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建筑防火

第一節 防火分類

一、民用建筑防火分類

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5.1.1 民用建筑根據其建筑高度和層數可分為單、多層民用建筑和高層民用建筑。高層民用建筑根據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樓層的建筑面積可分為一類和二類。民用建筑的分類應符合表5.1.1的規定。

表5.1.1 民用建筑的分類

注:1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類別應根據本表類比確定。
2 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類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應符合本規范有關公共建筑的規定;裙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本規范有關高層民用建筑的規定。

二、汽車庫防火分類

見《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2014)。

3.0.1 車庫的防火分類分為四類,并應符合表3.0.1的規定。

表3.0.1 車庫的防火分類

注:1 當屋面露天停車場與下部汽車庫共用汽車坡道時,其停車數量應計算在汽車庫的總車輛數內。
2 室外坡道、屋面露天停車場的建筑面積可不計入車庫的建筑面積之內。
3 公交汽車庫的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定值增加2.0倍。

三、廠房防火分類

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3.1.1 生產的火災危險性應根據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物質性質及其數量等因素劃分,可分為甲、乙、丙、丁、戊類,并應符合表3.1.1的規定。

表3.1.1 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3.1.2 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時,廠房或防火分區內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應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分確定;當生產過程中使用或產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較少,不足以構成爆炸或火災危險對,可按實際情況確定:當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可按火災危險性較小的部分確定:

1 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占本層或本防火分區建筑面積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發生火災事故時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當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或自動抑爆系統,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區建筑面積的比例不大于20%。

四、倉庫防火分類

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3.1.3 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應根據儲存物品的性質和儲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數量等因素劃分,可分為甲、乙、丙、丁、戊類,并應符合表3.1.3的規定。

表3.1.3 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3.1.4 同一座倉庫或倉庫的任一防火分區內儲存不同火災危險性物品時,倉庫或防火分區的火災危險性應按火災危險性最大的物品確定。

3.1.5 丁、戊類儲存物品倉庫的火災危險性,當可燃包裝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裝體積大于物品本身體積的1/2時,應按丙類確定。

五、鍋爐房防火分類

見《鍋爐房設計規范》(GB 50041—2008)。

第13.1.1條 鍋爐房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和耐火等級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鍋爐間屬于丁類生產廠房、蒸汽鍋爐額定蒸發量大于4t/h、熱水鍋爐超定出力大于2.8MW時、鍋爐間建筑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蒸汽鍋爐額定蒸發量小于或等于4t/h、熱水鍋爐額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時,鍋爐間建筑不應低于三級耐火等級;

二、油箱間、油泵間和油加熱間均屬于丙類生產廠房。其建筑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上述房間布置在鍋爐房輔助間內時,應設置防火墻與其他房間隔開;

三、燃氣調壓屬于甲類生產廠房,其建筑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與鍋爐房貼鄰的調壓間應設置防火墻與鍋爐房隔開,其門窗應向外開啟并不應直接通向鍋爐房,地面應采不發火花地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西和县| 白银市| 麻江县| 刚察县| 云梦县| 康马县| 宁远县| 平武县| 鄂尔多斯市| 水富县| 栾城县| 托克逊县| 保德县| 荔波县| 含山县| 临洮县| 宿迁市| 定远县| 新晃| 上杭县| 达尔| 长春市| 天柱县| 辉县市| 柳江县| 冀州市| 凤山县| 肥西县| 黄浦区| 鸡东县| 鄂尔多斯市| 满洲里市| 佛冈县| 杭锦后旗| 浦东新区| 桃江县| 通山县| 乡城县| 青阳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