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圖解科學養羊技術
- 劉洪波主編
- 858字
- 2020-05-20 11:16:37
前言
羊是反芻動物,具有耐寒耐粗飼、適應性強、抗病力強等特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羊肉和羊奶的消費量逐漸增加。目前,我國肉羊總數達2.9億只,羊肉產量達371.5萬噸;奶山羊年存欄量約40萬只,年產奶量約85萬噸。
羊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與其他肉類相比較低,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
羊奶在國際上被稱為“奶中之王”。羊奶的脂肪顆粒體積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體吸收,羊奶中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明顯高于牛奶,許多國家把羊奶視為營養佳品。我國《本草綱目》中記載:“羊乳甘溫無毒,可益五臟、補腎虛、益精氣、養心肺;治消渴、療虛勞;利皮膚、潤毛發;和小腸、利大腸”。《魏書》記載:“常飲羊乳,色如處子”。現代研究證實,羊奶對胃腸炎、胃病、腎病、肝病等有治療和促進康復作用。歐洲最新研究報道,山羊奶是天然的抗生素,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養羊業的生產特點也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一是節約糧食,我國是糧食短缺國家,而羊是草食家畜,可以利用大量的粗飼料資源,大大減少了精飼料的消耗;二是產品質量高,養羊業已成為我國許多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但是,現在養羊技術參差不齊,疫病多發,制約養羊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為此,我們編寫了《彩色圖解科學養羊技術》,本書主要從羊場建設、羊日糧配合技術、羊品種識別與利用、羊的鑒定、羊的繁殖與改良、羊的飼養管理技術、肉羊育肥技術、奶羊生產、羊的傳染病防治、羊的寄生蟲病防治、羊的普通病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書充分采用新技術,結合多媒體教學簡便易行的特點,一方面在內容上大膽將傳統的“讀文”轉變為“讀圖與看視頻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另一方面還采用二維碼將圖書內容中的要點與視頻資源相結合,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實時同步瀏覽學習,從而實現了數字媒體資源與圖書圖文資源的相互銜接與補充,充分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習者在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手機掃碼示意圖
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