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喂養7堂課: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
- 劉遂謙
- 1362字
- 2020-05-08 09:42:07
1 媽媽是寶寶飲食習慣的啟蒙老師
●飲食習慣會遺傳嗎
有很多媽媽問我:“飲食習慣會遺傳嗎?”
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孕期愛吃雞蛋,則寶寶出生后也愛吃雞蛋;媽媽吃得太素,則寶寶也不喜歡吃肉。那么,母親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胎兒嗎?寶寶出生后的飲食習慣一定具有“遺傳性”嗎?
其實飲食習慣是否會“遺傳”,以及如果遺傳,其影響深度如何,目前還沒有研究能夠明確地給出答案。但是,孕媽媽的飲食行為確實會從一定程度上對腹中的胎兒產生影響,原因在于:有些使食物具有某種“味道”的化學成分,經過孕媽媽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后,可以進入羊水及母乳。隨著胎寶寶吞咽羊水,這些“味道”會進入他們體內,留下“印象”。而當他們出生后,如果媽媽恰好依然喜歡這類食物,并且經常吃,那么這些“味道”還會經由乳汁傳遞,強化刺激寶寶的記憶——這些對于寶寶而言,早已經品嘗數次、被他們認為是“安全”且“美味”的味道,會在他們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輕而易舉地被接受,至少相對于媽媽從來不吃的食物(無論是孕期還是哺乳期)更容易接受。這一結論是有研究證實的。
●建立科學的膳食結構是一輩子的財富
早在21世紀初的時候,《兒科學》雜志就刊登過一篇關于嬰兒通過媽媽孕期及哺乳期食物攝入來學習接受特殊味道的研究。研究者隨機設立了三個組,分別為:孕晚期+最初2個月哺乳期實驗組、僅孕晚期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內容如下。
孕晚期+最初2個月哺乳期實驗組:每周四天,每天飲用300毫升鮮榨胡蘿卜汁。
僅孕晚期實驗組:每周四天,每天飲用300毫升鮮榨胡蘿卜汁,哺乳期飲用白開水。
對照組:所有時間段內,都飲用白開水。
等到寶寶開始添加固體食物的時候,這個實驗顯示出來的效果令人吃驚:當分別給這些寶寶嘗試添加用胡蘿卜汁調制的米粉和原味米粉時,他們的表情、反應、接受程度竟然與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接受實驗與否完全對應!媽媽在孕期規律飲用胡蘿卜汁的,寶寶明顯更喜歡用胡蘿卜汁調制的米粉,而對照組媽媽生出來的寶寶,則明顯更喜歡原味米粉。
另外,還有一部分研究,將“垃圾”食品(諸如薯條、炸雞之類的快餐)和新鮮果蔬納入實驗,結果也是一致的:孕期酷愛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媽媽,她們生出來的寶寶也會特別容易喜愛這類食物,原因令人咋舌——高糖、高脂肪食物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一種作用類似于鴉片的活性物質,這種物質繼而刺激體內一種讓人“感覺很好”的激素即多巴胺的分泌。如果媽媽在孕期大量攝入這些高糖、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會導致身體分泌上述一系列物質的閾值被提高,她們的后代出生后,體內對類似于鴉片的活性物質的信號通道變得不敏感(相比于孕期飲食均衡健康的媽媽生出來的寶寶),從而需要通過攝入更多的糖和脂肪來獲得這種“快感”。
你也許會認為:寶寶并不需要這些快感,也不會主動要求,不用太擔心。遺憾的是,寶寶的身體會自動引導他們“首選”“重視”“熱愛”這些垃圾食物,會鼓勵他們向家長要求和大量進食這類食物(除非家長永遠不讓寶寶接觸這些食物,包括零食。但即便如此,寶寶也會傾向于愛吃高糖、高脂的菜肴)。接下來的結果可想而知。
食鹽,也是同理。口味重的家庭,特別是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很容易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讓寶寶的口味越養越重。
由此可見,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就已經開始對寶寶進行飲食的啟蒙教育了。
愛自己、建立科學的膳食結構,是每一個媽媽可以給予寶寶和自己一輩子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