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醫特效方治百病(第二版)
- 胡璘媛 林亞明主編
- 1035字
- 2020-04-30 15:49:54
二十八、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是血漿脂質代謝異常所致,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形成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高脂血癥屬中醫學“痰濁”、“血瘀”、“肥胖”之范疇,與飲食肥甘厚味、生活緊張導致運動量減少等有關。其主要病機是脾失健運,清濁升降反常,而致脂膏內停形成痰濁之變。
痰瘀互阻
眩暈,頭重,胸悶,心慌,氣短乏力,或腹脹、納呆,口中黏膩或嘔惡,舌質紅有瘀斑,苔黃膩,脈弦或弦滑?;蝾^暈、胸脅脹悶、納呆,或心悸不寧,舌質紫暗,脈沉澀或弦滑。
自擬化痰活血方
【藥物組成】法半夏15克,陳皮20克,茯苓25克,枳實15克,山楂10克,丹參30克,紅花1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以法半夏、陳皮、茯苓燥濕化痰,山楂健脾消食,以恢復脾之運化與傳輸功能;復以丹參、紅花活血化瘀,以達到祛除因脂膏停聚過久而致氣滯血瘀之病理變化。
舒脂飲
【藥物組成】黃芪25克,丹參15克,法半夏10克,生蒲黃(布包)12克,草決明12克,生大黃5克,麥芽12克,山楂12克,苦蕎根12克,甘草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方中黃芪益氣扶正,升清降濁,促進氣化,氣旺則血行;草決明清肝利膽,通暢腑道;蒲黃、丹參活血化瘀,軟堅通脈;法半夏化濕導滯,祛痰降脂;大黃泄下蘊熱,蕩滌腸胃,祛除沉脂;山楂、麥芽消積導滯;苦蕎根利濕健脾;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祛濕、化痰祛濁、活血化瘀之功,使正氣盛,脈絡通,痰濁除,血脂降,從而達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腎虛為本,痰濁血瘀為標
頭暈,胸脅脹悶,肢冷畏寒,納呆,困倦乏力,舌質暗紅。
自擬降脂湯
【藥物組成】黃精、何首烏、枸杞子、桑寄生、丹參、生山楂、茯苓各30克,靈芝、炒萊菔子各1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何首烏、枸杞子、桑寄生調補肝腎,丹參、山楂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濕化濁,黃精補脾益精,靈芝健胃祛痰活血,萊菔子理氣消脹。諸藥相合,補而不膩,祛瘀而無克伐之弊,達到了標本兼治、補瀉并施、行滯通脈之效。
肝腎虧虛、脾胃失調
眩暈,頭重,心慌,氣短乏力,或嘔惡吞酸,腰膝酸軟,遺精,耳鳴,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首烏降脂湯
【藥物組成】何首烏、生山楂各30克,黨參20克,白術、茯苓、神曲各15克,砂仁、青皮、陳皮各5克,豬苓、澤瀉、丹參各10克,白蔻仁6克,木香3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方中何首烏滋補肝腎,潤燥解毒;黨參、白術、茯苓、神曲益氣健脾和胃,消食化痰濕,以絕生痰之源;青皮、陳皮醒脾燥濕化痰;豬苓、澤瀉利濕濁;白蔻仁、木香、砂仁芳香行氣泄濁;生山楂消食導滯,合丹參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