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教育機械專業教學法
- 邱葭菲等
- 981字
- 2020-05-07 09:50:39
第三節 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分析
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根據信息加工理論,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生對外來知識信息接收、編碼、儲存、提取以及運用信息與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實踐證明,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表現出的障礙主要有注意力障礙、記憶障礙、解決問題障礙等。了解這些學習障礙特點,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和訓練,提高學習困難學生的認知能力。
1.注意力障礙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也就是常說的集中一門心思。研究發現,部分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注意力缺陷,如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易受干擾、組織規劃活動困難等。這些注意力加工方面的缺陷,使他們在學習中難以有效地獲取有價值的知識信息、難以有效地感受這些有價值的信息,這就是注意力障礙。由于在認知加工的整個過程中始終需要注意力的參與,所以注意力的缺陷也直接影響他們的信息加工過程中的效果與質量。
2.記憶障礙
信息加工理論認為,記憶過程就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提取過程。只有經過編碼的信息才能被記住,編碼就是對已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改造的過程,是整個記憶過程的關鍵階段。
人們發現,學習困難的高職學生在記憶方面存在不少障礙:與普通本科大學生相比,其信息編碼困難及編碼與提取的速度較慢,這是導致他們閱讀速度相對較低的原因,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搜索記憶;復述頻率低、復述方法不科學,導致記憶存儲力不足、記憶容量低等。
3.解決問題障礙
有的高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他們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不能有效地制定計劃、提出解決方案,不會靈活地選擇相應策略,也很少有運用策略的意識。產生這種狀況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也有學生自身學習不主動,甚至不愿意學的因素。因此,教學中通過學習策略訓練與指導是提高他們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措施。
4.知識背景影響
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與他們的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因為個人的知識背景是長時儲存在記憶里的,知識背景會影響學生對信息的編碼和提取的效果。大部分高職學生由于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原因,造成了他們知識背景貧乏、知識結構紊亂。知識背景貧乏使他們對外來信息加工及分類困難,知識結構紊亂則不利于他們在回憶時激活記憶力,影響記憶成績,最終影響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