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茄子

1.茄子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

茄子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彩圖11),是利用大棚內套小拱棚加地膜設施,達到提早定植、提早上市的目的。在長江流域,一般10月上中旬播種,2月上中旬定植于大棚,4月中旬至7月采收。

彩圖11 茄子大棚春提早栽培

【選擇品種】選擇抗寒性強、耐弱光、株型矮、適宜密植的極早熟或早熟品種。

【制作苗床】培養土配方為:新鮮園土、腐熟豬糞渣、炭化谷殼各1/3,拌和均勻。營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甲醛30~50毫升,加水3升,噴灑培養土,用塑料薄膜覆蓋3天,然后敞開透氣一個星期,等氣味散盡后播種。

【浸種】用塑料大棚冷床育苗(彩圖12),播種期可提早到先年10月,也可采用釀熱加溫大苗越冬,播種前7天進行浸種催芽。可采用溫湯浸種或藥劑浸種。藥劑浸種,如防止茄子褐紋病,可將種子先用20~30℃溫水浸7~8小時,再浸入甲醛的100倍溶液中,20分鐘后取出,密閉2~3小時后用清水洗干凈。或在溫水中浸5~6小時后,選用1%高錳酸鉀液浸種30分鐘,然后用清水充分漂洗干凈。

彩圖12 茄子塑料大棚營養缽冷床育苗

若是針對茄子黃萎病和枯萎病,可先將種子用常溫水預浸1小時,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6小時,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催芽】可在催芽箱中進行。采用變溫處理,即每天在25~30℃條件下催芽16小時,再在20℃條件下催芽8小時,4~5天即可出芽,一般每隔8~12小時翻動一次,清水洗凈,控干再催,80%左右種子露白即播。

【播種】要先打透底水,再薄蓋一層消毒過篩營養土,然后播種,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種20~25克。播后再蓋1~1.5厘米厚過篩消毒營養土,然后塌地蓋上地膜,封大棚門。從播種到子葉微展的出苗期,需4~5天,蓋上地膜不要通風,床溫控制在24~26℃。70%出土時地膜起拱。

【播種床管理】從子葉微展到第一片真葉破心,約需7天,應降溫控濕。白天氣溫不宜超過25℃,白天地溫18~20℃,夜間14~16℃。適當通風降濕,控制澆水,使床土露白。

發現猝倒病病株,應立即連土拔除,并噴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控制病害蔓延。

從破心期到第四片真葉期,床溫應控制在16~23℃之間,遇晴天應盡可能多通風見光,加強光照。床土尚未露白時及時澆水,保持床土半干半濕。若床土養分不夠,可結合噴水追0.1%的復合肥營養液1~2次。分苗前應注意對秧苗進行適當鍛煉。

【分苗】播種后30~40天,當幼苗有3~4片真葉時,選晴天用10厘米×10厘米的營養缽分苗。栽植不宜過深,以平根頸為度。分苗后速澆定根水。

【分苗床管理】在緩苗期的4~6天,加強覆蓋,一般不通風,保持白天氣溫30℃、夜間20℃,地溫18~20℃。

進入旺盛生長期,應控溫,白天氣溫25℃,夜間15~16℃,白天地溫16~17℃,夜間不低于13℃。晴天盡可能多通風見光,如遇連續陰雨天可采取人工補光。一般視天氣情況每隔2~3天噴水一次,不使床土“露白”,每次澆水不宜過多,發現秧苗有缺肥癥狀,可結合澆水噴0.2%的復合肥營養液2~3次。為防止床土板結,要適時松土。

【煉苗】定植前一周,應對秧苗進行鍛煉,白天氣溫降至20℃,夜間13~15℃,控制澆水量和加大通風量。

有條件的合作社,可采用穴盤育苗(彩圖13),方法參見附錄一。

彩圖13 茄子穴盤苗

【大棚修整】大棚應在冬季來臨前及時整修,并在定植前一個月左右搶晴天扣棚膜,以提高棚溫。在前作收獲后及時深翻30厘米左右。

【施基肥】結合整地施入。一般每畝施腐熟堆肥5000千克、復合肥80千克、優質餅肥60千克,2/3翻土時鋪施,1/3在作畦后施入定植溝中。

【作畦】定植前10天左右作畦,每個6米寬標準大棚作四畦,宜作高畦,畦面要呈龜背形。

有條件的可在定植溝底縱向鋪設功率為800瓦的電加溫線,每行定植溝中鋪設一根線。覆蓋地膜前一定要將畦面整平。

【定植】

(1)定植時期 可在2月中下旬,應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進行定植。

(2)定植規格 采取寬行密植栽培,即在寬1.5米包溝的畦上栽兩行,株行距(30~33)厘米×70厘米,每畝定植3000株左右。

定植前一天要對苗床澆一次水,定植深度應與秧苗的子葉下平齊為宜,若在地膜上面定植,破孔應盡可能小,定苗后要將孔封嚴,澆適量定根水,定根水中可摻少量稀薄糞水。

【保溫】秧苗定植后有5~7天的緩苗期,基本上不要通風,控制棚內氣溫在24~25℃,地溫20℃左右,如遇陰雨天氣,應連續進行根際土壤加溫。

【通風降溫】緩苗后,棚溫超過25℃時應及時通風,使棚內最高氣溫不要超過28~30℃,地溫以15~20℃為宜。

【第一次澆水追肥】定植緩苗后,應結合澆水施一次稀薄的糞肥或復合肥。

【保溫防寒】生長前期,若遇低溫寒潮天氣,可適當間隔地進行根際土壤加溫,或采取覆蓋草簾等多層覆蓋措施保溫。

【保花保果】當氣溫在15℃以下,光照弱、土壤干燥、植株營養不良及花器構造有缺陷時,就會引起落花落果。生長早期的落花,可以用2,4-滴和對氯苯氧乙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來防止。

(1)處理花器 處理適宜時期是在花蕾肥大、下垂、花瓣尖剛顯示紫色到開花的第二天之間。對花器處理可分別采用噴霧器逐朵噴霧、藥液蘸花和用毛筆涂抹果梗三種方法。

(2)處理濃度 2,4-滴20~30毫克/千克;對氯苯氧乙酸25~40毫克/千克,溫度高時濃度低,溫度低時濃度高。

處理時,應嚴格掌握濃度和噴霧量,避開高溫時噴藥,噴藥時不要噴向樹冠上部,第二次應在第一次噴藥后3~4天進行,以后的間隔時間以7~10天為標準,注意不要重復噴藥。

【第二次澆水追肥】進入結果期后,在門茄開始膨大時可追施較濃的糞肥或復合肥。一般每畝每次施用復合肥10~15千克或稀薄糞肥1500~2000千克。

【整枝】采取“自然開心整枝法”,即每層分枝保留對杈的斜向生長或水平生長的兩個對稱枝條,對其余枝條尤其是垂直向上的枝條一律抹除。

摘枝時期是在門茄坐穩后將以下所發生的腋芽全部摘除,在對茄和四母茄開花后又分別將其下部的腋芽摘除,四母茄以上除了及時摘除腋芽,還要及時打頂摘心,保證每個單株收獲5~7個果實。

整枝時,可摘除一部分下部葉片,適度摘葉可減少落花,減少果實腐爛,促進果實著色。

【中耕培土】采用地膜覆蓋的,到了5月下旬至6月上旬,應揭除地膜進行一次中耕培土。

中耕時,為不損壞電加溫線,株間只能輕輕松動土表面,行間的中耕則要掌握前期深、中后期淺的原則,前期可深中耕達7厘米,中后期宜淺中耕3厘米左右,中后期的中耕要與培土結合進行。

【通風降溫】進入采收期后,氣溫逐漸升高,要加大通風量和加強光照。當夜間最低氣溫高于15℃時,應采取夜間大通風。

【摘葉】為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可摘除一部分衰老的枯黃葉或光合作用很弱的葉片。

摘葉的方法是:當對茄直徑長到3~4厘米時,摘除門茄下部的老葉,當四母茄直徑長到3~4厘米時,又摘除對茄下部的老葉,以后一般不再摘葉。

【撤棚膜】進入6月份,為避免35℃以上高氣溫危害,可撤除棚膜轉入露地栽培。

【第三次澆水追肥】結果盛期,應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追肥應在前批果已經采收,下批果正在迅速膨大時進行。設施栽培還可用0.2%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的混合液進行葉面追肥。

在水分管理上,要保持80%的土壤相對濕度,尤其在結果盛期,在每層果實發育的始期、盛長期以及采收前幾天,都要及時澆水,每一層果實發育的前、中、后期,應掌握“少、多、少”的澆水原則。

每層果的第一次澆水最好與追肥結合進行。

每次的澆水量要根據當時的植株長勢及天氣狀況靈活掌握,澆水量隨著植株的生長發育進程逐漸增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开化县| 铁岭市| 河南省| 钟祥市| 龙州县| 剑河县| 阿合奇县| 涿鹿县| 乐平市| 安达市| 凤山市| 井研县| 紫阳县| 天台县| 肃宁县| 易门县| 三台县| 南安市| 巨鹿县| 临高县| 建瓯市| 高台县| 吴川市| 连城县| 包头市| 岳池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阳信县| 饶阳县| 宁乡县| 镇雄县| 香河县| 凤阳县| 阳朔县| 济南市| 文安县| 开封县| 武冈市| 新宁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