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597字
- 2020-05-06 16:30:53
2.南瓜小拱棚套地膜覆蓋栽培
南瓜小拱棚套地膜覆蓋栽培(彩圖57),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可在5月底至6月初上市,達到早熟栽培的目的。

彩圖57 南瓜小拱棚套地膜覆蓋促緩苗
【選擇品種】選用早熟、耐低溫、外形美觀、商品性好,單瓜重1~1.5千克,肉質糯、粉、甜,口感佳的優良品種。如蜜本南瓜。
【選擇播期】一般在大拱棚內于2月下旬至3月初育苗,若天氣寒冷,可在大拱棚內再加蓋小拱棚。
【配制營養土】可用大田土6份、腐熟廄肥4份,分別過篩混勻,每立方米營養土中加入優良腐熟細雞糞10千克、過磷酸鈣2千克、三元復合肥3千克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充分混合均勻后裝入營養缽內密排在苗床上。
【制苗床】苗床是平畦,畦寬1.2米,深度以放入營養缽與地面持平或略低便可。
【催芽】播種前曬種1~2天,然后將種子放入55~60℃的熱水中不斷攪拌,直到水溫降到30℃,浸泡8小時,撈出瀝干。然后再將浸泡好的種子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15分鐘以鈍化病毒,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稍晾干后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下催芽,36~48小時后開始出芽,當芽長到0.5厘米左右時開始播種。
【播種】播前先將營養缽澆透水,水滲完后播,先在營養缽中央按一個種穴,種子平放,每缽下種1粒,播種后蓋1~1.5厘米厚的濕潤細土。將營養缽在苗床上碼好,畦面上蓋薄膜保溫保濕。
【苗期管理】
(1)出齊后 可噴一遍霜霉威防治猝倒病。
(2)出苗前 保持白天25~30℃,夜間15~18℃。
(3)出苗后 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5~18℃。
(4)定植前7~10天 煉苗,白天溫度控制在20~22℃,夜間控制在13~15℃,后幾天夜溫逐漸降至10~13℃。
為培育壯苗,可在幼苗長至3葉1心時噴施葉面寶或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1~2遍。
【整土】定植前先整地,施底肥起壟。挖寬60厘米、深40厘米的施肥溝,20厘米的熟土翻到一邊,20厘米的生土翻起與施入的肥料混合均勻。
【施肥】雙膜栽培南瓜,應一次性施足底肥。每畝地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或雞糞1000千克),餅肥50千克,三元復合肥30~4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之后再將熟土填回溝內整平地面起壟。
【作畦】雙行定植起小壟,壟高15~20厘米,壟寬40厘米,壟距40厘米,起壟后在定植前1周鋪地膜,搭1.5米寬小拱棚以提高地溫為定植做準備。
【定植】
(1)定植時間 約3月底至4月初定植。定植適期為外界氣溫穩定在10℃以上,小拱棚內10厘米深地溫15℃以上。
(2)定植規格 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株距40~45厘米,行距2.5米。
(3)定植方法 把苗坨放入挖好的穴中,先埋土到苗坨一半,定植不宜過深,澆暗水,埋土蓋住苗坨即可。
邊定植邊扣棚膜,棚膜要拉緊,四周要壓嚴。
【閉棚促緩苗】定植后5天內,盡量不通風,保持棚溫白天25~30℃,夜晚15~18℃促緩苗。
【控溫促長】緩苗后,隨天氣變化管理棚溫,使棚內最高溫不超過35℃,最低溫不低于10℃。
【通風防高溫】開花結果期,控制白天25~27℃。溫度過高通風時要逐步加大通風量,先由兩頭揭膜通風,再到中間通風,通風口也由小到大,切勿猛揭通風口,防止小苗寒害。
當日平均氣溫到18℃時,可晝夜通風。
【撤小拱棚】外界最低氣溫超過12℃可撤除小拱棚。
【澆水保濕】南瓜生長期可澆水3~4次,坐果后要保持地面見干見濕。
【整枝】南瓜主蔓和側蔓均可結瓜,但主蔓坐果力強,一般采用主蔓整枝或雙蔓整枝。
單蔓整枝只留主蔓,側蔓全部摘除。
雙蔓整枝除留主蔓以外,再從莖基部選留一健壯側蔓作營養蔓。
【留果】以上兩種整枝方法都是主蔓留果,一株2~3個。主蔓坐果時,第八片葉以下的雌花不要留果,以后均可留果。
【壓蔓】當瓜蔓長到50厘米長時,要結合整枝進行壓蔓,可以土塊壓蔓,也可直接將瓜蔓一部分埋入土中固定,促發不定根,增強肥水吸收。
【追壯瓜肥】定植前施足底肥后,至南瓜伸蔓期一般不追肥。一般在每次坐果后果實膨大至250克左右時,結合澆水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若追施有機肥,可每畝開溝追施腐熟的干雞糞2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