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702字
- 2020-05-06 16:30:42
5.茄子大棚秋延后栽培
茄子大棚秋延后栽培(彩圖20),6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至11月下旬采收,效益非常可觀,但技術難度很大,主要是前期高溫季節病蟲害危害重,難以培育壯苗。應在整個栽培過程中,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做好各項栽培管理。

彩圖20 茄子大棚秋延后栽培
【選擇品種】選擇生育期長、生長勢強健、耐熱、后期耐寒、抗性強、品質好、耐貯運的中晚熟品種。
【選擇播期】一般6月10日~15日播種。
【苗床制作】可露地播種育苗,最好在大棚內進行。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要筑成深溝高畦。
【種子處理】經磷酸三鈉處理后進行變溫處理,催芽播種。
【播種】撒播種子時要稀一些。播種時澆足底水,覆土后蓋上一層濕稻草,搭建小拱棚,小拱棚上覆蓋舊的薄膜和遮陽網,四周通風,在秧苗頂土時及時去掉稻草,當秧苗有2~3片真葉時,一次性假植進缽,營養土中一定要拌藥土,假植后要蓋好遮陽網。也可直接播種于營養缽內進行育苗,但氣溫高時要注意經常澆水,做到晴天早晚各一次,澆水時可補施薄肥,如尿素、稀淡人糞尿等。
【苗期管理】定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或澆根,也可用10%混合氨基酸銅絡合物水劑300倍液噴霧或澆根,發現蚜蟲及時消滅。
在2~3片真葉期,為抑制秧苗徒長可噴霧300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
及時防治紅蜘蛛、茶黃螨、薊馬等蟲害。
【土壤消毒】前茬作物采收后清除殘枝雜草,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千克進行土壤消毒。
【施基肥】每畝施腐熟廄肥6000~7000千克或復合肥50千克(穴施)、磷肥50千克,于定植前10天左右施入。
【作畦】每個標準大棚(6米×30米)作成四畦,整地后用氟樂靈、丁草胺等除草劑噴灑,每畝用藥0.1千克,對水60千克。
【棚室消毒】定植前一天晚上進行棚內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硫黃5克,加80%敵敵畏乳油0.1克和鋸末20克混合后暗火點燃,密閉熏煙一夜。
【定植】一般苗齡40天,有5~6片真葉時及時定植。在長江流域一般于7月中旬定植。
定植宜選在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每畦種兩行,株距40厘米,定植后施點根肥。覆蓋遮陽網,成活后揭去遮陽網,在畦面上覆蓋稻草以降溫保濕。
【澆定根水】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遮蔭】前期氣溫高、多雷陣雨、時常干旱,可在大棚上蓋銀灰色遮陽網(一般可在緩苗后揭除)。
【第一次澆水施肥】緩苗后澆一次水,并每畝追施腐熟漚制的餅肥100千克。
【中耕培土】多次中耕、培土,蹲苗。
【第二次澆水施肥】早秋高溫干旱時,要及時澆水,并結合澆水經常施薄肥,保持土壤濕潤,每次澆水后,應在半干半濕時進行中耕,門茄坐住后結束蹲苗。
【保花保果】開花初期及后期,由于溫度較高或過低,應及時用30~40毫克/千克的對氯苯氧乙酸或20~30毫克/千克的2,4-滴等點花。
【植株調整】進入9月中旬,植株封行后,適當整枝修葉,低溫時期適當加強修葉,一般將門茄以下的側枝全部摘除,將門茄下面的側枝摘除后一般不整枝。
【吊蔓整枝】門茄采收后,轉入盛果期,此時植株生長旺盛,結果數增加,要及時吊蔓(或插竿),防止植株倒伏。采用吊架引蔓整枝。
吊蔓所用繩索應為抗拉伸強度高、耐老化的布繩或專用塑料吊繩(彩圖21),而不用普通的塑料捆扎繩。將繩的一端系到茄子栽培行上方的8號鐵絲上,下端用寬松活口系到側枝的基部,每條側枝一根繩,用繩將側枝輕輕纏繞住,讓側枝按要求的方向生長。綁蔓時動作要輕,吊繩的長短要適宜,以枝干能夠輕輕搖擺為宜。

彩圖21 茄子吊蔓栽培示意
【后期澆水施肥】9月中旬后,植株開花結果旺盛,要及時補充肥料,一般在坐果后,開始2~3次以復合肥為主,每畝每次施15~20千克。后2~3次以餅肥為主,每畝每次用10~15千克。以后以追施腐熟糞肥為主,10~12天一次。每次澆水施肥后都要放風排濕。
11月中旬后,如果植株生長比較旺盛,可不再施肥。
【采收】一般從9月下旬前后開始及時采收。可一直采收到11月,甚至元月。
【蓋棚頂】9月下旬后溫度逐漸下降,如雨水多可用薄膜覆蓋大棚頂部。
【圍裙膜】10月中旬后,當溫度降到15℃以下時,應圍上大棚圍裙,并保持白天溫度在25℃左右,晚上15℃左右。
【多層覆蓋】11月中旬后,如果夜間最低溫度在10℃以下時應在大棚內搭建中棚,覆蓋保溫。大棚密封覆蓋后,當白天中午的溫度在30℃以上時,應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