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容化妝品探秘
- 謝珍茗主編
- 3576字
- 2020-05-06 19:56:50
三、皮膚的分類與護理
皮膚的分類通常按皮膚類型和皮膚狀況兩方面來分類。正確了解“皮膚類型”是選擇適當護膚品的前提,而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況”,才能設計護膚流程,讓皮膚得到有效的護理。
皮膚類型和皮膚狀況的鑒別方法常用皮膚觀察法。
方法: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進行皮膚檢查;卸妝前,先檢查皮膚表面出油的情況。卸妝清潔后5~10分鐘,再繼續分析檢查;從T字部位(指臉部的前額、鼻子及下巴;)開始檢查,再注意兩頰及眼睛周圍;細心查看以下皮膚特征的狀況,如水分、毛孔、暗瘡、斑點、細紋、皺紋、光澤、彈性等。
1 按皮膚類型分
皮膚類型可分為中性、干性、油性和混合性4種。
(1)中性皮膚
中性皮膚的識別:以下各題答案若超過4個“對”,則屬于中性皮膚。
①洗完臉后,皮膚不覺得干澀、緊繃;
②皮膚的紋理看起來細致、有柔嫩感;
③不常出青春痘、粉刺;
④照鏡子時,要看得很仔細,才看到毛孔;
⑤在夏天并不會嚴重出油;
⑥幾乎不會過敏。
中性皮膚膚質紋理細膩光滑、毛孔細小、光澤富彈性、油脂和水分分泌均衡,很少或沒有瑕疵、細紋,很少出現皮膚問題,是理想的皮膚類型。
中性皮膚的保養只需做好清潔工作及基本保養,注意根據季節、氣候、身體狀況調整護膚品,有規律地進行周護理,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健康飲食,就足以保持皮膚的最佳狀態,造就令人羨慕的最佳膚質了。
(2)干性皮膚
干性皮膚的識別:以下各題答案若超過4個“對”,則屬于干性皮膚。
①皮膚細薄,連微血管也隱約可見;
②每次洗臉后,皮膚明顯繃得很緊;
③臉部的彩妝可以維持很久;
④不能久曬太陽,否則皮膚會極端不適;
⑤不能忍受用香皂洗臉;
⑥若不持續使用滋潤型護膚品,臉部皮膚會感覺不適,若停止使用數日,臉部便會有脫皮現象。
干性皮膚膚質細膩,較薄,毛孔細小,隱約可以看見微血管,皮脂分泌不足且缺乏水分,臉部干燥,會有干裂、蛻皮現象,容易出現細紋,缺乏光澤,干性皮膚的彩妝能維持較持久,不易脫妝。
干性皮膚的保養應該選擇溫和型潔膚產品,保護皮脂膜,選用深層保濕及滋潤產品,保持皮膚滋潤,防止水分流失,定期做去角質、深層保濕、按摩的周護理,加強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加強防曬,避免皮膚過早老化,日常飲食中注意水分的攝取。
(3)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的識別:以下各題答案若超過4個“對”,則屬于油性皮膚。
①化妝后會很快變色,通常2~3小時便覺得臉上的妝容開始融化;
②感覺表皮略為粗厚;
③喜歡用香皂或需要用水清洗的洗滌用品;
④日曬后皮膚狀況良好,縱使暴曬也不會極端不適;
⑤毛孔大、略顯粗黑,經常產生暗瘡、粉刺;
⑥發型很難持久,二三天便要洗頭。
油性皮膚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膚呈油亮感,膚質較厚,毛孔粗大,容易長粉刺、暗瘡、面皰,易留色素斑、凹洞或疤痕結節。但由于皮膚油脂的保護,油性皮膚不易老化,不易產生皺紋,但彩妝較易脫落。
油性皮膚的保養應控制皮膚油脂分泌,減少黑頭、粉刺及暗瘡的發生,選擇清爽收斂型潔膚產品,保持皮膚清潔,選用質地較薄,具有控油功效的護膚產品,加強磨砂、去角質及深層清潔的周護理,同時做好保濕防曬,避免皮膚光老化,彩妝應選用質地較薄且具控油功效的產品。
不同皮膚類型的表皮細胞圖如圖2-5所示。

圖2-5 不同皮膚類型的表皮細胞
(4)混合性皮膚
混合性皮膚的識別(以下各題答案若超過4個“對”,則屬于混合性皮膚)。
①感覺自己的皮膚不太粗厚,也不太薄;
②毛孔只在鼻側、鼻頭、額際略為明顯;
③偶爾也喜歡以香皂洗臉,洗后兩頰微感緊繃,但很快恢復正常;
④臉部妝容中,每隔數小時便需在額頭、鼻頭、鼻側補妝;
⑤并不常受暗瘡困擾,只是偶爾會因某方面的失調出現一兩粒暗瘡;
⑥夏天時,偶爾不擦護膚保養品也不會明顯感覺不適。
同時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皮膚為混合性皮膚。一般在T字部位的前額、鼻翼、下巴處為油性膚質,呈現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較多的特征,而其他部位如面頰部、眼睛四周呈現出干性或中性皮膚的特征。
混合性皮膚由于油脂分泌不均衡,建議根據皮膚各部分狀況,區分重點保養護理,根據不同部分的需要組合搭配產品,并根據季節變換調整產品類型,在保養的手法上也要講求技巧。
2 按皮膚狀態分
皮膚狀態主要指皮膚的含水程度、敏感性、衰老情況、皺紋等,有時會和皮膚類型所表現出來的特征相似或接近。如果判斷錯誤,則容易導致選擇錯誤的護膚產品,美容護膚效果不佳,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1)缺水的干性皮膚
外觀表現為干燥、無光澤、有細紋,多見于鼻梁和眼角、皮膚較為細膩的地方。
造成這種皮膚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熬夜、睡眠不足、化妝品使用不當、季節的轉換,造成皮膚代謝過快,角質層水分流失較多。皮膚外觀表現為:油脂分泌適當,彈性較好,但皮膚容易產生一些假性細紋,主要出現在鼻梁和下眼角,較為嚴重者有些許脫屑的情況出現,主要是在臉頰和嘴角,一般通過深層補水護理能完全解決。
(2)缺油的干性皮膚
外觀表現為粗糙、無光澤、毛孔不明顯,彈性差,易脫屑和長皺紋。
這種皮膚狀況大都出現在40歲以上,油脂分泌減少,代謝減慢。因缺乏油脂保護膜的保護,使皮膚鎖水能力變弱,造成油脂和水分同時缺乏,皮膚易產生真性皺紋,伴有脫屑的現象,開始邁向衰老。平時多注意保護樂觀的心態,不要酗酒,熬夜;在飲食上多補充富含維生素E和膠原蛋白的食物;在化妝品的選擇上以營養為首。
(3)季節性干性皮膚
外觀表現為粗糙、無光澤、長細紋、脫屑,嚴重者還會伴有龜裂和過敏刺痛。
主要是因為季節的轉換,皮膚細胞的生成速度趕不上代謝速度。秋冬季節,油脂的分泌減少,因空氣中的濕度降低,而帶走皮膚中大量的水分,嚴重者還會伴有龜裂和過敏刺痛的反映。這主要是因為皮膚適應能力降低。在護理時注意以溫和型補水為主。
(4)角質肥厚型油性皮膚
外觀表現為毛孔粗大、粗糙、油脂分泌旺盛,手感較硬,皮膚暗黃。
因油脂分泌旺盛造成毛孔粗大,皮膚的黏度增加,使死亡的角質細胞不易及時脫落,堆積而形成角質層肥厚。這種皮膚狀況由于皮膚的透度降低,油脂分泌又過于旺盛而導致臉部膚色灰暗。
(5)毛孔粗大型油性皮膚
外觀表現為毛孔極為粗大,并伴有嚴重黑頭,皮膚暗黃。造成這種皮膚狀況的原因主要如下。
①毛孔阻塞,當毛孔阻塞時,易使毛孔看起來呈現擴大的狀態。因為油脂分泌旺盛,吸附的灰塵污垢會比一般膚質多,如果不及時清潔會將毛孔阻塞,久而久之如不及時清理,則會形成永久性毛孔粗大。
②過度擠壓與刺激,一旦傷及真皮或毛孔周圍彈性松弛時會使毛孔變得粗大。
③年齡增加,毛孔長期處于張開狀態,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的彈性完全失去,毛孔因無力收回,而形成的永久性毛孔粗大處于張開狀態,失去彈力,毛孔變粗大。
(6)青春期油性皮膚
外觀表現為毛孔粗大、油脂分泌旺盛、易產生暗瘡,尤其是“T”字區部分較為嚴重。
由于青春期人體體內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使皮脂腺機能亢進,造成皮膚油膩。平時清潔不潔,過食刺激性食品,極易造成感染,形成暗瘡、黑頭。
(7)暗瘡型油性皮膚
暗瘡是青年男女常發生的一種皮膚問題,其發病原因一般認為與內分泌、皮脂腺的活動和細菌感染有關。近來因環境的變化,粉刺皮膚不只是青春期的問題,而是成了嚴重的皮膚問題了。此外,也可能與精神和遺傳因素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30~35歲以后,大部分人可以自愈。如果處理不當,還會留下永久性疤痕。
(8)敏感性皮膚
敏感皮膚相對薄而透明,很容易看到細小血管,角質層不全,容易脫屑。保水能力差,皮膚緊繃干燥。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出現皮膚泛紅、發熱、瘙癢、刺痛等,嚴重者會出現紅腫和皮疹。伴有膚色不勻的煩惱,炎癥褪去容易留下印痕或斑點。所以日常需要特殊護理,避免使用會引起敏感的某些特別成分。首先要選擇溫和型產品,產品使用前應做敏感性測試,不要隨意更換或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美容護膚品。
由于造成皮膚敏感的原因很多,敏感性皮膚又分季節性敏感、生理期敏感、接觸性過敏、瘙癢性敏感、紅腫性敏感、激素性過敏、角質層過薄型、紅血絲外露型、角質層空洞型等不同類型。
敏感性皮膚在護理上要注意敏感源的刺激,避免摩擦,不要用磨砂膏,不要去角質,少做按摩,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少食海鮮類食物,避免頻繁地更換化妝品,在選購和使用化妝品前,先在前臂內側或耳后做斑貼試驗,確保在不出現陽性反應時才使用。
(9)衰老性皮膚
皮膚組織功能減退,彈性減弱,無光澤,皮下組織減少、變薄,皮膚呈現松弛、下垂、皺紋增多的現象。由于造成皮膚衰老的原因不同,衰老性皮膚又分為自然性衰老、環境致衰老、營養不足致衰老、病理性早衰。
皺紋皮膚的保養要避免外界因素(風、霜、雪、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傷害,日常保養應選擇生化系列、營養成分高的保養品,尤其注意晚間的面部皮膚保養,加強按摩和敷臉,不使用不適合自己皮膚或質量低劣的化妝品,生活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飲食營養均衡,不偏食、偏嗜,多吃蛋類、牛油、海產品、蔬菜、含維生素B1和維生素E的食物。
不同類型的皮膚問題如圖2-6所示。

圖2-6 不同類型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