩子的學習特質因材施教。“三覺”優勢學習法能實現讓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為每個孩子找到屬于他們的通向羅馬學習之道。

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讓我深信不疑:天才就是基因與外部成長環境匹配的產物。孩子的成長環境與基因匹配得越多,釋放的天賦就越多。

“不要錯過你的天才孩子”這句話不是我用大腦思考出來的,而是從我的生命中迸發出的吶喊。我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看到那些父母因為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質,不知道孩子學習困難背后的癥結所在,采用的方式非但沒有幫到孩子,反而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擾或傷害,并且壓抑和毀壞孩子的天賦,而父母自身也累得筋疲力盡,產生更大的焦慮和痛苦。

正是看到父母和孩子“兩敗俱傷”的現象越來越多,我萌生了要寫這樣一本書的念頭,可以將我四十年的研究心得,實踐過程中累積的經驗,數千個咨詢案例中提煉出的精華,毫無保留地分享給父母們。

童年的一個夢想在我成年以后成了一種使命,這個使命在幾十年的生命成長中又不斷地得到升華,變成我的信仰。對孩子們深深的愛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深入我的骨髓。我感恩孩子們,是他們滋養了我,讓我的生命有了意義,我要用一生去回報他們。

即便我只有螢火微光,我也要把它捧出來溫暖孩子的世界。

希望看到此書的你,千萬別錯過了你的天才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聊城市| 乌拉特中旗| 晋州市| 蒲江县| 天全县| 金阳县| 渭源县| 新津县| 奇台县| 平乐县| 仪征市| 尚义县| 邵阳市| 高淳县| 晋州市| 衡南县| 大姚县| 宝清县| 巴中市| 沙雅县| 长汀县| 师宗县| 顺平县| 布拖县| 裕民县| 古交市| 抚宁县| 巴林右旗| 梅州市| 那坡县| 桂林市| 临武县| 什邡市| 筠连县| 南部县| 广元市| 社旗县| 太康县| 平原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