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章 實驗室檢驗

考綱考點:(1)血液常規(guī)檢驗的內(nèi)容及RBC、WBC、各種白細胞增多或減少的原因;(2)肝臟功能、腎功能檢查的指標及臨床意義;(3)血液其他檢驗的臨床意義。

一、血液檢驗

(一)動物采血部位

(二)常用的抗凝劑及特點

常用抗凝劑的用法及特征

(三)血紅蛋白(Hb)和紅細胞(RBC)

1.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含量增多

2.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各種類型貧血(原因)

3.血色指數(shù)

鑒別高色素性貧血和低色素性貧血。計算公式如下。

4.紅細胞壓積(PCV)

過去稱紅細胞比容(Hct),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

5.紅細胞指數(shù)

紅細胞指數(shù)包括紅細胞平均容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四)白細胞計數(shù)和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1.白細胞計數(shù)(WBC)

2.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WBC-DC)

包括各種白細胞絕對值和百分比。三分類為淋巴細胞(LYMPH)、嗜中性粒細胞(NEUT)、中間細胞(MID);五分類為淋巴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白細胞(EO)、嗜堿性白細胞(BASO)、單核細胞。

(1)嗜中性白細胞

(2)其他白細胞的變化

(五)血小板計數(shù)(PLT)

其他指標:血小板壓積(PCT)、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DW)。

(六)紅細胞沉降率

紅細胞沉降率(ESR)指一定條件下紅細胞沉降的速度。血沉加快見于貧血性疾病、組織壞死、炎性疾病;血沉減慢見于機體嚴重脫水。

(七)交叉配血實驗

配血試驗是檢查受血者和配血者的血液是否相合,避免溶血性輸血反應(yīng)。分為主側(cè)交叉配血和次側(cè)交叉配血試驗。主要的方法有玻片法和試管法(見本篇第十七章)。

(八)血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

血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是反應(yīng)血細胞體積大小的頻率分布圖。

二、血液生化檢驗

(一)糖及脂肪代謝指標

(二)肝臟功能檢查

1.血清蛋白

2.血清酶

3.膽紅素(見可視黏膜檢查)

(三)腎功能檢查

(四)其他血清酶

(五)血清電解質(zhì)(鈉、鉀、氯、鈣、無機磷)

(王亞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余庆县| 奉贤区| 南丰县| 当雄县| 社旗县| 庆元县| 长汀县| 阿拉善左旗| 新竹市| 岳阳县| 太白县| 泸溪县| 监利县| 陇西县| 黎城县| 兰西县| 怀宁县| 沁水县| 德令哈市| 万盛区| 凯里市| 兴城市| 吉水县| 双鸭山市| 盱眙县| 永安市| 隆回县| 桑日县| 南投市| 姚安县| 富锦市| 巴彦淖尔市| 房山区| 禹城市| 惠东县| 阜平县| 梅州市| 黔西| 晋城|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