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

(1)作用機理 乙酰膽堿酯酶(AChE)是昆蟲中樞神經系統中的關鍵酶,參與細胞的發育和成熟,能促進神經元發育和神經再生,在昆蟲神經沖動傳遞過程中執行重要的生理功能,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昆蟲中樞神經系統膽堿能突觸中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水解。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通過抑制昆蟲神經系統傳導中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使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無法分解成膽堿和乙酸,阻斷神經傳導而使昆蟲致死。乙酰膽堿酯酶對殺蟲劑敏感性下降是昆蟲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的主要生化表現,AChE由乙酰膽堿酯酶基因ace編碼,ace基因突變導致乙酰膽堿酯酶發生變構,導致對底物的親和能力下降或是酶量的增加。這是引起這類殺蟲劑產生抗性的重要機制。

(2)化學結構類型 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包括磷酸酯、一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磷酰胺、硫代磷酰胺)、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

(3)通性 在酸性環境下穩定,遇堿性環境分解;有機磷酸酯類為正溫度系數殺蟲劑,氨基甲酸酯類藥效對溫度不敏感;在自然條件中,如日曬、風吹雨淋的作用下易水解、氧化;有機磷殺蟲劑不同種類間毒性相差較大,氨基甲酸酯類對哺乳動物毒性低。

1.敵百蟲(trichlorfon)

其他名稱 三氯松

主要制劑 30%、40%乳油,80%、90%可溶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212mg/kg;魚急性LC50為0.7mg/L(96h);蜜蜂急性經口LD50>0.4μg/只(48h)。

作用特點 敵百蟲是一種毒性較低、殺蟲譜廣的有機磷殺蟲劑。在弱堿中可轉變成敵敵畏,但不穩定,很快分解失效。對害蟲有較強的胃毒作用,兼有觸殺作用,對植物具有滲透性,但無內吸傳導作用。

防治對象 適用于水稻、麥類、蔬菜、茶樹、果樹、桑樹、棉花等作物上的咀嚼式口器害蟲,及家畜寄生蟲、衛生害蟲的防治;用于防治菜青蟲、棉葉跳蟲、麥黏蟲、桑黃、象鼻蟲、果樹葉蜂、果蠅等多種害蟲。精制敵百蟲可用于防治豬、牛、馬、騾牲畜體內外寄生蟲,對家庭和環境衛生害蟲均有效。可用于治療血吸蟲病,畜牧上是一種很好的多效驅蟲劑。原粉可加工成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粉劑和乳劑等各種劑型使用,也可直接配制水溶液或制成毒餌,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農、林、園藝害蟲等。

使用方法

(1)防治茶尺蠖 第一、二代幼蟲一至二齡占80%,第三代以后占50%為防治適期,用80%敵百蟲可溶粉劑700~1400倍液均勻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水稻二化螟 在水稻分蘗期可防枯梢,在孕穗期可防蟲傷株。每次每畝(1畝=666.7m2)用80%敵百蟲可溶粉劑150~200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5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3)防治小麥黏蟲 在三齡幼蟲高峰前施藥,每次每畝用80%敵百蟲可溶粉劑150g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4)防治荔枝樹椿象 于3月中旬至5月下旬,成蟲交尾產卵前和若蟲盛發期各施藥一次,每畝用80%敵百蟲可溶粉劑700倍液,均勻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5)防治林木松毛蟲 在越冬前后,用80%敵百蟲可溶粉劑1000~1500倍液整株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6)防治草坪黏蟲 在黏蟲三齡高峰期前施藥,用80%敵百蟲可溶粉劑700倍液均為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注意事項

(1)不可與堿性農藥或其他堿性物質混合使用。藥劑稀釋液不宜放置過久,應現配現用。

(2)玉米、蘋果在生長早期對敵百蟲較敏感,施藥時應注意。高粱、豆類特別敏感,容易產生藥害,不能使用。

(3)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2.敵敵畏(dichlorvos)

其他名稱 DDVP

主要制劑 48%、77.5%、80%乳油,15%、22%、30%煙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80mg/kg;魚急性LC50為0.55mg/L(96h);蜜蜂急性經口LD50為0.29μg/只(48h)。

作用特點 有機磷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觸殺、熏蒸和胃毒作用。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效好。其蒸氣壓高,對同翅目、鱗翅目昆蟲有極強擊倒力。施藥后易分解,殘效短。

防治對象 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均有效。可用于蔬菜、果樹和多種農田作物。可用于防治菜青蟲、甘藍夜蛾、菜葉蜂、菜蚜、菜螟、斜紋夜蛾、二十八星瓢蟲、煙青蟲、煙粉虱、棉鈴蟲、小菜蛾、紅蜘蛛、蚜蟲、小地老虎、黃守瓜、黃曲條跳甲、溫室白粉虱、豆野螟等。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蟲 低齡幼蟲發生初期施藥,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50~80mL。在甘藍上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糧倉多種貯藏害蟲 在害蟲發生期施藥,用77.5%敵敵畏乳油400~500倍液熏蒸,熏蒸后密閉時間為2~5d。溫度高時,揮發快,藥效迅速,反之應適當延長密閉時間。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3)防治棉花蚜蟲 在蚜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5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4)防治棉花造橋蟲 在2~3齡期施藥,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5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5)防治蘋果樹蘋小卷葉蛾 各代幼蟲發生初期施藥,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6)防治蘋果樹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均勻噴霧,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7)防治桑樹桑尺蠖 在2~3齡期施藥,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50mL,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8)防治小麥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77.5%敵敵畏乳油50~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農藥等物質混合使用。

(2)對蜜蜂、家蠶、魚有毒,蜜源作物花期禁用。

(3)高粱、月季花易產生藥害,玉米、豆類、瓜類幼苗及柳樹也較敏感。使用時應注意避免藥液飄移到上述作物上。

3.馬拉硫磷(malathion)

其他名稱 馬拉松、防蟲磷、糧泰安、四零四九、馬拉賽昂

主要制劑 45%、70%、84%乳油,25%油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1778mg/kg;魚急性LC50為0.018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6μg/只(48h)。

作用特點 非內吸性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良好的觸殺和一定的熏蒸作用,進入蟲體被氧化成馬拉氧磷,從而更能發揮毒殺作用。進入溫血動物體內時,則被羧酸酯酶水解,因而失去毒性。馬拉硫磷毒性低,殘效期短。

防治對象 對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蟲都有效,適用于防治煙草、茶樹和桑樹等上的害蟲,也可用于防治倉庫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茶樹長白蚧 在1~2齡若蚧發生期施藥,用45%馬拉硫磷乳油450~72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0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2)防治茶樹象甲 在成蟲發生盛期施藥,用45%馬拉硫磷乳油450~72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0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3)防治大豆食心蟲 在卵孵化盛期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80~11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4)防治蘋果樹椿象 在越冬第一代若蟲羽化盛期(5月中旬、下旬)施藥,每次用45%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5)防治梨樹椿象 在越冬第一代若蟲羽化盛期(5月中旬、下旬)施藥,每次用45%馬拉硫磷乳油1500~18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6)防治棗樹盲蝽 在害蟲發生盛期施藥,用45%馬拉硫磷乳油1000~1800倍液整株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7)防治柑橘樹蚜蟲 在蚜蟲盛發期施藥,每次用45%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10d,一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8)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 在若蚜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80~121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9)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黃條跳甲 在成蟲開始活動而尚未產卵時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80~12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10)防治牧草蝗蟲 在3~4齡蝗蝻期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66.7~88.9mL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11)防治棉花葉跳蟲 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55.6~83.3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12)防治棉花蚜蟲 在若蚜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55.6~83.3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13)防治小麥蚜蟲 在若蚜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55.6~111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

(14)防治小麥黏蟲 在黏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83~111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15)防治水稻葉蟬 在若蟲和成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90.4~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一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16)防治林木蝗蟲 在卵期或蝗蝻始發期施藥,每畝用45%馬拉硫磷乳油67~89mL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注意事項

(1)黃瓜、菜豆、甜菜、高粱、玉米對馬拉硫磷比較敏感,使用時應防止飄移其上。

(2)對魚類有毒,應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

4.辛硫磷(phoxim)

其他名稱 倍氰松

主要制劑 0.3%、1.5%、3%、5%顆粒劑,20%、40%、56%、70%、600g/L乳油,30%、35%微囊懸浮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2000mg/kg;魚急性LC50為0.22mg/L(96h)。

作用特點 屬高效低毒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胃毒作用和觸殺作用,無內吸作用。在田間使用,因對光不穩定,很快分解失效,所以殘效期很短,殘留危險性極小,葉面噴霧殘效期一般為2~3d。

防治對象 對鱗翅目大齡幼蟲和地下害蟲以及倉庫和衛生害蟲有較好效果。可用于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以及棉蚜、棉鈴蟲、小麥蚜蟲、菜青蟲、薊馬、黏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葉蟬、飛虱、松毛蟲、玉米螟等。

使用方法

(1)防治玉米蠐螬 在卵孵化期至1齡期施藥,混細土撒施,隨播種撒入,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4000~5000g,每季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玉米地老虎 在1~3齡幼蟲期施藥,混細土撒施,隨播種撒入,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4000~5000g,同樣劑量可防治金針蟲,每季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3)防治根菜類蠐螬等地下害蟲 在害蟲發生期施藥,混細土撒施,隨播種撒入,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4000~8333g,每季使用1次。

(4)防治油菜蠐螬等地下害蟲 在害蟲發生期施藥,混細土撒施,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6000~8000g,每季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5)防治小麥地下害蟲 在害蟲發生期施藥,混細土撒施,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000~4000g,每季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也可播前拌種,先將40%辛硫磷乳油180~240mL對水10kg,稀釋均勻后,用噴霧器均勻噴到小麥種子上,拌勻后避光堆悶2~3h即可播種。

(6)防治花生地下害蟲 在害蟲發生期施藥,混細土撒施,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4000~8000g,每季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7)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在幼蟲發生盛期施藥,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30~75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一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8)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卵孵化期至低齡幼蟲鉆蛀期施藥,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37.5~12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9)防治棉花蚜蟲 在蚜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20~4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10)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 在大田蛾峰后7d左右即卵孵化期至低齡幼蟲鉆蛀期施藥,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mL對水噴霧,間隔7~10d后進行第二次施藥。安全間隔期為15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11)防治水稻三化螟 在害蟲初發期或幼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100~125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5d,一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12)防治煙草煙青蟲 在幼蟲發生盛期施藥,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5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5d,一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13)防治玉米上的玉米螟 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mL拌入直徑2mm左右的爐渣土250g,于玉米心葉末期,施入喇叭口。一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14)防治蘋果樹桃小食心蟲 于害蟲卵孵化盛期施藥,用4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整株噴霧,視害蟲發生情況間隔7d再噴一次,連續使用3~4次。安全間隔期為7d,一季最多使用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注意事項

(1)遇光易分解,不宜在烈日下使用,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藥液隨配隨用。

(2)對蜜蜂、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

(3)高粱、黃瓜、菜豆、甜菜等對辛硫磷敏感,施藥時應避免藥液飄移到上述作物上。

5.毒死蜱(chlorpyrifos)

其他名稱 樂斯本

主要制劑 40%乳油,20%、30%、40%水乳劑,20%、30%、36%微囊懸浮劑,15%、25%、30%、400g/L微乳劑,0.5%、3%、5%、10%、15%、20%顆粒劑,15%煙霧劑,30%可濕性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66mg/kg;魚急性LC50為0.025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059μg/只。

作用特點 硫代磷酸酯類殺蟲劑,膽堿酯酶抑制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在葉片上殘留期不長,但在土壤中殘留期較長,對煙草有藥害。

防治對象 可防治茶尺蠖、小綠葉蟬、茶橙癭螨、棉蚜、棉紅蜘蛛、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蚊、蠅、小麥黏蟲以及倉貯害蟲及牛、羊體外寄生蟲等。用于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果樹、蔬菜,防治多種土壤和葉面害蟲,也用于防治蚊蠅、蟑螂、白蟻等家庭害蟲,以及家畜體外寄生蟲。

使用方法

(1)防治甘蔗蔗龜 每次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300~500mL噴淋甘蔗根部。安全間隔期為42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2)防治柑橘樹紅蜘蛛 在成、若螨發生期施藥,用40%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8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3)防治柑橘樹柑橘銹壁虱 在產卵期至低齡幼螨期施藥,用40%毒死蜱乳油800~15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8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4)防治柑橘樹介殼蟲 在1~2齡若蚧發生期施藥,用40%毒死蜱乳油800~15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8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5)防治荔枝蒂蛀蟲 于幼蟲初孵到盛孵期施藥,每次用40%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6)防治棉花棉蚜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75~15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7)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卵孵化盛期到幼蟲2齡前施藥,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110~150mL。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個作物周期最多使用4次,均勻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8)防治蘋果樹蘋果綿蚜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使用40%毒死蜱乳油1250~2000倍液,均勻噴霧。蘋果樹上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為30d。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9)防治蘋果樹桃小食心蟲 在越冬代幼蟲出土盛期施藥,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1600~2000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0)防治桑樹桑尺蠖 在2~3齡高峰期施藥,每次用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均勻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2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1)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 在卵孵化高峰后1~3d施藥,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2)防治水稻稻飛虱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mL對水噴霧。也可在成蟲、若蟲發生盛期施藥,每次每畝用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100~14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3)防治水稻稻癭蚊 在稻癭蚊盛發期施藥,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150~2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4)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 在卵孵化高峰前1~3d施藥,每次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78~144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5)防治大豆食心蟲 在卵孵化盛期施藥,每次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4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6)防治小麥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40%毒死蜱乳油18~30mL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7)防治花生蠐螬 在花生播種前噴霧于播種穴內,或在出苗后灌根,每畝用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350~500mL。安全間隔期為90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18)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 在卵孵化高峰后1~3d施藥,每次每畝用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100~140mL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注意事項

(1)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

(2)對煙草及瓜類苗期較敏感,噴藥時應避免藥液飄移其上。

6.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

其他名稱 甲基氯蜱硫磷

主要制劑 400g/L甲基毒死蜱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5000mg/kg;魚急性LC50為0.41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5μg/只(48h)。

作用特點 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無內吸作用,在土壤中無持效性。

防治對象 用于防治禾谷類(包括儲糧)上的鞘翅目、雙翅目、同翅目和鱗翅目害蟲,以及果樹、蔬菜、棉花、甘蔗等作物上的葉面害蟲,還可工業、衛生用藥防治蒼蠅等。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低齡幼蟲鉆蛀前施藥1~2次,施藥間隔5~7d,每次每畝用400g/L甲基毒死蜱乳油100~175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2mg/kg。

(2)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在低齡幼蟲鉆蛀前施藥1~2次,施藥間隔5~7d,每次每畝用400g/L甲基毒死蜱乳油60~8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注意事項

(1)本品對蜜蜂有毒,對魚類等水生生物毒性較高。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和水體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施藥時遠離水產養殖區,禁止在河塘等水體清洗施藥器具。

(2)本品為有機磷類農藥,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3)本品不可與呈堿性的農藥等物質混合使用。

7.殺螟硫磷(fenitrothion)

其他名稱 殺螟松、速滅松、住硫磷

主要制劑 45%、50%乳油,40%可濕性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330mg/kg;魚急性LC50為1.3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6μg/只(48h)。

作用特點 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具有強烈的觸殺作用,良好的胃毒作用,無內吸和熏蒸作用,但在植物體內有滲透作用。

防治對象 對二化螟有特效,也可防治三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稻葉蟬、稻飛虱、稻薊馬、棉蚜、棉鈴蟲、紅鈴蟲、盲蝽、棉薊馬、斜紋夜蛾、黏蟲、甘薯小象甲、茶尺蠖、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菜螟、松毛蟲等。主要用于水稻,也可用于大豆、棉花、果樹、茶葉、蔬菜等。

使用方法

(1)防治蘋果卷葉蛾、梨星毛蟲 幼蟲發生期,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期15d,每季最多使用3次。

(2)防治桃小食心蟲 幼蟲始蛀期,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3)防治果樹介殼蟲類 若蟲期,用50%殺螟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4)防治柑橘潛葉蛾 用50%殺螟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5)防治棉蚜、棉造橋蟲、金剛鉆 每畝用50%殺螟硫磷乳油50~67mL,對水750~1000kg噴霧。安全間隔期14d,每季最多使用5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6)防治棉鈴蟲 卵孵化盛期,每畝用50%殺螟硫磷乳油75~100mL,對水750~950kg噴霧。安全間隔期14d,每季最多使用5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7)防治稻螟蟲、稻飛虱、稻葉蟬 每畝用50%殺螟硫磷乳油50~67mL,對水750~1000kg噴霧。安全間隔期21d,早稻每季最多使用3次,晚稻使用5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8)防治大豆食心蟲 在成蟲盛發期到幼蟲入莢前,每畝用50%殺螟硫磷乳油60mL,對水750~90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5mg/kg。

(9)防治菜蚜、卷葉蟲 在蟲害發生期,用50%殺螟硫磷乳油50~67mL,對水750~90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10)防治甘薯小象甲 成蟲發生期,用50%殺螟硫磷乳油75~100mL,對水750~90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注意事項

(1)本品對蘿卜、油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高粱較敏感,易產生藥害,使用時應注意避免藥液飄移到上述作物上。

(2)本品不得與堿性藥劑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3)本品對家禽有毒,應注意對家禽的影響。對魚等水生動物、蜜蜂、蠶有毒,使用時注意不可污染魚塘等水域及飼養蜂、蠶場地,蠶室內及其附近禁用。

(4)使用時應現配現用,不可隔天使用,以免影響藥效。

8.丙溴磷(profenofos)

其他名稱 多蟲磷、布飛松

主要制劑 40%、50%、500g/L乳油,10%顆粒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約為358mg/kg;魚急性LC50為0.08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095μg/只(48h)。

作用特點 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廣譜,速效,在植物葉片上有較好的滲透性。

防治對象 對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棉花棉鈴蟲、水稻稻縱卷葉螟均有較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在低齡幼蟲發生初期施藥,每次每畝用40%丙溴磷乳油60~75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2)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產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施藥,每次每畝用40%丙溴磷乳油8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3)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 孵化高峰前1~3d施藥,每次每畝用40%丙溴磷乳油8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2mg/kg。

(4)防治甘薯莖線蟲 在甘薯移栽時用藥,每畝用10%丙溴磷顆粒劑2000~3000g拌細沙溝施或穴施。安全間隔期為120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注意事項

(1)為了避免產生抗性,注意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其他殺蟲劑與其輪換使用。

(2)本品對蜜蜂、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開花植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魚或蝦蟹套養稻田禁用,施藥后的用水不得直接排入水體。

(3)本品不能與堿性農藥等物質混用。

9.樂果(dimethoate)

其他名稱 百敵靈

主要制劑 10%、40%、50%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212mg/kg:魚急性LC50為0.7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0.4μg/只(48h)。

作用特點 樂果是高效廣譜具有觸殺性和內吸性的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對害蟲和螨類具有強烈的觸殺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在昆蟲體內能氧化成毒性更高的氧樂果。其作用機制是抑制昆蟲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阻礙神經傳導而導致死亡。對多種害蟲特別是刺吸式口器害蟲,具有很好的毒效,樂果能潛入植物體內保持藥效達一周左右。防治蚜蟲和紅蜘蛛要重點噴灑葉背,使藥液接觸蟲體才有效。

防治對象 殺蟲范圍廣,能防治蚜蟲、紅蜘蛛、潛葉蠅、薊馬、果實蠅、葉蜂、飛虱、葉蟬、介殼蟲。用于防治稻葉蟬、稻飛虱、稻薊馬,此外還可用于防治蔬菜、大豆、油菜、紫云英作物上的蚜蟲,柑橘果實蠅、介殼蟲、潛葉蠅,菜地小地老虎,梨花蝽、梨蚜,蘋果紅蜘蛛,螻蛄等害蟲。宜在20℃以上使用,效果較好,殘效期5~7d。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蚜、棉薊馬、棉葉蟬 每畝用40%樂果乳油50mL,對水60kg噴霧。

(2)防治水稻灰飛虱、褐飛虱、葉蟬、薊馬等害蟲 每畝用40%樂果乳油75mL,對水75~100kg噴霧。

(3)防治菜蚜、茄子紅蜘蛛、蔥薊馬、豌豆潛葉蠅等蔬菜害蟲 每畝用40%樂果乳油50mL,對水60~80kg噴霧。

(4)防治煙蚜蟲、煙薊馬、煙菜青蟲等煙草害蟲 每畝用40%樂果乳油60mL,對水60kg噴霧。

(5)防治蘋果葉蟬、梨星毛蟲等果樹害蟲和茶橙癭螨、茶綠葉蟬等茶樹害蟲 用40%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6)防治柑橘紅蠟蚧、柑橘廣翅蠟蟬 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7)防治介殼蟲、刺蛾、蚜蟲等花卉害蟲 用40%樂果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1)產品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安全間隔期為7~15d,每個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數為6次。

(2)本品為有機磷類殺蟲劑,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3)本品對蜜蜂、魚類、家蠶等生物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4)本品不可與呈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5)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部分品種、煙草、棗樹、桃、杏、梅樹、橄欖、無花果、柑橘等對稀釋倍數1500以下的樂果乳劑敏感,使用前要先做藥害試驗才能確定使用濃度。

(6)對牛、羊、家禽的毒性高。噴過藥的牧草在一個月內不可飼喂,施過藥的田邊7~10d內不得放牧牛羊。

10.三唑磷(triazophos)

其他名稱 三唑硫磷

主要制劑 20%、30%、40%乳油,30%水乳劑,15%、20%微乳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66mg/kg;魚急性LC50為0.038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59.8μg/只(48h)。

作用特點 廣譜性有機磷殺蟲、殺螨劑,殺卵作用明顯,兼有一定的殺線蟲作用,還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滲透性較強,可滲入植物組織中,但無內吸活性。

防治對象 對危害棉花、糧食、果樹等農作物害蟲(螟蟲、棉鈴蟲、紅蜘蛛、蚜蟲)有效,對地下害蟲、植物線蟲、森林松毛蟲有顯著作用,持效期達2周以上,其殺卵作用明顯,對鱗翅目昆蟲卵的殺滅作用尤為突出。

使用方法

(1)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在低齡幼蟲發生盛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乳油40~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2)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 在卵孵化高峰前1~3d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乳油67.5~125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3)防治水稻稻水象甲 成蟲發生盛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乳油120~1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4)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2~3齡幼蟲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乳油125~1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4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5)防治棉花紅鈴蟲 在2~3齡幼蟲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乳油200~3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4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6)防治草坪草地螟 在孵化高峰前1~2d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乳油100~125mL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7)防治水稻二化螟 在孵化高峰前3d內施藥,每次每畝用20%三唑磷微乳劑100~15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5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注意事項

(1)本品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2)本品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3)本品對甘蔗、玉米、高粱敏感,施藥時應防止飄移而產生藥害。

11.喹硫磷(quinalphos)

其他名稱 愛卡士、喹

主要制劑 10%、25%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71mg/kg;魚急性LC50為0.005mg/kg(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07μg/只(48h)。

作用特點 廣譜性有機磷酸酯類殺蟲、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無內吸和熏蒸作用,在植物上有良好的滲透性。有一定的殺卵作用。在植物上降解速度快,殘效期短。

防治對象 適用于水稻、棉花、果樹、蔬菜上多種害蟲的防治。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二化螟 在卵孵化高峰前1~3d施藥,每次每畝用25%喹硫磷乳油100~1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2)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 在卵孵化盛期到幼蟲低齡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喹硫磷乳油100~132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3)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鉆蛀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喹硫磷乳油80~1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5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4)防治柑橘樹介殼蟲 在介殼蟲1~2齡若蚧盛發初期施藥,每次用25%喹硫磷乳油800~1364倍液整株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8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2)本品對玉米敏感,使用時應防止藥液飄移到玉米上。

(3)本品對魚類等水生生物、蜜蜂、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4)對許多害蟲的天敵毒力較大,施藥期應避開天敵大發生期。

12.稻豐散(phenthoate)

其他名稱 愛樂散、益爾散

主要制劑 50%、60%乳油,40%水乳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249mg/kg;魚急性LC50為2.5mg/L(96h)。

作用特點 高效、廣譜性有機磷殺蟲、殺卵、殺螨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無內吸作用。此外,還具有殘效期長、速效性強、對作物安全的特點。

防治對象 適用于水稻、果樹等作物。可用于防治水稻、棉花、蔬菜、柑橘、果樹、茶葉、油料等作物上的大螟、二化螟、三化螟、葉蟬、飛虱等多種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柑橘樹介殼蟲 柑橘介殼蟲以幼蚧期,即爬蟲期(在4~5月)為施藥適期,用50%稻豐散乳油500~1500倍液整株噴霧,一般噴1~2次,間隔10~15d噴一次。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個作物周期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 于害蟲初發盛期或卵孵化高峰期施藥,每畝用50%稻豐散乳油100~200mL對水噴霧,視蟲害發生情況,每10d左右施藥1次,可連續用藥3~4次。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3)防治水稻二化螟 早、晚稻分蘗期或晚稻孕穗、抽穗期螟卵孵化高峰后5~7d,枯鞘叢率5%~8%或早稻有中心被害株,或叢害率1%~1.5%,或晚稻被害團高于100個時施藥,第一次施藥后間隔10d后再施一次。防治三、四代二化螟白穗要在卵孵化盛期內,于水稻破口5%~10%時用1次藥,以后每隔5~6d施藥一次,連續施藥2~3次。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作物周期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4)防治稻縱卷葉螟 在幼蟲2~3齡盛期或百叢有新束葉苞15個以上時施藥,每次每畝用40%稻豐散水乳劑150~175mL。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作物周期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5)防治水稻褐飛虱 在初發期,均勻噴霧,每次每畝使用40%稻豐散水乳劑150~175mL。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作物周期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

(2)對葡萄、桃、無花果和蘋果的某些品種有藥害。

(3)本品對蜜蜂、蠶、魚容易引起毒害,因此施藥時應注意,以防出現中毒現象。蜜源作物花期,應密切關注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施藥遠離水產養殖區、河塘等水體,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赤眼蜂等天敵放飛區禁用。

(4)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以延緩抗性產生。

13.噠嗪硫磷(pyridaphenthion)

其他名稱 噠凈松、打殺磷、苯噠嗪硫磷

主要制劑 20%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850mg/kg;魚急性LC50為10mg/L(48h)。

作用特點 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性的有機磷殺蟲劑,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無內吸作用。

防治對象 用于防治水稻、棉花、小麥、果樹、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種害蟲,特別是對水稻二化螟、棉葉螨防效突出。對多種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蟲有較好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二化螟 在二化螟孵化盛期或低齡若蟲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2)防治水稻葉蟬 在若蟲和成蟲盛發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3)防治棉花蚜蟲 在蚜蟲盛發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4)防治棉花紅蜘蛛 在成螨、若螨發生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5)防治棉花棉鈴蟲 在產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6)防治小麥黏蟲 在幼蟲低齡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7)防治小麥玉米螟 在幼蟲初孵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

(8)防治大豆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800倍液對水噴霧。

(9)防治林木松毛蟲 在幼蟲2~3齡期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500倍液整株噴霧。

(10)防治林木竹青蟲 各代幼蟲大量發生時施藥,用20%噠嗪硫磷乳油500倍液整株噴霧。

注意事項

(1)本品不得與堿性農藥等物質混用。

(2)本品為有機磷殺蟲劑,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3)本品應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4)本品對蜜蜂容易引起毒害,因此施藥時應注意,以防出現中毒現象。蜜源作物花期,應密切關注對周圍蜂群的影響。

14.二嗪磷(diazinon)

其他名稱 二嗪農、地亞農、大亞仙農

主要制劑 25%、30%、40%、50%、60%、250g/L乳油,0.1%、4%、5%、10%顆粒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1139mg/kg;魚急性LC50為3.1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3μg/只(48h)。

作用特點 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熏蒸作用,非內吸性廣譜殺蟲劑,兼有一定的殺螨、殺線蟲活性。

防治對象 對鱗翅目、同翅目等多種害蟲有較好的防效,廣泛用于水稻、玉米、甘蔗、煙草、果樹、蔬菜、牧草、花卉、森林和溫室,用來防治多種刺吸性和食葉性害蟲。也用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和線蟲,還可用于防治家畜體外寄生蟲和蠅類、蟑螂等家庭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花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二嗪磷乳油80~1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42d,每季最多使用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 在卵孵化高峰前1~3d施藥,每次每畝用50%二嗪磷乳油80~16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3)防治小麥螻蛄等地下害蟲 在害蟲發生期施藥,每100kg小麥種子用50%二嗪磷乳油200~300mL,加水稀釋后均勻拌種小麥,待種子吸入藥液后,晾干即可播種。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4)防治花生蠐螬等地下害蟲 在卵孵化期至幼蟲1齡期施藥,混細土撒施,每畝用5%二嗪磷顆粒劑800~1200g,安全間隔期為75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物質和敵稗混用,在使用敵稗前后2周內不得使用本劑。

(2)不能用銅、銅合金罐及塑料瓶裝,貯存在陰涼干燥處。

(3)本劑對鳥類毒性大,施藥時不可放鴨子;蜜蜂對本品敏感,作物開花期慎用。嚴禁將洗容器的水以及剩下的藥液等倒入河川中。

15.甲拌磷(phorate)

其他名稱 3911、西梅脫

主要制劑 55%乳油,3%、5%顆粒劑,30%細粒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2mg/kg;魚急性LC50為0.013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32μg/只(48h)。

作用特點 內吸性殺蟲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主要用于棉籽拌種、浸種或土壤處理。

防治對象 防治棉花早期蚜蟲、紅蜘蛛、薊馬等,并可兼治地老虎、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花上的蚜蟲 每100kg種子用55%甲拌磷乳油600~800mL,先將棉籽浸泡、悶種,播種前再噴少量水將棉籽浸潤,拌勻后堆悶3~4h,即可播種。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2)防治高粱上的蚜蟲 每畝用3%或5%甲拌磷顆粒劑15~20g,撒施。最高殘留限量為0.02mg/kg。

(3)防治小麥地下害蟲 每100kg種子用30%甲拌磷細粒劑300g,拌種。最高殘留限量為0.02mg/kg。

注意事項

(1)本品對人畜有毒,在使用、運輸及貯存中應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定》操作規則。

(2)本品不可與堿性農藥及堿性肥料混施。

(3)本品在棉花上使用每季最多使用1次,僅限苗期溝施或穴施;安全間隔期135d。

(4)施藥時避免污染開花植物花期、桑園、蠶室,不得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藥器具。

16.乙酰甲胺磷(acephate)

其他名稱 高滅磷

主要制劑 30%、40%乳油,75%可溶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值為945mg/kg;魚急性LC50為110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1.2μg/只(48h)。

作用特點 高效低毒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能被植物內吸輸導,具有胃毒、觸殺、熏蒸及殺卵作用。對鱗翅目害蟲的胃毒作用大于觸殺毒力,對蚜、螨的觸殺速度較慢,一般在施藥后2~3d才發揮觸殺毒力。殘效期適中,在土壤中半衰期為3d。乙酰甲胺磷原藥在葉上可維持10~15d。

防治對象 對水稻害蟲飛虱、葉蟬、薊馬、縱卷葉螟、黏蟲、三化螟和二化螟,棉花蚜蟲、棉鈴蟲、棉紅蜘蛛,果樹的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蔬菜的小菜蛾、斜紋夜蛾、菜青蟲,小麥的麥蚜、黏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二化螟 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藥,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2.5~3L/hm2,加水常量噴霧;藥效期5d左右。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2)防治水稻三化螟引起的白穗 在水稻破口到齊穗期,每畝使用40%乳油 166~200mL,對水噴霧,防效可達95%左右,在螟害嚴重的情況下,可將螟害率控制在0.3%以下。但在螟蟲發生期長,水稻抽穗又不整齊的情況下,第1次藥后5d應再施第2次。由于乙酰甲胺磷對三化螟無觸殺毒力,而且藥效期較短,因而對三化螟引起的枯心防效較差,一般不宜使用。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3)防治稻縱卷葉螟 水稻分蘗期,2~3齡幼蟲百蔸蟲量45~50 頭,葉被害率7%~9%時,或孕穗抽穗期,2~3齡幼蟲百蔸蟲量25~35頭,葉被害率3%~5%時,每畝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133~200mL,對水900~1000kg噴霧。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4)防治稻飛虱 水稻孕穗抽穗期,2~3齡若蟲高峰期,百蔸蟲量1300頭時,或乳熟期,2~3齡若蟲高峰期,百蔸蟲量 2100頭時,每畝用30%乳油100~133mL,對水900~1000kg噴霧。對稻葉蟬、稻薊馬等也有良好的兼治效果。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5)防治棉蚜、紅蜘蛛 每畝用40%乳油 100mL,對水800~1000kg噴霧,施藥后2~3d內防效很慢,施藥后5d防效可達90%以上。有效控制期7~10d。安全間隔期14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6)防治棉小象甲、棉盲蝽象 在兩蟲發生為害初期,每畝使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100mL,對水800~1000kg噴霧。安全間隔期14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7)防治棉鈴蟲 在2~3代卵孵化盛期,每畝使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200~267mL,對水1000~1500kg噴霧,有效控制期7d左右。但對棉紅鈴蟲防效較差,不宜使用。安全間隔期14d,每季最多使用1次。最高殘留限量為2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施用前后一周內不得施用敵稗,以免產生藥害。

(2)本品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不宜在茶園使用。

(3)本品為有機磷類殺蟲劑,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17.水胺硫磷(isocarbophos)

其他名稱 羧胺磷

主要制劑 20%、35%、40%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50mg/kg;水胺硫磷對蜜蜂毒性高。

作用特點 一種廣譜性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具觸殺、胃毒和殺卵作用。在昆蟲體內能首先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水胺氧磷,抑制昆蟲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在土壤中持久性差,易于分解。殘效期7~14d。

防治對象 對螨類、鱗翅目與同翅目害蟲具有很好的防效。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紅蜘蛛、棉蚜、棉伏蚜、棉鈴蟲(幼蟲和卵)、紅鈴蟲卵、斜紋夜蛾、水稻三化螟,對各類介殼蟲也有良好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二化螟 防枯心苗和枯梢在蟻螟孵化高峰前后3d內用藥,防治蟲傷株、枯孕穗和白穗在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用藥,用20%水胺硫磷乳油400~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三化螟 防枯心苗,在幼蟲孵化高峰前1~2d用藥,防白穗在5%~10%破口露穗時用藥。用藥量同二化螟。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3)防治稻癭蚊 水田防治在成蟲高峰期至幼蟲盛孵期施藥,用藥量同二化螟。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4)防治稻薊馬 水稻四葉期后,達到防治指標時用藥。用20%水胺硫磷乳油600~75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200~15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5)防治稻縱卷葉螟 在1~2齡幼蟲高峰期施藥,用藥量同稻薊馬。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6)防治棉花紅蜘蛛、棉蚜 害蟲發生期用20%水胺硫磷乳油500~75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7)防治棉鈴蟲、紅鈴蟲 在卵孵化盛期,用20%水胺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注意事項

(1)安全間隔期14d,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2)不可與堿性物質混用。 

(3)不可用于蔬菜、已結果實的果樹、近期將采收的茶樹、煙草、草藥等作物。

(4)葉面噴霧對一般作物安全,但高粱、玉米、豆類較敏感。

(5)本品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18.甲基異柳磷(isofenphos-methyl)

其他名稱 甲基異柳磷膠

主要制劑 2.5%顆粒劑,35%、40%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21.52mg/kg;蜜蜂急性接觸LD50>0.61μg/只(48h)。

作用特點 本品是有機磷酰胺類殺蟲劑,具有較好的觸殺、胃毒和殺卵作用。土壤殺蟲劑,對人畜毒性較高,殘效期很長。

防治對象 用于小麥、花生、大豆、玉米、甘蔗、甜菜、煙草和棉花等作物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土壤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 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0mL,加水50~60kg,拌小麥、玉米或高粱等種子500~600kg。拌種方法是先將藥加水稀釋,然后用噴霧器均勻噴于種子上。待藥液被種子全部吸收,晾干后即可播種。最高殘留限量為0.02mg/kg。

(2)防治花生田蠐螬 在播種期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300~450mL,制成毒土20kg,均勻穴施。在花生生長期,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125~250mL,制成毒土50kg,在花生墩旁開溝放入后覆土。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3)防治地瓜莖線蟲兼治蠐螬 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3500mL,對水400kg,沿播種帶澆施。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4)防治桃小食心蟲 在幼蟲出土前,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0mL,對水150kg,噴灑于樹盤內土面上。最高殘留限量為0.01mg/kg。

(5)防治甘蔗象甲 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200mL,對水100kg,淋于甘蔗苗基部并覆土。最高殘留限量為0.02mg/kg。

注意事項

(1)不可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2)本品用于防治花生蠐螬時,每季使用1次。

(3)本品高毒,只準用于拌種或作土壤處理,拌藥后的種子最好機播,如用手播必須戴膠手套,未播完的剩余種子應挖坑深埋,不可作飼料使用。

(4)嚴禁在施藥區內放牧,以免引起中毒。

(5)本品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19.噻唑膦(fosthiazate)

其他名稱 地威剛

主要制劑 10%顆粒劑。

毒性 雌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57mg/kg;鱒魚急性經口LC50為114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256μg/只(48h)。

作用特點 殺蟲劑和殺線蟲劑,主要作用方式是抑制靶標的乙酰膽堿酯酶,影響第二幼蟲期的生態。

防治對象 用于防治地面纓翅目、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許多害蟲,對地下根部害蟲也十分有效,對許多螨類也有效,對各種線蟲具良好殺滅活性,對因常用殺蟲劑產生抗性的害蟲(如蚜蟲)有良好的內吸殺滅活性。

使用方法 防治番茄、黃瓜和西瓜上根結線蟲,在定植前使用,每畝用10%噻唑膦顆粒劑1500~2000g,拌細土后溝施或條施,施藥后需蓋土,在施藥當天進行移栽。

注意事項

(1)本品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2)不可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20.克百威(carbofuran)

其他名稱 呋喃丹、蟲螨威

主要制劑 3%顆粒劑,10%懸浮種衣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7mg/kg;魚急性LC50為0.18mg/L(96h);對蜜蜂無毒害,但對鳥類有毒。

作用特點 廣譜、高效、低殘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殺螨、殺線蟲劑。具有內吸、觸殺、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殺卵作用。持效期較長,一般在土壤中半衰期為30~60d。其毒理機制為抑制膽堿酯酶,但與其他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不同的是,它與膽堿酯酶的結合不可逆,因此毒性高。本藥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能輸送到植物各部位,以葉面積累較多,特別是葉緣,在果實中含量較少。稻田水面撒藥,殘效期較短,施于土壤中殘效期較長,在棉花和甘蔗田藥效可維持40d左右。

防治對象 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蟲、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葉蟬、稻象甲、玉米螟、玉米切根蟲、棉蚜、棉鈴蟲、大豆蚜、大豆食心蟲、螨類及線蟲等。

使用方法

(1)防治棉花苗期害蟲 每畝用3%顆粒劑1.5~2kg,與種子同時撒入溝內,或用3%顆粒劑拌干棉籽,用藥比例為藥1份、棉籽4份。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煙草的煙蚜、根結線蟲、小地老虎、螻蛄等害蟲 于煙苗移栽時,用3%顆粒劑,每穴撒1~1.5g。

(3)防治水稻田害蟲 防治稻螟、飛虱、薊馬、葉蟬、稻癭蚊等害蟲,每畝用3%顆粒劑1.5~2kg,對細沙15kg,拌勻撒于水面;在陸稻田每畝用3%顆粒劑2~2.5kg,與稻種同時播下。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4)防治大豆田害蟲 防治蚜蟲、豆稈黑潛蠅及孢囊線蟲等,每畝用3%顆粒劑2.2~4.4kg,撒于播種溝內。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5)防治花生田害蟲 防治蚜蟲、薊馬、螻蛄及根結線蟲等,每畝用3%顆粒劑4~5kg,撒于播種溝內或作物生長期行間開溝撒藥后蓋土。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注意事項

(1)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數:水稻為2次,甘蔗、花生、棉花為1次。最后一次施藥距作物收獲的天數(安全間隔期)為60d。

(2)克百威屬高毒殺蟲劑。對眼睛和皮膚無刺激作用。在試驗劑量內對動物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對魚、鳥高毒,對蜜蜂無毒害。

(3)不得與敵、滅草靈等除草劑混合使用,不得與堿性物質、肥料混合施用,否則易分解失效。

21.滅多威(methomyl)

其他名稱 萬靈、滅多蟲、蟲特威、蘭雷威、滅多蟲粉劑、滅索威

主要制劑 24%水溶液劑,20%乳油,24%、90%可溶粉劑,10%可濕性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30mg/kg;魚急性LC50為0.63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6μg/只(48h)。

作用特點 該品為一種內吸性具有觸殺、胃毒作用的氨基甲酸酯類廣譜殺蟲劑,殺傷力強,見效快,能抑制昆蟲體內膽堿酯酶的活性。對害蟲的卵、幼蟲和成蟲有效。本品又用作硫雙威(thiodicarb)的中間體。

防治對象 能有效防治多種害蟲及其幼蟲和卵,殘效期較短。防治棉鈴蟲、棉潛蛾、煙夜蛾。也可用葉面噴霧防治蚜蟲、薊馬、紅蜘蛛、卷葉蟲、黏蟲等,土壤處理防治線蟲和根部害蟲。適用于棉花、煙草、果樹、蔬菜防治蚜蟲、蛾、地老虎等害蟲,是目前防治抗藥性棉蚜良好的替換品種。

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粉紋夜蛾 每畝用24%滅多威水劑100mL對水50kg噴霧。

(2)防治煙青蟲、煙蚜、煙跳甲 每畝用24%滅多威水劑50~75mL對水70kg噴霧。安全間隔期為5d,每季最多使用2次。

(3)防治尺蠖、煙芽夜蛾等煙草害蟲 每畝用24%滅多威水劑160mL對水75kg噴霧。安全間隔期為5d,每季最多使用2次。

(4)防治棉鈴蟲蟲卵 每畝用24%滅多威水劑80~160mL對水75kg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5)防治大豆尺蠖、墨西哥豆甲、頂燈蛾 每畝用24%滅多威水劑80~160mL對水5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6)防治葡萄小卷蛾 每畝用24%滅多威水劑400~600倍稀釋液噴霧,在開花前及開花后各施藥一次,間隔10~14d。

注意事項

(1)滅多威是高毒農藥,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高毒農藥操作規程使用,柑橘樹、蘋果樹、茶樹、十字花科蔬菜禁用。

(2)對魚、蜜蜂均有毒,施藥時防止污染魚塘和毒害蜜蜂。

(3)滅多威90%可濕性粉劑在棉花上使用濃度不得超過3000倍,并要避開高溫施藥,否則會產生藥害。

22.異丙威(isoprocarb)

其他名稱 撲滅威、葉蟬散

主要制劑 20%乳油,4%、2%粉劑,10%煙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403mg/kg;魚急性LC50為22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2μg/只(48h)。

作用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主要是抑制昆蟲乙酰膽堿酯酶,致使昆蟲麻痹而死。

防治對象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飛虱和葉蟬科害蟲,可兼治薊馬和螞蟥,對稻飛虱天敵蜘蛛類安全。對甘蔗扁飛虱、馬鈴薯甲蟲、廄蠅等也有良好防治效果,也可用于防治棉花蝽象。

使用方法 

(1)防治稻飛虱、稻葉蟬 每畝用20%異丙威乳油或4%異丙威粉劑30~40g,噴施。安全間隔期為30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2)防治黃瓜(保護地)蚜蟲 每畝用10%異丙威煙劑30~40g,點燃放煙。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注意事項

(1)在水稻上使用的前后10d,要避免使用除草劑敵,以免發生藥害。

(2)本品對蜜蜂、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開花植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對魚類等水生生物有毒,應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

(3)本品對薯類有藥害,不宜在薯類作物上使用。

(4)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5)不可與呈堿性的農藥等物質混合使用。 

23.甲萘威(carbaryl)

其他名稱 西維因、胺甲萘

主要制劑 25%、85%可濕性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614mg/kg;魚急性LC50為2.6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4μg/只(48h)。

作用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具廣譜性,抑制害蟲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該藥毒殺作用慢,可與一些有機磷農藥配合使用,低溫時防效差。

防治對象 對葉蟬、飛虱及一些不易防治的咀嚼式口器害蟲如紅鈴蟲有較好的防效,對因六六六、滴滴涕、對硫磷等已產生抗性的害蟲防治效果良好。

使用方法

(1)防治豆類造橋蟲 在2~3齡施藥,每次每畝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200~260g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2)防治棉花紅鈴蟲 在卵孵化盛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100~260g對水噴霧。視蟲害情況,每隔7~10d施藥一次。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3)防治棉花地老虎 在2~3齡幼蟲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100~260g對水噴霧。視蟲害情況,每隔7~10d施藥一次。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4)防治棉花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100~260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5)防治水稻稻飛虱 在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每次每畝使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200~260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0d。每季最多使用次數:華北地區為2次;華東地區早稻、晚稻為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6)防治水稻葉蟬 在若蟲和成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200~260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0d。在水稻上每季最多使用次數:華北地區為2次;華東地區早稻、晚稻為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7)防治煙草煙青蟲 在幼蟲三齡之前施藥,每次每畝用25%甲萘威可濕性粉劑100~260g對水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防治螨類,使用不當會因殺傷天敵過多而促使螨類盛發。瓜類對本品敏感,易發生藥害,使用時注意防止飄移至瓜田。

(2)不能與堿性農藥混合,并且不宜與有機磷農藥混配。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金屬容器混配或盛放。

(3)對蜜蜂有毒,使用時應注意蜜蜂的安全防護,避免開花植物花期用藥。

24.殘殺威(propoxur)

其他名稱 殘殺畏、拜高

主要制劑 4%顆粒劑,15%乳油,2%、3%粉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50mg/kg;魚急性LC50為6.2mg/L(96h);對蜜蜂有毒害作用。

作用特點 非內吸性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具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擊倒快,速度接近敵敵畏,持效期長。

防治對象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蟲、稻葉蟬、稻飛虱、棉蚜、果樹介殼蟲、銹壁虱、雜糧害蟲和衛生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葉蟬、稻飛虱 每畝用2%~3%粉劑225~338g噴粉,或以0.05%~0.1%含量的乳劑噴霧,或用4%顆粒劑300~338g進行防治。

(2)防治水稻螟蟲 用15%乳油稀釋400倍噴霧。

注意事項

(1)本品對魚等水生動物、蜜蜂、蠶有毒。使用時注意不可污染魚塘等水域及飼養蜂、蠶場地。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內及其附近禁用。周圍開花植物花期禁用。赤眼蜂等天敵放飛區禁用。

(2)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3)不要與堿性的農藥混用。

25.混滅威(trimethacarb)

其他名稱 混殺威、三甲威

主要制劑 50%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566mg/kg;魚急性LC50>1mg/kg(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47.9μg/只(48h)。

作用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熏蒸作用,對飛虱、葉蟬有強烈的觸殺作用。擊倒速度快,一般施藥1h后,大部分害蟲即跌入水中,但殘效期只有2~3d。藥效不受溫度影響,低溫下仍有很好的防效。

防治對象 對鱗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蟲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葉蟬、飛虱等。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稻飛虱 在低齡若蟲發生初期至高峰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混滅威乳油50~10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0d,每季最多使用1次。

(2)防治水稻葉蟬 在若蟲發生期每次每畝用50%混滅威乳油50~100mL均勻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0d,每個作物周期最多使用1次。

注意事項

(1)混滅威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2)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

(3)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的殺蟲劑輪換使用。

26.抗蚜威(pirimicarb)

其他名稱 辟蚜霧

主要制劑 25%、50%可濕性粉劑,25%、50%水分散粒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142mg/kg;魚急性LC50>100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53.1μg/只(48h)。

作用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具觸殺、熏蒸和滲透葉面作用,能防治對有機磷殺蟲劑產生交互抗性的除棉蚜外的所有蚜蟲。該藥劑殺蟲迅速,施藥后數分鐘即可殺死蚜蟲,因而對預防蚜蟲傳播的病毒病有較好的作用。殘效期短,對作物安全,不傷天敵,是害蟲綜合治理的理想藥劑。抗蚜威對瓢蟲、食蚜蠅、蚜繭蜂等蚜蟲天敵沒有不良影響,因保護了天敵,而可有效地延長對蚜蟲的控制期,對蜜蜂安全。

防治對象 除棉蚜外的所有蚜蟲。

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麥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20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2)防治甘藍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8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1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3)防治大豆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6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4)防治煙草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8g對水噴霧,也可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水分散粒劑16~22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5)防治大豆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水分散粒劑10~16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0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6)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和小麥蚜蟲 在若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50%抗蚜威水分散粒劑10~20g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1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用于防治棉蚜。

(2)施藥后24h內,禁止家畜進入施藥區。

(3)建議與作用機制不同的其他殺蟲劑輪換使用。

27.速滅威(metolcarb)

其他名稱 治滅虱

主要制劑 25%、70%可濕性粉劑,20%乳油。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268mg/kg;魚急性LC50>12mg/kg(96h);對蜜蜂有毒害作用。

作用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具有觸殺和熏蒸作用,擊倒力強,殘效期短,一般只有3~4d。

防治對象 對稻田飛虱、葉蟬和薊馬,以及茶小綠葉蟬等有特效。對稻田螞蟥有良好的殺傷作用。

使用方法 防治水稻稻飛虱和葉蟬,在水稻稻飛虱、葉蟬成蟲、若蟲發生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5%速滅威可濕性粉劑100~200g對水噴霧。相同劑量可防治茶小綠葉蟬。安全間隔期:南方不少于14d,北方不少于25d。每季最多使用3次。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2)對蜜蜂有毒,蜜源作物花期禁用。

(3)某些水稻品種如農173、農虎3號等對速滅威敏感,應在分蘗末期使用,濃度不宜高。

28.仲丁威(fenobucarb)

其他名稱 巴沙、撲殺威、丁苯威

主要制劑 20%、25%、50%、80%乳油,20%微乳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620mg/kg;魚急性LC50為1.7mg/kg;對蜜蜂有毒害作用。

作用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主要通過抑制害蟲體內的乙酰膽堿酯酶使害蟲中毒死亡。

防治對象 對飛虱、葉蟬類有特效,殺蟲迅速,只能維持4~5d。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稻飛虱和葉蟬 在若蟲和成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0%仲丁威乳油125~187.5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2)防治水稻稻飛虱 在若蟲和成蟲盛發期施藥,每次每畝用20%仲丁威微乳劑150~180mL對水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4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3mg/kg。

注意事項

(1)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2)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

(3)在稻田施藥的前后10d避免使用敵稗,以免發生藥害。

29.硫雙威(thiodicarb)

其他名稱 拉維因、雙滅多威、硫雙滅多威

主要制劑 75%可濕性粉劑,375g/L懸浮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50mg/kg;魚急性LC50為1.4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3.1μg/只(48h)。

作用特點 廣譜性氨基甲酸酯殺蟲劑,具有內吸、觸殺和胃毒作用,為膽堿酯酶抑制劑。土壤處理,通過植物內吸可防治葉部刺吸式口器害蟲。對因擬除蟲菊酯或有機磷已產生抗藥性的害蟲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對象 用于棉花、大豆、玉米等作物,防治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害蟲。也可用于果樹、棉花、蔬菜、苜蓿、煙草、觀賞植物等防治蚜蟲、薊馬、黏蟲、甘藍銀紋夜蛾、煙草卷蟲、苜蓿葉象甲、煙草夜蛾、棉葉潛蛾、蘋果蠹蛾、棉鈴蟲等。

使用方法

(1)防治棉鈴蟲和紅鈴蟲 為發揮其殺卵作用,應在產卵盛期施藥,每畝用75%硫雙威可濕性粉劑50~100g,對水50~100kg噴霧。害蟲發生期長的年份,隔10d再噴一次。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3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1mg/kg。

(2)防治菜青蟲、煙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斜紋夜蛾和地老虎等 用75%硫雙威可濕性粉劑40~60g,對水40~50kg均勻噴霧。安全間隔期為7d。

(3)防治蘋果、梨、桃等果樹上的食心蟲、卷葉蛾等 在產卵盛期每畝用75%硫雙威可濕性粉劑40~50g,對水40~50kg均勻噴霧。安全間隔期:蘋果21d,梨14d,桃7d。

(4)防治茶細蛾、茶卷葉蛾 在產卵盛期使用75%硫雙威可濕性粉劑40~50g,對水40~50kg均勻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4d。

注意事項

(1)為了防止棉鈴蟲在短時間內對該藥劑產生抗藥性,應注意避免連續使用該藥,建議與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蟲劑交替使用。

(2)本品對蚜蟲、螨類、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作用不顯著;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以免分解失效。

(3)本品對魚和家禽毒性大,使用時應避免對水源的污染,并遠離家禽。

30.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

其他名稱 安克力

主要制劑 90%原藥,5%顆粒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LD50為205mg/kg;魚急性LC50為0.038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9μg/只(48h)。

作用特點 速效廣譜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通過抑制膽堿酯酶使害蟲死亡。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以胃毒為主。持效期長。對產生抗性害蟲有防效。

防治對象 殺蟲范圍廣,對一些刺吸式口器害蟲的毒力與克百威相近,對一些鱗翅目害蟲的毒力比克百威高。適用于水稻、玉米、甜菜、馬鈴薯、棉花、果樹等作物防治螟蟲、褐飛虱、棉蚜等多種害蟲。

使用方法

(1)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等水稻害蟲 每畝用5%丙硫克百威顆粒劑2kg。最高殘留限量為0.2mg/kg。

(2)防治棉蚜 每畝用5%丙硫克百威顆粒劑1.2~2kg,隨種子同時撒施或施于移栽穴內,藥效期可達30~40d。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3)防治甘蔗螟 每畝用5%丙硫克百威顆粒劑3kg,施于甘蔗苗基部,并覆薄土蓋藥。

(4)防治玉米螟 每畝用5%丙硫克百威顆粒劑2~3kg進行土壤處理。

(5)防治甜菜及其他蔬菜上的跳甲、馬鈴薯甲蟲、金針蟲、小菜蛾及蚜蟲等蔬菜害蟲 每畝用5%丙硫克百威顆粒劑800~1200g進行土壤處理。

注意事項

(1)遇堿易分解。

(2)防治旱地作物害蟲,施藥時土壤應有較大濕度,以利于發揮藥效,低溫干燥則影響藥效。

(3)防治鉆蛀害蟲要掌握施藥適期,應在鉆蛀作物之前施藥,才能獲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31.丁硫百威(carbosulfan)

其他名稱 丁硫威、好年冬、安棉特

主要制劑 20%乳油,35%種子處理干粉劑, 5%乳油,5%顆粒劑。

毒性 鼠急性經口 LD50為101mg/kg;魚急性LC50為0.015mg/L(96h);蜜蜂急性接觸LD50為0.18μg/只(48h)。

作用特點 內吸性和廣譜性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殺螨、殺線蟲劑。是呋喃丹的衍生物,具有與呋喃丹相當的殺蟲活性,但其毒性比呋喃丹低得多。是一種胃毒性殺蟲劑,在生物體內代謝成呋喃丹再發揮其藥效作用使昆蟲死亡,是克百威低毒化品種。

防治對象 用于防治柑橘等果樹、棉花、水稻等作物上的蚜蟲、螨、金針蟲、甜菜隱食甲、馬鈴薯甲蟲、茶小綠葉蟬、梨小食心蟲、蘋果卷葉蛾等多種害蟲。對馬鈴薯桃蚜、黑光天牛、地老虎等害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對棉花紅蜘蛛、谷象、雜擬谷盜、粉紋夜蛾等也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棉田中的棉蚜、棉鈴蟲、薊馬等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30~60mL對水30~50kg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1d,每季最多使用2次,最高殘留限量為0.05mg/kg。

(2)防治水稻薊馬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400mL,對水10kg,拌種100kg。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3)防治水稻癭蚊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800mL,對水10kg,拌種100kg。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4)防治水稻三化螟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250mL對水40~5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5)防治水稻稻飛虱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75~200mL對水30~5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0.5mg/kg。

(6)防治柑橘銹壁虱、柑橘蚜蟲和柑橘潛葉蠅等柑橘害蟲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40mL對水40~60kg噴霧。最高殘留限量為1mg/kg。

(7)防治瓜薊馬、潛葉蠅和蚜蟲等蔬菜害蟲 每畝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40mL對水40~80kg噴霧。安全間隔期為25d。

注意事項

(1)在稻田使用時,避免同時使用敵稗和滅草靈,以防產生藥害。

(2)對水稻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防治效果不好,不宜使用。

(3)對魚類等水生生物、蜜蜂、家蠶有毒。施藥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開花植物花期、蠶室和桑園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藥,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赤眼蜂等天敵放生區、鳥類保護區禁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柳江县| 游戏| 文安县| 贵州省| 深水埗区| 获嘉县| 开阳县| 石河子市| 榆社县| 冷水江市| 尼勒克县| 沧源| 奉贤区| 高密市| 泌阳县| 千阳县| 辛集市| 勃利县| 玉屏| 灵武市| 永川市| 铅山县| 广水市| 乐陵市| 蒙城县| 河曲县| 德令哈市| 西林县| 中牟县| 稷山县| 南江县| 勃利县| 始兴县| 汉源县| 岢岚县| 大田县| 息烽县| 西乌| 获嘉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