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豎向

見《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年版)》(GB 50180—93)。

8.0.3 居住區內道路縱坡規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8.0.3.1 居住區內道路縱坡控制指標應符合表8.0.3的規定;

表8.0.3 居住區內道路縱坡控制指標(%)

注:L為坡長(m)。

8.0.3.2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道路,其縱坡宜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控制。

9.0.2 居住區豎向規劃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減少土方工程量;

9.0.2.2 各種場地的適用坡度,應符合表9.0.1規定;

表9.0.1 各種場地的適用坡度(%)

9.0.2.3 滿足排水管線的埋設要求;

9.0.2.4 避免土壤受沖刷;

9.0.2.5 有利于建筑布置與空間環境的設計;

9.0.2.6 對外聯系道路的高程應與城市道路標高相銜接。

9.0.3 當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區地面連接形式宜選用臺地式,臺地之間應用擋土墻或護坡連接。

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4.1.3 基地地面高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地地面高程應按城市規劃確定的控制標高設計;

2 基地地面高程應與相鄰基地標高協調,不妨礙相鄰各方的排水;

3 基地地面最低處高程宜高于相鄰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則應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5.3.1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地地面坡度不應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時宜分成臺地,臺地連接處應設擋墻或護坡;

2 基地機動車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8%,其坡長不應大于200m,在個別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長不應大于80m;在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5%,其坡長不應大于600m;橫坡應為1%~2%;

3 基地非機動車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3%,其坡長不應大于50m;在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2%,其坡長不應大于100m;橫坡應為1%~2%;

4 基地步行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8%,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4%,橫坡應為1%~2%;

5 基地內人流活動的主要地段,應設置無障礙人行道。

注:山地和丘陵地區豎向設計尚應符合有關規范的規定。

5.3.2 建筑基地地面排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地內應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統的措施,排水方式應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確定,有條件的地區應采取雨水回收利用措施;

2 采用車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時,雨水口形式及數量應根據匯水面積、流量、道路縱坡等確定;

3 單側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積水的地段,應采取排雨水時不影響交通和路面清潔的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怀化市| 独山县| 九龙县| 安平县| 蓬溪县| 新闻| 凤阳县| 香格里拉县| 县级市| 青浦区| 黑水县| 香河县| 始兴县| 灵石县| 将乐县| 荆州市| 广水市| 昆明市| 吴旗县| 来宾市| 金沙县| 武鸣县| 浦县| 江永县| 南汇区| 阜城县| 青海省| 定日县| 独山县| 海盐县| 屏东县| 喜德县| 永昌县| 来安县| 乌鲁木齐县| 中西区| 崇义县| 西藏| 武汉市|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