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PCR-DGGE技術指導高溫油藏中微生物的分離

2.1 引言

由于石油成分的復雜性和微生物代謝途徑的多樣性,石油污染的土壤環境及油藏為復雜的微生物群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長期以來分離和鑒定降解烷烴的微生物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近年來,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方法(rRNA/rDNA測序、RFLP、DGGE、TGGE等技術)研究油藏微生物的報道很多,其中PCR-DGGE(基于聚合酶鏈式反應的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分子水平上分析油藏微生物群落結構和監測微生物群落動態變化。

Orphan等通過擴增水樣中微生物群落總DNA的16S rDNA片段并克隆建庫分析了高溫油田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組成,佘躍惠等使用基于16S rDNA V3高可變區的PCR-DGGE圖譜分析結合條帶割膠回收DNA進行序列分析,對新疆油田注水井和相應采油井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進行了比較并鑒定了部分群落成員。程海鷹等采用PCR-DGGE分析了在高溫、高壓和厭氧條件下富集培養的油藏內源微生物。這些研究探討了油藏微生物的種群多樣性,為內源微生物采油提供了清晰的生態學背景,但是目前還沒有利用該技術對油藏微生物進行指導分離,從而為內源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機理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大港油田官69區塊在1998年后通過激活內源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為了進一步驗證其采油機理,獲得高性能的采油菌株,本文利用PCR-DGGE技術研究了該油藏微生物群落的種群多態性,進而在這些信息的指導下,結合目前發展起來的提高微生物可培養性的方法,從油藏水樣中分離了5株內源高溫菌,其中進一步鑒定了與降解烷烴相關的3株高溫菌,而通過傳統“盲篩”只能從該油藏水樣中分離得到3株內源微生物。究其原因在于不知道水樣中到底存在幾種功能菌,該方法提供了一種現代“可視”篩菌系統,并為進一步在模擬油藏環境下研究內源菌的采油機理提供了可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天津市| 绥德县| 若羌县| 武定县| 海南省| 蒲江县| 天峨县| 锡林浩特市| 广宁县| 饶阳县| 白水县| 汤阴县| 阳高县| 犍为县| 开原市| 隆子县| 潍坊市| 唐山市| 蓬莱市| 礼泉县| 肥西县| 刚察县| 潜山县| 雅江县| 邹城市| 西吉县| 万年县| 钦州市| 英德市| 大姚县| 巴塘县| 民乐县| 额敏县| 德惠市| 甘南县| 莆田市| 宁南县| 昌平区| 望奎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