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邊界條件的確定
采用數值法模擬湍流動量、熱量、質量的傳遞過程,不但需要正確的數學模型,而且正確的邊界條件設置也很重要。對于速度、溫度、濃度、壓力等這些物理量的邊界條件設置由特定模擬對象決定,而表征湍流動量、熱量、質量傳遞的邊界條件、
、
、
、
、
則應該由實驗決定。
1.7.1 入口邊界條件
由于相關湍流流動研究得最早,使用模型來預測剪切湍流流動時,取得了令人相當滿意的結果,因此關于
入口處的邊界條件設置研究也最廣泛,入口處湍動能通常設置為來流平均動能的一個百分數[32~34]:
而Patankar等[35]推薦,如當入口處為圓管的充分發展的湍流時,可取下式:
入口處湍動能耗散率ε的設置往往根據入口處的湍動能計算:
式中,,也有文獻令
;l為設備的特征尺寸,通常為入口直徑或高度的0.5%~5%。
可見關于入口處邊界條件的設置參數
、l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統一的參數可以應用到所有的情況,因此不同研究者分別針對自己模擬的情況提出自己的參數,使理論預測與實驗測量接近。不過,Patankar等研究表明[35],當計算域內湍流運動很強烈時,入口截面上k、ε的取值對計算結果的影響并不大。
關于入口處溫度方差的邊界條件設置研究目前很少,Tavoularis等研究[33,36]的結果是:
近期,Ferchichi等進行了深入研究[37],得出的結果是:
可見,兩者幾乎一樣,取其平均值可得溫度方差入口處邊界條件為:
入口處溫度方差耗散率邊界條件的設置文獻中報道很少,劉國標等[18,19]根據湍流傳熱、傳質類似律推薦采用下式計算:
孫志民等[8]根據質量、熱量傳遞類似律,借鑒文獻的研究結果[33,37,38],將入口處濃度方差邊界條件設置為:
針對塔板精餾化工過程,假設湍動能與濃度方差耗散時間比為0.9,孫志民等[8]提出在入口處濃度方差耗散率邊界條件可設置為:
而劉國標等[14~17]針對散堆填料塔內的化學吸收、精餾以及固定床內的氣相反應過程,假設湍動能與濃度方差耗散時間比為0.4,提出在入口處濃度方差耗散率邊界條件可按下式設置,而且計算結果令人滿意:
1.7.2 出口邊界條件
出口邊界位置通常選擇在流動充分發展的地方,即在主流方向x上除了壓力外,所有物理量有:
1.7.3 塔壁邊界條件
在塔壁,邊界條件設置為不滑移壁面,速度、湍動能、湍動能耗散率等于零,在近壁面區,采用標準壁函數法估計流動變量,關于標準壁函數法詳細內容可參閱附錄Ⅰ的Ⅰ.3節、附錄Ⅱ的Ⅱ.3節及本章1.2節。
此外,對于軸對稱的柱坐標系,在對稱軸處(r0)邊界條件設置為所有流動變量在徑向方向上通量
為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