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設計常用規范速查手冊(第三版)
- 伍孝波 東艷暉主編
- 911字
- 2020-04-29 18:13:20
第二節 豎向
見《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年版)》(GB 50180—93)。
8.0.3 居住區內道路縱坡規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8.0.3.1 居住區內道路縱坡控制指標應符合表8.0.3的規定;
表8.0.3 居住區內道路縱坡控制指標(%)

注:L為坡長(m)。
8.0.3.2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道路,其縱坡宜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控制。
9.0.2 居住區豎向規劃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減少土方工程量;
9.0.2.2 各種場地的適用坡度,應符合表9.0.1規定;
表9.0.1 各種場地的適用坡度(%)

9.0.2.3 滿足排水管線的埋設要求;
9.0.2.4 避免土壤受沖刷;
9.0.2.5 有利于建筑布置與空間環境的設計;
9.0.2.6 對外聯系道路的高程應與城市道路標高相銜接。
9.0.3 當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區地面連接形式宜選用臺地式,臺地之間應用擋土墻或護坡連接。
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4.1.3 基地地面高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地地面高程應按城市規劃確定的控制標高設計;
2 基地地面高程應與相鄰基地標高協調,不妨礙相鄰各方的排水;
3 基地地面最低處高程宜高于相鄰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則應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5.3.1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地地面坡度不應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時宜分成臺地,臺地連接處應設擋墻或護坡;
2 基地機動車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8%,其坡長不應大于200m,在個別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長不應大于80m;在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5%,其坡長不應大于600m;橫坡應為1%~2%;
3 基地非機動車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3%,其坡長不應大于50m;在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2%,其坡長不應大于100m;橫坡應為1%~2%;
4 基地步行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8%,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4%,橫坡應為1%~2%;
5 基地內人流活動的主要地段,應設置無障礙人行道。
注:山地和丘陵地區豎向設計尚應符合有關規范的規定。
5.3.2 建筑基地地面排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地內應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統的措施,排水方式應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確定,有條件的地區應采取雨水回收利用措施;
2 采用車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時,雨水口形式及數量應根據匯水面積、流量、道路縱坡等確定;
3 單側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積水的地段,應采取排雨水時不影響交通和路面清潔的措施。
- SH/T3167-2012鋼制焊接低壓儲罐(英文版)
- GB/T 51040-2014 地下水監測工程技術規范
- GB 50148-201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 SH/T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規范(英文版)
- GB 50950-2013 光纜廠生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
-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辦法
- GB 50439-2015 煉鋼工程設計規范
-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
- 無障礙設計
- GB 50423-2013 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設計規范
- GB/T 50064-2014 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設計規范
- GB 50517-2010 石油化工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 GB/T 50062-2008 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 GB 50954-2014 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工程設計規范
- 工程建設標準編寫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