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061字
- 2020-05-06 16:30:47
3.夏、秋黃瓜露地栽培
夏秋黃瓜露地栽培,秋淡上市,生產成本低,種植技術簡單,無風險,經濟效益也較好,但在結瓜供應期間正處高溫多雨季節,極易導致霜霉病的發生和流行,有時也導致失收。
【選擇品種】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播種的,有的稱為“夏黃瓜”,選用植株長勢強、抗病、耐熱、耐澇、豐產的品種,如津優40號等。
如果在7月上中旬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有的稱為“秋黃瓜”,應選用適應性強、苗期較耐高溫、結瓜期較耐低溫、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施基肥】選擇能灌能排、透氣性好的壤土種植。最好能多施腐熟的圈肥、堆肥或粉碎的作物秸稈,一般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7500千克作基肥,條施餅肥1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
【整土作畦】精細整地,作成1.2~1.5厘米寬高畦或半高畦。
【直播】采用浸種催芽播種比干籽點播好,在高畦兩邊用小鋤各開10~12厘米寬、10~15厘米深的小溝,溝內灌足水,待水將要滲完時,將催好芽的種子,按株距25厘米點播2粒種芽,覆濕土,然后耬平。
若是雨澇天,宜播種后蓋沙。播種后遇雨,應用鐵鋤劃松畦面。
【苗期管理】
(1)中耕除草 直播苗在幼苗出土后抓緊中耕松土。幼苗表現缺水時,及時澆水,配合澆水追施少量提苗肥。雨后地面稍干時,要及時中耕松土和除草。
(2)苗期追肥 應在雨前或澆水前進行,每畝施復合肥10~15千克。
如雨水過多,土壤養分流失,幼苗表現黃瘦,可結合田間噴藥根外追施0.3%~0.5%的尿素,7~10天一次。
(3)溫度管理 出苗后,為降低地溫,可采取覆草(稻草、麥秸等)措施,晴天可使10厘米下地溫降低1~2℃,陰天降低0.5~1.0℃,并能防止土壤板結,減少松土用工。
有條件的,還可在架頂覆蓋遮陽網(彩圖40)或防蟲網,既能遮光降溫,又能防治地上害蟲。

彩圖40 夏秋黃瓜遮蔭栽培
【搭架綁蔓】當黃瓜苗長至7~8片葉時,植株已有20~25厘米高,必須及時插架,插架應插籬笆花架,每根竹竿至少與4根交錯。
夏秋黃瓜植株生長較快,要及時綁蔓,下部側蔓一般不留,中上部側蔓可酌情多留幾葉再摘心。
【澆水管理】夏秋露地氣溫高,應注意增加澆水次數,但每次灌水量不宜太大,澆水要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最好澆井水,比未灌的10厘米地溫可降低5~7℃。
下過熱雨后要及時排水,并立即用井水沖灌一遍,俗稱“澇澆園”。
【第一次澆水追肥】根瓜坐瓜后,每畝撒施大糞干或腐熟雞糞400~500千克,然后中耕。
【摘葉】及時打去下部老葉及病葉。此外,夏秋灌水多,易生雜草,應注意及時拔除。
【第二次追肥】根瓜采收后,以后每采收2~3次追一次肥,每次每畝施20千克硫酸銨或500千克人糞尿。
【病蟲害防治】夏季溫度高,濕度大,要注意防治霜霉病、疫病和土傳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