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除蟲脲

【中、英文通用名】除蟲脲,diflubenzuron.

【有效成分】【化學名稱】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含量與主要劑型】20%懸浮劑;5%、25%可濕性粉劑;75%可濕性粉劑;5%乳油

【曾用中文商品名】敵滅靈、偉除特、斯代克、斯迪克、斯蓋特、蛻寶、衛撲、易凱、雄威、滅幼脲1號。

【產品特性】除蟲脲純品為白色結晶,原粉為白色至黃色結晶粉末。熔點230~232℃(分解)。溶解度:水0.08毫克/千克(pH5.5,200℃),丙酮6.5克/千克(20℃),二甲基甲酰胺104克/千克(25℃),二吖烷20克/千克(25℃),中度溶于極性有機溶劑,微溶于非極性有機溶劑(小于10克/千克)。對光、熱比較穩定,遇堿易分解,在酸性和中性介質中穩定。

【使用范圍和防治對象】除蟲脲是一種特異性低毒殺蟲劑,屬苯甲酰類,對害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殺蟲機理也是通過抑制昆蟲的幾丁質合成酶的合成,從而抑制幼蟲、卵、蛹表皮幾丁質的合成,使昆蟲不能正常蛻皮、蟲體畸形而死亡。害蟲取食后造成積累性中毒,由于缺乏幾丁質,幼蟲不能形成新表皮,蛻皮困難,化蛹受阻;成蟲難以羽化、產卵;卵不能正常發育、孵化的幼蟲表皮缺乏硬度而死亡,從而影響害蟲整個世代,這就是除蟲脲的優點之所在。除蟲脲適用植物很廣,可廣泛使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茄果類蔬菜、瓜類等蔬菜等多種植物。主要用于防治鱗翅目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金紋細蛾、黏蟲、茶尺蠖、棉鈴蟲、美國白蛾、松毛蟲、卷葉蛾、卷葉螟等。

【使用技術或施用方法】

(1)防治黏蟲、棉鈴蟲、菜青蟲、卷葉螟、夜蛾、巢蛾等害蟲,每667平方米用除蟲脲(有效成分)5~12.5克,3000~6000倍液噴霧。

(2)防治菜青蟲、小菜蛾,在幼蟲發生初期,每667平方米用20%除蟲脲懸浮劑15~20克,兌水噴霧。也可與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混用,以擴大防治效果。

(3)防治斜紋夜蛾,在產卵高峰期或孵化期,用20%除蟲脲懸浮劑400~500毫克/千克的藥液噴霧,可殺死幼蟲,并有殺卵作用。

(4)防治甜菜夜蛾,在幼蟲初期用20%除蟲脲懸浮劑100毫克/千克噴霧。噴灑要力爭均勻、周到,否則防效差。

(5)甘藍害蟲的防治

防治甘藍豆野螟,每667平方米用20%除蟲脲懸浮劑20~30毫升,噴霧。

防治甘藍甘藍夜蛾,每667平方米用20%除蟲脲懸浮劑25~35毫升,噴霧。

防治甘藍銀紋夜蛾,每667平方米用20%除蟲脲懸浮劑25~35毫升,噴霧。

防治甘藍煙青蟲,每667平方米用20%除蟲脲懸浮劑20~30毫升,噴霧。

防治甘藍潛蠅,每667平方米用20%除蟲脲懸浮劑20~30毫升,噴霧。

【毒性】除蟲脲屬低毒無公害農藥。大鼠急性經口半致死中量(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小鼠半致死中量(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經皮半致死中量(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半致死濃度(LC50)大于2.5毫克/千克(4小時)。大鼠2年喂養無作用劑量為每天75毫克/千克,狗1年喂養無作用劑量為每天0.5毫克/千克。皮膚致敏試驗陰性。動物試驗未見致畸、致突變作用。虹鱒魚半致死濃度(LC50)大于32×10-9毫克/千克(96小時)。蜜蜂經口半致死中量(LD50)為0.1毫克/只;對家蠶、魚類毒性大。

【注意事項】

(1)除蟲脲屬脫皮激素,施藥宜早,不宜在害蟲高、老齡期施藥,掌握在幼蟲低齡期為好;在幼蟲高齡期施藥效果差,應增加用藥量。

(2)懸浮劑儲運過程中會有少量分層,因此使用時應先將藥液搖勻,以免影響藥效。

(3)除蟲脲藥液不要與堿性物接觸,以防分解。

(4)蜜蜂和蠶對除蟲脲敏感,因此養蜂區、蠶業區謹慎使用,如果使用一定要采取保護措施。沉淀搖起,混勻后再配用。

(5)除蟲脲對甲殼類(蝦、蟹幼體)有害,應注意避免污染養殖水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宜阳县| 洪湖市| 桐梓县| 深圳市| 徐水县| 乐昌市| 罗源县| 江都市| 建水县| 海原县| 大关县| 凤山市| 巴林右旗| 自治县| 永康市| 大渡口区| 定边县| 阜阳市| 红桥区| 德阳市| 北流市| 土默特左旗| 蓝田县| 沂源县| 蕉岭县| 盐城市| 行唐县| 鱼台县| 广安市| 阿图什市| 聊城市| 遂昌县| 文成县| 夏河县| 溆浦县| 新乐市| 浦县| 吴旗县| 朝阳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