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二、喘 證

喘證是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特征。喘證成因不外外感及內傷,辨證分實喘及虛喘。

外感

1.外感風寒之喘

喘咳氣急,胸部悶脹,痰多稀薄色白,兼有頭痛,惡寒,或伴發熱,口不渴,無汗,苔薄白而滑,脈浮緊。

滅邪湯

【藥物組成】柴胡9克,麥冬18克,茯苓18克,當歸9克,黃芩9克,射干6克,桔梗12克,甘草9克,半夏9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柴胡、射干、桔梗以舒發肺金之氣,用半夏以祛痰,用黃芩以去火。蓋外感寒邪,則內必變為熱證,今用黃芩以清解之。然徒用黃芩雖能清火,轉足以抑遏其火氣。妙在用桔梗、射干、柴胡一派辛散之品,轉足以消火滅邪。

2.肺氣壅盛之喘

喘咳氣急,胸部脹悶,痰多,伴形寒身熱,苔黃,脈浮數。

寄生葶藶散

【藥物組成】桑白皮18克,瓜蔞仁12克,桔梗12克,葶藶子25克,薏苡仁15克,生甘草10克,升麻12克,葛根18克,生姜3片。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法當疏泄肺邪。本方用桑白皮泄肺邪,瓜蔞仁、桔梗潤肺利氣,葶藶子、薏苡仁保肺定喘,甘草、升麻瀉火清熱,葛根、生姜發散表邪。

內傷

1.陰陽兩虛、腎虛不攝之喘

喘促日久,動則喘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舌苔淡白,脈微細或沉弱。

參赭正氣湯

【藥物組成】野臺參12克,生赭石25克,生芡實15克,生山藥15克,山茱萸18克,生龍骨18克,生牡蠣18克,生杭白芍12克,紫蘇子6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生赭石能鎮胃氣上逆,開胸膈、墜痰涎、止嘔吐、通燥結;野臺參大補元氣,補肺益氣;芡實、山茱萸、山藥補腎治本;龍骨、牡蠣補虛收澀;白芍養血斂陰;紫蘇子止咳平喘。諸藥配合,使逆氣得平,腎之陰陽得以雙補。

2.陰虛不納氣之喘

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喉有鼾聲,嗆咳痰少,煩熱口干,咽喉不利,舌質紅苔剝,脈細數。

薯蕷納氣湯

【藥物組成】生山藥30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5克,柿霜餅12克,生杭白芍12克,牛蒡子6克,紫蘇子6克,甘草6克,生龍骨15克。

【制用方法】柿霜餅沖服。山茱萸去核,牛蒡子、紫蘇子炒搗,甘草蜜制,生龍骨搗細,與余藥同煎服。

【臨證方解】方中熟地黃、山藥補腎,山茱萸、龍骨補肝以斂腎,杭白芍、甘草干酸化陰,合之柿霜餅之涼潤多液,均為養陰之妙品;紫蘇子、牛蒡子又能清痰降逆,使逆氣轉而下行,即能引藥下行。方名薯蕷納氣湯,因山藥補腎兼能補肺,且有收斂之力,其治喘之功最佳也。

3.虛勞喘逆

喘逆甚劇,脈數。

滋培湯

【藥物組成】生山藥30克,白術9克,廣陳皮6克,牛蒡子6克,生杭白芍9克,玄參9克,生赭石9克,炙甘草6克。

【制用方法】白術炒,牛蒡子炒搗,生赭石軋細,與余藥同水煎服。

【臨證方解】方中赭石、陳皮、牛蒡子降胃氣,皆能清痰涎利肺氣,與山藥、玄參并用,又為養肺止咳之要品。用甘草、白芍,有益于脾胃,兼能滋補陰分。

4.濕熱大盛之喘

身體肥胖,因飲酒及食肥甘厚味過度,遂病腹脹喘滿,睡眠不佳,大小便澀滯,氣口脈大于2倍人迎脈,關脈沉緩而有力。

平氣散

【藥物組成】青皮9克,檳榔9克,大黃5克,陳皮15克,白牽牛子20克。

【制用方法】加生姜水煎服,不拘時服用。

【臨證方解】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該方用白牽牛子之苦寒,瀉氣分濕熱,上攻喘滿,故以為君。陳皮苦溫,體輕浮,理肺氣;青皮苦辛平,散肺中滯氣,故以為臣。檳榔辛溫,性沉重,下痰降氣;大黃苦寒,蕩滌滿實,故以為使。

5.肺氣虛敗之喘

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喉有鼾聲,咳聲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風,舌質淡紅,脈軟弱。

活人書五味子湯

【藥物組成】人參18克,五味子5克,麥冬18克,杏仁18克,生姜5片,大棗3枚。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法當滋補肺氣為主。本方用五味子、人參、麥冬、杏仁等潤肺益氣,生姜和胃,大棗補中益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齐河县| 长白| 余姚市| 合水县| 昭平县| 昌乐县| 天津市| 壶关县| 海安县| 敦化市| 海林市| 松溪县| 佳木斯市| 彰化县| 安图县| 菏泽市| 遂宁市| 化隆| 辽阳县| 于田县| 调兵山市| 五峰| 桂林市| 澜沧| 醴陵市| 大田县| 江门市| 津南区| 鸡泽县| 贞丰县| 抚远县| 镇远县| 伊金霍洛旗| 桐庐县| 敦煌市| 临邑县| 社会| 时尚| 岳西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