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禽病臨床診療技術與典型醫案作者名: 劉永明 趙四喜主編本章字數: 22095字更新時間: 2020-04-29 17:31:02
第四節 其他疾病
甩鼻流淚綜合征
甩鼻流淚綜合征是指雞受有害氣體刺激,引起以咳嗽、甩鼻涕、流淚為特征的一種病癥。3~4月和9~10月多發。氣候驟變時發病較多。
【流行病學】 雞舍通風不良,雞舍內氨氣等有害氣體增多,刺激雞上呼吸道和眼結膜誘發本病。
【主證】 初期僅有數只雞咳嗽、甩鼻涕、流淚;3~5d遍及全群雞。患病雞發出呼嚕聲,個別雞眼腫脹,嚴重者失明,精神稍沉郁,采食量減少,飲水增多;產蛋率每天下降2%~4%,可高達20%~40%;蛋殼顏色變淺變薄,沙皮蛋、無殼蛋增多,破損率上升;糞稀,呈褐色、黃色、綠色。育成雞發病后生長發育受阻,體重減輕,開產日齡推遲,死亡率為1%~5%。
【治則】 清熱解表。
【方藥】 麻黃150g,桂枝250g,大青葉、穿心蓮各300g,防風、金銀花、桔梗、白芍、柴胡、甘草各200g。糞稀者加白術、黃芩、蒼術各200g;采食量減少、產蛋率下降者加黨參、黃芪各200g,淫羊藿300g。混勻粉碎,過40目篩。育成雞0.5~1.0g/(只·d),成年雞1.0~2.0g/(只·d),于上午、下午2次/d喂服,或100kg飼料中添加1kg藥物,讓雞自由采食,連喂5~7d。
【典型醫案】 1.2001年3月6日,文登市葛家鎮養雞戶連某的5000只60日齡育成雞,于45日齡時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第3天發現有10多只雞甩鼻、咳嗽、流淚,未引起重視,第7天幾乎全群雞發病,同時呼吸出現喘鳴音,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多,精神不振,曾用氨芐青霉素、復方羅紅霉素、恩諾沙星等抗菌消炎藥治療無效。經檢查,診為甩鼻流淚綜合征。治療:取上方藥,每100kg飼料中添加1kg,喂服,連用5d。隨后追訪,痊愈。
2.2001年4月16日,文登市澤頭鎮養雞戶王某的3000只300日齡商品蛋雞,產蛋率93%左右,于4月6日發現8只雞甩鼻、流淚、咳嗽。4d后雞群中約有40%的雞發病,有的病雞一側眼瞼腫大,上、下眼瞼被分泌物粘連,精神沉郁,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加,糞稀、呈綠色,產蛋率下降,第10天由93%下降到50%。蛋殼顏色變淺,無殼蛋、沙皮蛋增多,破損率上升。按雞支原體病和大腸桿菌病用抗菌消炎藥物治療無效。診為甩鼻流淚綜合征。治療:取上方藥,加黃芪250g,白術、蒼術各150g,黨參、淫羊藿、黃芩各200g,用法相同,連用5d。隨后追訪,病雞痊愈,產蛋率回升至89%。(王洪國等,T113,P38)
赤眼病
赤眼病是指雞角膜、虹膜發紅,引起羞明流淚的一種病癥。多散在發生。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中獸醫認為,眼為肝之竅。肝中有火眼不清,雙眼流淚肝火盛,肝經熱毒外傳于眼而發目赤腫痛、睛生白膜。
【病理變化】 無明顯的病理變化。有的病例僅見肝臟邊緣呈微黃色,腸道有卡他性炎癥。
【鑒別診斷】 本病與維生素A缺乏癥不同。盡管維生素A缺乏也表現羞明流淚,眼分泌物呈干酪樣,最后導致失明,但角膜、虹膜均無發紅和炎性變化。剖檢維生素A缺乏病死雞可見口腔、咽、喉等黏膜上被有一層灰白色干酪樣偽膜,而赤眼病沒有。
【治則】 清肝明目。
【方藥】 菊花、蒼術、秦皮、魚腥草各50g,桔梗20g,石決明、夜明砂、甘草、密蒙花各30g。共研細末,喂服,3g/(只·d),連用5d。預防可加入飼料中自食。共治療307例,治愈247例,治愈率為80.5%。(沈建業等,T64,P41)
熱應激反應綜合征
熱應激反應綜合征是指雞受到熱源刺激,出現以沉郁、昏迷、呼吸迫促、心力衰竭或休克死亡為特征的一種適應性反應綜合征。多發生于春末、夏初或氣候突然變熱的季節。
【病因】 雞群養殖密度過大,通風不良,雞舍突然停電,排風通風停止或高溫高濕季節多發生本病。
【主證】 初期,病雞食欲廢絕,飲水增多,呼吸急促,張口喘氣,兩翅外展,排水樣稀糞,臥地不起。產蛋雞生產性能下降,體重減輕,死亡率明顯增加,蛋重下降,蛋殼變薄、變脆,表面粗糙,破蛋增加,常出現畸形蛋、軟殼蛋,種蛋受精率下降,嚴重時停產。后期,病雞精神沉郁,呼吸緩慢或呼吸困難、喘氣。
【病理變化】 觸摸剛死亡的雞體手感發燙;顱骨有出血點;肺部嚴重瘀血;胸腔、心臟周圍組織呈灰紅色出血性浸潤;腺胃黏膜自溶,胃壁變薄,可擠出灰紅色糊狀物,或胃穿孔。
【治則】 清熱解暑,通風降溫。
【方藥】 1.消暑散。香薷、藿香、車前、知母各15g,連翹、金銀花、葛根、紫蘇、沙參、蘆根各20g,神曲、麥芽、山楂、生石膏各40g,竹茹、佩蘭、陳皮、砂仁、黃連、大黃、黃芩各10g(為30只產蛋雞藥量)。水煎取汁,自由飲水,1d飲完。在飲服期間應停止供水。也可將本方藥研成細末,按1.0%~1.5%加入飼料中喂服,可起到預防作用。
2.牛黃解毒丸。10日齡以內的雛雞6~8只/粒,10~20日齡者4~5只/粒;20日齡以上者酌情增量,2次/d,研碎拌料喂服,1個療程/(2~4)d。
【防制】 雞舍應建在地勢高、干燥、便于通風的地方;夏季應啟動排風換氣扇或通風窗,加強舍內通風,促進雞舍內的溫度下降。在雞舍屋檐邊緣安置雨打,雞舍四周栽樹,可間接降低雞舍內的溫度。在雞舍前安裝2~3個水管,備足噴水槍,當雞舍內的溫度達到33℃以上且持續不降時,應對雞舍屋頂及墻壁噴灑水,同時將冰塊放置走廊降溫。適當降低飼養密度,供給雞群足夠清潔飲水。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和0.5%的碳酸氫鈉,在飲水中加入電解質、口服補液鹽等,以增加采食量,增強機體抵抗力,緩解熱應激造成的酸堿失衡。飼料中的日糧搭配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減少能量飼料,中午多給富含維生素的多汁飼料,做到早晚多喂,中午少喂多飲。
【典型醫案】 1.1996年7月26日,商洛市商州區李廟鄉高橋村張某的840只雞,先后有630只發病邀診。主訴:雞群從18日下午發病,連續3d采食量下降,產蛋量下降33%,糞稀,呼吸迫促,喘鳴,昏睡、呆立,曾用青霉素、磺胺類藥、環丙沙星飲水治療無效。檢查:病雞體況極差,飲水量增加,采食量急劇下降,體溫40.1~42.3℃,呼吸47~64次/min,呈脫水狀態,排水樣糞,昏睡,嚴重者食欲廢絕,呼吸困難,有的呆立、側臥,精神極度沉郁,產軟殼蛋。治療:消暑散(見方藥1)加大青葉、蘇子、罌粟殼等,用法同方藥1,連用2劑,并配合維生素C、補液鹽、10%氯化鉀10mL,飲服,連用3d。第4天,全群雞病狀消失,食欲增加,產蛋量明顯上升,第7天產蛋量恢復到前期的85%~90%。(張立民,T124,P24)
2.1987年12月,紹興市越城區高陵鄉直路村養雞戶張某購進的500只雛雞,于8日齡時育雛室溫度上升至42℃,且長達2h,待發覺后雞群因受熱普遍出現呼吸急促,精神倦怠,食欲下降。治療:立即采取降溫措施;同時用牛黃解毒丸進行治療(見方藥2)。連用2d,病雞群康復,食欲轉為正常。(孫巨輝,T40,P37)
痛風
痛風是指雞因尿酸代謝障礙,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尿酸排泄障礙,腎臟功能減退,引起尿酸沉積于內臟表面、關節及其他間質組織為特征的一種病癥,又稱尿毒癥、尿酸鹽中毒等。多發生于籠養雞。
一、雞痛風
【病因】 由于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或含嘌呤堿豐富的飼料(如肉粉、魚粉、豆粕等高蛋白質飼料)所占比例較高,飼料中鈣、磷過高或比例不當,維生素缺乏,或長期服用磺胺類、桿菌肽類藥,或某些傳染病(如法氏囊病等)引起腎功能損害,導致尿酸鹽在體內沉積而發病。飼養密度大、運動不足、禽舍陰暗潮濕、飼料變質或鹽分過高、缺水、育雛溫度過高或過低等均可誘發本病。
【辨證施治】 臨床上分為內臟型痛風和關節型痛風。
(1)內臟型 病雞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貧血,雞冠蒼白,羽毛蓬亂,心跳增速,糞稀薄、含大量白色尿酸鹽、呈淀粉糊樣;泄殖腔松弛,糞常常不能自主排出,污染泄殖腔下部的羽毛。
(2)關節型 病雞爪趾攣縮屈曲,站立不穩,垂翅蹲伏,產蛋困難,不食或減食,雞冠髯蒼白,體溫無明顯變化,有的產軟殼蛋;關節腫痛,先軟后硬,以致形成結節,結節破潰露出尿酸鹽結晶,局部形成出血性潰瘍;運動遲緩,活動困難,后期雙肢無力,不愿走動,個別雞呼吸困難,甚至出現痙攣等神經癥狀,多衰竭死亡。
【病理變化】 內臟型可見腎臟腫大、顏色變淺,腎小管受阻使腎臟表面形成花紋;輸尿管明顯變粗,且粗細不勻、堅硬,管腔內充滿石灰樣沉積物;心臟、肝臟、脾臟和腸系膜及腹膜覆蓋白色尿酸鹽。關節型可見趾和腿部關節腫脹;關節軟骨、關節周圍組織、滑膜、腱鞘、韌帶及骨髓等部位均可見白色尿酸鹽沉著;肢部關節腔內、爪和翅膀關節內充滿白色黏稠液體。
【治則】 清熱導赤,排石通淋。
【方藥】 1.八正散。木通、車前子、梔子、甘草梢、雞內金、萹蓄各100g,大黃、海金沙各150g,滑石、燈心草、山楂各200g。混合,共研細末,拌料喂服,1kg以下雞1~1.5g/(只·d),1kg以上雞1.5~2g/(只·d),連用5d;或加水煎煮取汁,自由飲服,連用5d。
2.降石湯。降香、甘草梢各3份,石韋、滑石、魚腦石、海金沙、雞內金、冬葵子、川牛膝各10份,金錢草30份。共為細末,拌入飼料中喂服,5g/(只·次),2次/d,1個療程/4d。西藥取濃縮魚肝油(含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12,拌料喂服。(楊序賢等,T38,P32)
3.萹蓄、瞿麥、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石韋、木通各200g,車前子250g,梔子、甘草梢各180g,滑石、大黃、燈心草各100g(為1200只肉仔雞藥量)。水煎3次,取汁混合,分上午、下午飲用,1劑/d,連用3~5d。調整雞群日糧配方,蛋白質含量降至20%,鈣含量降至1%,100kg日糧中添加魚肝油300mg,維生素C50g和適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B12,補充青綠飼料,連用3~5d;喂料量比平時降低20%;停用磺胺類藥物和其他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保證充足的飲水,并在100kg飲水中添加氯化鈉180g,氯化鉀80g,腎寶200g,維生素B110g,葡萄糖1000g,連用5d。個別病重雞可肌內注射維生素B1注射液,2mg/kg。
【防制】 根據雞不同日齡的營養需要,合理搭配日糧。在日糧中蛋白質(特別是核蛋白)和可溶性鈣鹽含量不宜太高,蛋白質含量應控制在20%左右,可溶性鈣鹽為1%左右,鈣、磷比例要適當(仔雞為2.2:1,青年雞2.5:1,產蛋雞6.5:1),切勿高鈣低磷;補充適量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12,禁止喂給發霉、變質和凍結的飼料。合理使用磺胺類、氨基糖苷類等抗生素,最好采用間隔投藥。雞舍要通風良好,清潔干燥,經常消毒,嚴禁超劑量使用消毒液和殺蟲劑;飼養密度要適中,使雞群能得到充分運動,并能多接觸陽光;給予充足的飲水。
【典型醫案】 1.1994年5月,鎮平縣侯集鎮某養雞戶的300只2月齡伊沙蛋雞,有120只發生痛風病邀診。檢查:病雞精神、食欲不振,消瘦,跛行,有的病雞突然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內臟有白色尿酸鹽沉積。經查,雞的飼料配方為玉米50%、豆餅25%、魚粉10%、酵母粉5%、麩皮8%、其他2%。由此可知,是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所致痛風。治療:取方藥1,用法相同。停喂原飼料。連續治療4d,病雞痊愈,再未出現新的病例。(李新春,T78,P28)
2.2006年5月,邵武市某養雞戶購入的1200只肉仔雞,于10日齡時開始排白色稀糞,畜主用磺胺藥和氯霉素拌料治療無效,于18日齡時死亡45只邀診。檢查:病雞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委頓,雞冠蒼白,羽毛蓬松,眼神呆滯,呼吸困難,站立不穩,關節腫大,跛行,嚴重消瘦,排大量白色石灰渣樣糞、內含大量尿酸鹽。剖檢病死雞可見內臟器官表面、肌肉表面、胸膜與腸系膜表面有微小的粉末狀或疏松的白色尿酸鹽沉淀;腎臟腫大,有的輸尿管增粗,腎臟中的尿結石呈珊瑚狀;關節周圍及關節腔中有白色尿酸鹽沉積,關節周圍的組織由于尿酸鹽沉著呈白色,有些關節面發生糜爛和關節囊壞死。無菌取病雞血、肝臟、脾臟等病料觸片,革蘭染色,鏡檢,結果為陰性。取病料進行瓊脂和肉湯培養(37℃,24h),無細菌生長。瓊脂雙擴散試驗進行傳染性法氏囊病檢測,結果未出現沉淀線。取病雞內臟和關節上覆蓋的灰白色沉淀物,置試管中加少量稀鹽酸,振蕩均勻,靜置10min,用吸管吸取內容物置于載玻片上,顯微鏡下觀察到針狀尿酸鹽結晶。經查雞的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為35%,鈣含量為2.8%。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驗,診為痛風病。治療:取方藥3,用法相同。治療3d,病雞精神逐漸恢復,采食趨于正常,再沒有出現新病例。1周后雞群完全康復。(杜勁松,T146,P60)
二、肉仔雞痛風
【病因】 飼養管理不善,飲水、運動不足,或飼料配合不當,飼料中石粉含量、蛋白質含量過高,維生素A缺乏,長期或過量投服磺胺類藥物等引發本病;雞舍潮濕、通風不良可加劇本病的發生。
【主證】 病仔雞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雞冠蒼白,突然發驚、鳴叫,腹瀉,排大量白色石灰渣樣糞,行走困難,或臥地不起,膝關節腫大。
【病理變化】 腹腔臟器被一層白色的纖維物(尿酸鹽)覆蓋;心臟包著很厚的一層沉淀物,心包液很少,心肌變性,質地柔軟;肝臟稍腫大,被覆一層白色沉淀物;腎臟嚴重腫大,表面可見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尿酸鹽沉著形成的結節,切開腎臟呈灰白色,腎盂及輸尿管內有大量的尿酸鹽;有的病雞在胸腹膜、肺、脾、腸及腸系膜或胸骨內側面上均散布有許多石灰樣的白色物質;膝關節腫脹,趾關節輕度腫脹,切開關節面、關節軟骨、滑膜,有白色細粉樣尿酸鹽沉積,并有少量的淡黃色液體滲出。
【治則】 利尿通淋。
【方藥】 保證充足的飲水;在100kg飲水中添加氯化鈉180g,氯化鉀80g,腎寶200g,維生素B110g,葡萄糖1000g,飲服,連用5d。病重雞肌內注射維生素B1注射液2mg/kg。取萹蓄、瞿麥、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石韋、木通各200g,車前子250g,梔子、甘草梢各180g,滑石、大黃、燈心草各100g(為1200只肉仔雞藥量)。水煎3次,取汁混合,分上午、下午飲服,1劑/d,連用3~5d。
【防制】 根據雞不同日齡的營養需要,合理搭配日糧,日糧中蛋白質(特別是核蛋白)和可溶性鈣鹽含量不能太高,蛋白質含量應控制在20%左右,可溶性鈣鹽為1%左右,鈣、磷比例要適當(仔雞為2.2:1,青年雞為2.5:1,產蛋雞為6.5:1),切勿造成高鈣低磷;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2,禁止喂給發霉、變質和凍結的飼料;防止慢性銅、鉛中毒。防止長期大量飼喂蛋白質和核蛋白飼料,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如動物內臟、肉屑、魚粉、豆餅等)。要供給含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飼料。防止飼料中含鈣或鎂過高。
不宜長期或過量服用磺胺類藥物。預防和控制雞傳染性支氣管病、法氏囊病、敗血支原體及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等傳染病,以免繼發或并發痛風病。雞舍要通風良好,清潔干燥,經常消毒,嚴禁超劑量使用消毒液和殺蟲劑,飼養密度要適中,飲水要充足,使雞群能得到充分運動。
【典型醫案】 2006年5月,邵武市某養雞戶購入的1200只肉仔雞,從10日齡開始排白色稀糞,戶主按雞白痢用磺胺藥和氯霉素拌料治療無效,18日齡時已死亡45只。經了解,喂雞的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為35%,鈣含量為2.8%。檢查:病雞食欲減退至廢絕,精神委頓,雞冠蒼白,羽毛蓬松,眼神呆滯,呼吸困難,站立不穩,關節腫大,跛行,嚴重消瘦,排大量白色石灰渣樣糞,內含大量尿酸鹽。剖檢病死雞可見內臟器官表面、肌肉表面、胸膜與腸系膜表面有微小的粉末狀或疏松的白色尿酸鹽沉淀;腎臟腫大,有的輸尿管增粗,腎臟中的尿結石呈珊瑚狀;關節周圍及關節腔中有白色尿酸鹽沉積,關節周圍的組織由于尿酸鹽沉著呈白色,有些關節面發生糜爛和關節囊壞死。無菌取病雞血、肝、脾等病料觸片,革蘭染色,鏡檢為陰性。取病料進行瓊脂和肉湯培養(37℃,24h),無細菌生長。采用瓊脂雙擴散試驗對傳染性法氏囊病病原進行檢測,結果未出現沉淀線。取病雞內臟和關節上覆蓋的灰白色沉淀物,置試管中加少量稀鹽酸振蕩均勻,靜置10min,用吸管吸取內容物置于載玻片上,顯微鏡下觀察,有針狀尿酸鹽結晶。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驗,診為肉仔雞痛風。治療:取上方藥,用法相同。同時調整雞群日糧配方,蛋白質含量降至20%,鈣含量降至1%;100kg日糧中添加魚肝油300mg,維生素C50g和適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B12,補充青綠飼料,連用3~5d;比平時降低20%的喂料量;停用磺胺類藥物和其他對腎臟有損害作用的藥物。加強衛生消毒,防止并發癥或繼發性疾病的發生。治療3d,病雞精神逐漸恢復,采食趨于正常,再沒有出現新病例。1周后,雞群完全康復。(杜勁松,T146,P60)
痹證
痹證是指雞受寒濕淫邪侵襲而引起的一種病癥。
【病因】 多因雞舍潮濕,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或遭雨淋,寒濕之邪乘機侵襲雞體,流入經絡而發病。
【主證】 病雞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兩翅下垂、如蟬翼狀,糞稀薄,蛋雞產蛋量下降。
【治則】 祛風濕,活氣血。
【方藥】 1.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當歸、黨參、茯苓各40g,桑寄生60g,秦艽、芍藥、杜仲、牛膝各30g,防風50g,細辛10g,川芎20g,干地黃45g,桂心、甘草各15g(為300只60日齡內雛雞藥量)。寒甚者加干姜;濕重者加蒼術、防己、薏苡仁。水煎取汁,候溫拌料喂服。成年雞用倍量,體形大的雞用量酌增。
2.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蒼術各120g,桑寄生、黨參、穿心蓮、雞內金、萊菔子各140g,秦艽、防風、干地黃各115g,細辛10g,牛膝、芍藥各100g,當歸、薏苡仁各130g,杜仲110g,甘草40g。水煎取汁,候溫飲服。本方藥適用于寒痹。共治療6473例,治愈6021例,治愈率為93%。
3.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當歸各140g,桑寄生、黨參各160g,秦艽、防風、牛膝各70g,細辛27g,芍藥60g,甘草45g,萊菔子300g。水煎取汁,候溫飲服,連用2劑。本方藥適用于濕痹。共治療2288例,治愈2236例,治愈率97.7%。
4.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防己、細辛、茯苓、蒼術、萊菔子各40g,桑寄生、黨參各60g,秦艽、防風、杜仲、烏梅各35g,芍藥、牛膝各25g,當歸、干姜各50g,甘草15g。水煎取汁,候溫飲服或拌料喂服,連用2劑。本方藥適用于久瀉痹證。共治療因接種雞新城疫(Ⅰ系或Ⅱ系)疫苗發生反應導致久瀉痹證1118例,治愈1090例,治愈率為97.5%。
【典型醫案】 1.1990年11月7日,如皋市郭元鄉灣橋村養雞戶包某購進的300只伊薩雛雞發病邀診。主訴:雞苗前6周生長正常,近十幾天陸續死亡30只,雞群采食量減半。檢查:270只雛雞圈養在不足3m2的塑料矮棚內,擁擠不堪,80%以上的雞羽毛淋濕,糞稀薄如水,30%的重癥雞兩翅下垂、如蟬翼狀。地面無墊料,十分潮濕。從通道雖可到室外塑料大棚內活動,但近幾天連續陰雨,氣溫偏低,僅中午前后將雞放出活動。初步診為寒濕所致的痹證,且痹患已久,濕阻中滿,肝腎兩虛。治療: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45g,桑寄生60g,秦艽、防風、黨參、茯苓、萊菔子、烏梅、當歸各40g,杜仲30g,細辛10g。2劑,水煎取汁,待涼后拌入30%飼料中喂服,吃盡后再喂正常飼料。少數不食者逐只投服,2次/d,煎煮3次/劑,最后1次將藥渣切碎,拌料喂服。囑畜主擴大圈養面積,墊上干沙土。服藥后2d,病雞群病情好轉,采食量增加,第5天雞群恢復正常,僅死亡3只。
2.1992年1月11日,如皋市灣橋村養雞戶郭某的850只282日齡的海賽克斯產蛋雞發病邀診。主訴:雞瀉白色稀糞,近十多天產蛋率由85%降至50%。檢查:30%病雞肛門下方羽毛漬濕,粘有白色、灰綠色糞。雞舍保溫條件較差,半月前下雪后雞舍內的水槽結冰。剖檢2只病死雞可見肝臟腫大、質脆、表面有纖維素性粘連;輸卵管腫大;泄殖腔內充滿白色稀糞。診為寒痹繼發白痢。治療:囑畜主將250只重癥雞挑出喂服中藥:獨活240g,桑寄生300g,秦艽、防風各200g,細辛60g,川芎、茯苓各180g,杜仲220g,黨參250g,甘草100g。2劑,用法同典型醫案1,其余雞投服近幾月內未曾用過的土霉素,0.25g/(只·次),首次0.5g,3次/d,連用3d。16日復診,服中藥的重癥雞已全部治愈,腹瀉停止,食欲正常;服土霉素的輕癥雞效果不明顯,部分雞腹瀉加重,死亡2只。用獨活寄生湯2劑治療其余591例,死亡3例,存活588例,治愈率為99.5%。半月后,患病雞產蛋率逐漸回升至65%。(吳仕華,T57,P22)
3.1992年10月3日,如皋市郭元鄉灣橋村1組養雞戶郭某購進的1000只海賽克斯雛雞發病邀診。主訴:雞發病前因煤爐停火半天,棚內溫度低于20℃。近期雞普遍發生腹瀉,死亡30只,曾用土霉素、氯霉素等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檢查:約半數雞嗉囊無積食,約1/3的雞肛門下羽毛被糞沾污。治療:取方藥2,用法相同,連用2劑。共治愈964例,治愈率為99.4%。
4.1992年10月5日,如皋市郭元鄉周窯村3組周某的雞群發病邀診。主訴:3月26日購入400只雛雞,至9月中旬存欄300只,產蛋率為30%,9月21日雞群突遭雨淋,食欲減退,部分雞停食,停止產蛋。檢查:病雞精神委頓,頭頸縮于翅下,排綠色稀糞。診為濕痹。治療:取方藥3,用法相同,連用2劑。用藥后2周,雞的產蛋率逐漸回升正常。共治愈298例,治愈率為99.3%。
5.1992年10月3日,如皋市郭元鄉灣橋村11組郭某購進的300只雛雞發病邀診。主訴:于15日接種雞新城疫Ⅱ系疫苗后死亡2~3只/d。檢查:275只雞中約有1/3嗉囊食團不充盈;1/3雞食滯,嗉囊積食;1/4雞兩翅呈蟬翼狀,部分雞頭頸歪斜,觀其雞舍保溫條件較差。剖檢1只瀕死雞可見肝、腎腫脹,未見腺胃乳頭出血點。診為疫苗反應所致寒痹。治療:取方藥4,用法相同,連用2劑。共治愈273例,治愈率為99.3%。(吳仕華,T80,P23)
癱瘓
本病指母雞癱瘓,是由多種病因作用母雞引起以腿軟無力、癱瘓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癥。多發生于初產母雞。
【病因】 在夏天暑熱季節,由于氣候炎熱,通風不良,雞失于飲水,暑熱郁于肌表不得外泄,熱邪熾盛,侵犯心經,心肺受暑邪侵襲,熱積胸中,耗傷氣陰,氣血瘀滯引起癱瘓。飼料單純或搭配不當,營養不良,或久病導致腎陽虛弱,腎精不足,致使筋骨失養,痿軟無力;陽衰則經氣閉,精少則骨不充,經脈不通則疼痛,骨枯髓少則骨痿而出現癱瘓。雞舍通風不良、潮濕悶熱等可誘發本病。
【辨證施治】 臨床上分為暑熱型癱瘓和腎虛型癱瘓。
(1)暑熱型 病雞猝然發病,氣粗喘促,雙腿軟弱無力,肢體疼痛,常臥不起,癱瘓,體溫較正常高1~3℃。
(2)腎虛型 病雞雙腿軟弱無力,重者不能站立,癱瘓伏地,體溫正常。部分病雞全身肌肉松弛,癱瘓臥地。少數病雞胸部伏地,尾部朝上,一觸即倒。將病雞置于室外,陽氣復生,氣血通,部分病雞不經任何治療癥狀逐漸減輕,經數小時后即能自行起立行走。死亡的雞絕大多數在產道口處有一枚未產下的硬殼蛋。
【治則】 暑熱型癱瘓宜清熱解暑,涼血開竅;腎虛型癱瘓宜補腎健脾,養血生津。
【方藥】 1.香薷散加減。香薷、黃芩、黃連、甘草、柴胡、當歸、連翹、天花粉、梔子。耗傷津液及元氣者加黨參、麥冬、五味子。諸藥等量混勻,粉碎,1g/只。將藥用紗布包好煎煮,加水煮沸10min,浸出藥液,加水再煎煮1次,混合藥液,候涼,以蜂蜜為引,供雞飲用,連用3~5d。病情嚴重者,取1%檸檬酸鉀、1%維生素C、1%檸檬酸鈉、5%碳酸氫鈉、1%氯化鈉、1%磷酸鈉、1%水楊酸鈉、1%硫酸鎂、1%乳酸鈣、1%葡萄糖酸鈣、50%葡萄糖、28%砂糖或粗糖。混合,按每升水加入1g或按每噸飼料添加2~4kg,飲服或拌料喂服。本方藥適用于暑熱型癱瘓。
2.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山茱萸。癱瘓、骨骼變形者加牡蠣、龍骨、黨參、黃芪,去丹皮、澤瀉;雞冠、爪冷者加桂枝、黃芪、附子。諸藥等量混勻,粉碎,1g/只。將藥用紗布包好煎煮,加水煮沸10min,浸出藥液,加水再煎煮1次,混合藥液,候涼,以蜂蜜為引,供雞飲用。本方藥適用于腎虛型癱瘓。
【防制】 按照產蛋母雞營養標準正確配制日糧,保證日糧鈣磷和其他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的需要與平衡;控制產蛋高峰期到達的時間,使產蛋率的增長對鈣的需求量與髓質骨的發育相適應。產蛋前2~3周,蛋雞日糧中的鈣量均應提高至2%或2%以上,有助于髓骨的形成,達到貯鈣的目的。20~40周齡產蛋雞日糧中的鈣不能低于3.6g/d;40周齡后所需要的鈣量不能低于4g/(只·d)。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供給清潔的飲水,在炎熱夏季要增加夜間飲水。
【典型醫案】 1.2005年7月2日,陽谷縣七級鎮西金村某養雞戶的1500只140日齡海蘭褐父母代蛋雞發病邀診。主訴:該雞群發病已2d,每天有20余只雞出現麻痹、癱瘓癥狀,死亡5~6只;白天無任何異常變化,在凌晨4時左右經常出現雞群高聲尖叫,全群騷動,開燈檢查,整個雞群張口喘息,關燈后再次發作。檢查:剖檢病死雞可見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出血,有大量黏液;肺充血、出血,胸壁和肺表面流出少量淡紅色血樣液體;肝臟表面有圓形下凹的黑色出血斑點;腺胃柔軟變薄,僅能見到乳頭痕跡,腺胃壁常有一縱行出血帶,個別雞腺胃穿孔。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為暑熱型癱瘓。治療:取方藥1,用法相同,并配合補充電解質與維生素,1劑/d,連用4d,痊愈。
2.2005年3月25日,陽谷縣西湖鄉翟莊村某養雞戶的1000只220日齡的海蘭褐商品代蛋雞發病邀診。主訴:該雞群在15d前發生新城疫,死亡56只,經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雞群恢復正常,但近日陸續出現驚群尖叫,癱瘓,軟殼蛋、沙殼蛋增多,產蛋率下降12%。檢查:病雞體質普遍較差,零星出現癱瘓,將癱瘓雞移至室外癥狀逐漸減輕,剖檢病雞可見腿部關節腫大,胸骨彎曲變形,其他正常。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為腎虛型癱瘓。治療:取方藥2,用法相同,并配合補充魚肝油,1劑/d,連用5d,雞群恢復正常。(穆春雷等,T136,P46)
產蛋率下降
產蛋率下降是指產蛋雞在產蛋期間由于應激、腸道細菌感染、呼吸道疾病繼發,或患非典型新城疫等疾病引起產蛋量下降的一種病癥。
一、應激因素引起產蛋率下降
【流行病學】 本病與應激引起的卵泡發育遲緩有關。多發生在春季和秋季等氣溫冷熱驟變或在注射疫苗、轉群、突然更換飼料、長時間停水停電、飼養管理不善等應激情況下發生。
【主證】 發病雞產蛋時間推遲且分散,產蛋率從90%以上下降至50%~70%,每天下降3%~10%,蛋殼質量正常,褐殼蛋有時出現蛋色變淺的現象,大小正常或略變小。剖檢病雞可見成熟卵泡減少,由原來的5~6個減少為2~4個,卵泡色澤變淡,無其他異常表現和近期患病史。
【方藥】 活解益母散。黃芪、益母草各100g,當歸、枳殼、白頭翁、地榆、山楂各60g,川芎、梔子、甘草各45g,黃連30g。粉碎,過40目篩,每噸飼料添加10kg,喂服,連用7d。在飼料中增加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防制】 加強飼養管理,消除各種應激因素。
【典型醫案】 2006年4月21日,安陽縣北郭鄉辛莊村養雞戶張某的1100只360日齡海蘭褐商品蛋雞,因轉群引起產蛋率下降,由89%降至52%,發病20余天邀診。檢查:病雞群精神、采食、糞等未見異常。剖檢病雞可見卵巢上僅有2個成熟卵泡,其他無變化。診為應激引起的產蛋率下降。治療:將活解益母散10kg拌入1000kg飼料中,喂服,連用7d。用藥3d,雞群產蛋量即開始回升,1周后恢復至正常水平。(關現軍,T148,P45)
二、腸道細菌感染引起產蛋率下降
【流行病學】 各種類型的腸炎均可導致營養物質吸收障礙,引起產蛋率下降;細菌和霉菌還可以直接侵害生殖器官引起產蛋率下降。腸道寄生蟲(主要是蛔蟲、絳蟲)感染也常引起腸道發炎。料槽、水槽長時間不清洗消毒以及飼料發酸發霉,導致各種細菌、霉菌滋生(以大腸桿菌、沙門菌、壞死桿菌、厭氧菌感染多見)。雞舍低矮、高溫,通風換氣不良,致使雞飲水增多而引發腹瀉。多發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
【主證】 雞群產蛋率下降,由90%以上緩慢下降至60%~80%,同時沙皮蛋、畸形蛋、破殼蛋增多,病雞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排黃色稀糞或灰色糊狀糞,部分雞雞冠皺縮,死亡率升高。
【病理變化】 腸壁變薄,腸腔內有膿性、黏液性或水樣內容物,氣味酸臭或腥臭,有時可見腸管臌氣;卵巢表面成熟卵泡數量少,卵泡充血、出血,卵泡破裂后卵泡膜充血、出血,輸卵管黏膜發生卡他性炎癥。
【方藥】 活解益母散。黃芪、益母草各100g,當歸、枳殼、白頭翁、地榆、山楂各60g,川芎、梔子、甘草各45g,黃連30g。粉碎,過40目篩,每噸飼料添加10kg,喂服,連用7d。西藥用阿米卡星、阿莫西林、舒巴坦鈉、氟苯尼考,飲水或拌料飼喂。厭氧菌感染可同時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拌料喂服。控制腸道感染,恢復產蛋性能。
【典型醫案】 2006年7月10日,安陽縣永和鄉小寒村養雞戶梁某的1000只246日齡海蘭褐商品蛋雞發病邀診。檢查:雞群產蛋率嚴重下降,由發病前的92%下降至64%,沙皮蛋、畸形蛋增多,采食量下降,糞稀薄,雞舍有異常臭味,病雞零星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腸壁變薄,內有灰白色、膿性液體,氣味酸臭;卵巢成熟卵泡僅有2~3個,且卵泡表面充血,輸卵管黏膜潮紅、腫脹;肝臟腫大變性。診為腸道感染引起的產蛋率下降。治療:阿米卡星,每克對水10kg,飲服;替硝唑,按1g拌料5kg,喂服,連用5d;同時,每噸飼料拌入活解益母散10kg,喂服,連用7d。治療3d,雞群糞好轉,死亡停止,7d后產蛋率恢復到79%,最后高達近90%。(關現軍,T148,P45)
三、呼吸道疾病繼發產蛋率下降
【病因】 多由呼吸道傳染病引起。溫和性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等引起胸腹氣囊、腹膜及輸卵管傘、輸卵管炎癥,使這些膜狀結構因纖維素滲出而增厚、變形或堵塞管腔,炎癥也可以波及卵巢引起卵巢發炎,從而導致排卵障礙,引起內分泌紊亂,導致卵泡發育受阻,卵泡萎縮、退化。
【主證】 產蛋高峰期,蛋雞發生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同時或之后出現產蛋率下降,輕者下降至70%~80%,重者下降至40%~50%,長時間不回升,出現白殼蛋、雀斑蛋、沙皮蛋、無殼蛋、畸形蛋、肉包蛋以及稀清蛋、血斑蛋等蛋殼、蛋形和內在質量的變化。雞群整體精神狀態良好,采食量稍有下降,但營養狀況和體重較正常高,越是產蛋少的雞,其被毛越光亮。
【病理變化】 胸部、氣囊和輸卵管有明顯的結構性病變,混濁、變厚、纖維素樣或干酪樣滲出物及輸卵管傘變性、壞死,卵泡萎縮、退化,成熟卵泡少且色澤較淡,有的成熟卵泡較正常多,其表面明顯充血、出血,有時在腹腔內可見到游離的或被滲出物包裹的完整卵泡,多由輸卵管病變抑制所致。
【方藥】 產蛋率下降的雞群,用活解益母散:黃芪、益母草各100g,當歸、枳殼、白頭翁、地榆、山楂各60g,川芎、梔子、甘草各45g,黃連30g。粉碎,過40目篩,每噸飼料添加10kg,喂服,連用7~10d。
【防制】 加強蛋雞開產前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的免疫接種,選擇優質疫苗并加大用量,搞好產蛋高峰期蛋雞的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特別是空氣質量和環境溫度適宜與穩定。對出現呼吸道癥狀的雞群,選用強力霉素、喹諾酮類、泰樂菌素、氟苯尼考等;呼吸道癥狀消失后再投服對大腸桿菌敏感的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典型醫案】 2006年3月12日,湯陰縣韓莊鄉庵上村袁某的2000只260日齡商品代海蘭褐殼蛋雞,于1個月前發生呼吸道疾病,產蛋率由發病前的91%下降至62%邀診。檢查:病雞產白殼蛋、軟殼蛋增多,精神、采食、糞等基本正常。剖檢病雞可見腹氣囊及輸卵管傘部有灰白色塊狀或小球狀的纖維素樣滲出物,卵泡表面充血,輸卵管萎縮變細,內有少量干酪樣滲出物。診為呼吸道疾病繼發生殖器官損傷引起的產蛋率下降。治療:取活解益母散,10kg拌料1噸,飼喂,連用10d。治療后,雞產蛋率恢復至75%。對一些不產蛋雞剖檢發現,卵巢上已有5~6個成熟卵泡,但表面充血,輸卵管萎縮,說明活解益母散能促進卵泡發育。(關現軍,T148,P45)
四、非典型新城疫引起產蛋率下降
【流行病學】 引起非典型新城疫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失敗,如用油乳劑免疫的同時不用凍干苗,飲水免疫時上層和下層的雞用量不均等,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時間間隔過短或過長,造成機體水平低下。另外,消毒措施不力或長時間不消毒,造成環境污染,也易引起強毒感染。各種年齡的雞均可發生,主要發生在已進行過新城疫疫苗接種的雞群。
【主證】 雞群連續少量死亡,部分雞排綠色稀糞或有呼吸道癥狀;一般突然發病,產蛋率緩慢下降5%~30%,軟殼蛋、畸形蛋、白殼蛋增多。
【病理變化】 小腸有彌漫性出血和淋巴濾泡腫大;喉頭和氣管充血、潮紅;卵泡充血,輸卵管有輕度炎癥。
【方藥】 新城疫Ⅳ系、克隆30,點眼或飲服。點眼時用2倍量;飲服時用4~5倍量,或同時用新城疫滅活油乳劑苗0.5mL/只,肌內注射。如果免疫后發現抗體滴度參差不齊,應再接種1次。中藥用活解益母散:黃芪、益母草各100g,當歸、枳殼、白頭翁、地榆、山楂各60g,川芎、梔子、甘草各45g,黃連30g。粉碎,過40目篩,按1%拌料,喂服。
【典型醫案】 2006年9月17日,安陽縣郭村鄉梨園村陳某的1400只320日齡高蘭褐殼蛋雞發病邀診。檢查:雞群死亡雞數量比正常增多,產蛋率逐漸下降,已由87%下降至74%,蛋殼顏色變淡,排綠色稀糞。剖檢病死雞可見腺胃乳頭及其周圍有輕度出血;十二指腸黏膜出血;ND-HI抗體檢測結果普遍偏低且不整齊。診為非典型新城疫引起產蛋率下降。治療:取新城疫Ⅳ系疫苗,4倍劑量飲水1次,同時用活解益母散,按1%拌料,喂服,連用7d。4d后,雞群產蛋率開始回升,10d后恢復到正常水平。(關現軍,T148,P45)
臨床醫案集錦
【肺癰】
廣昌縣臨鎮養雞戶李某的2000只40日齡青嵐麻雞發病邀診。檢查:病雞咳嗽,氣喘。剖檢病雞可見肺臟化膿性腫脹。診為肺癰。治療:蘆根120g,薏苡仁60g,玉米1000g,桃仁、紫花地丁、梔子各600g,蒲公英、金銀花各1200g,連翹、黃連各900g,甘草300g。水煎取汁,候溫飲服,1次/d,連用3d,同時輔以維他力飲水,5d后痊愈。(李敬云,T126,P41)
【病毒性肺炎】
廣昌縣頭陂鎮楊某的1000只60日齡三黃雞,因流鼻涕、打噴嚏,肺部有呼吸音,用泰樂菌素、羅紅霉素治療無效邀診。檢查:病雞眼內充滿泡沫狀水樣物,有部分雞雙側或單側鼻竇腫脹,有少部分雞呼吸發出咔咔聲及水泡音。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為病毒性肺炎。治療:取病毒唑、環丙沙星、地塞米松,混合,飲服;同時取蘆根60g,薏苡仁、桃仁、冬瓜仁各30g。碾碎,水煎取汁,候溫,供雞1d飲用;藥渣拌料,連用3d,痊愈。(李敬云,T126,P41)
【沙門菌與曲霉菌混合感染】
2009年10月下旬,固始縣養雞戶李某購進的5000只肉雛雞,于5日齡時開始排灰白色糞,隨后出現呼吸道癥狀。畜主在雞群發病后用頭孢類藥物、強力霉素治療3d無效,且發病雞增多并有死亡邀診。檢查:病雞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擁擠扎堆,嗜睡,縮頸,飲欲增加,口腔、鼻腔有黏液性分泌物,排白色糞,肛門周圍被糞污染,呼吸急促,張口氣喘,部分病雞站立不穩或不愿走動,行走蹣跚、搖頭,側身倒地或仰天而臥,兩爪亂蹬,最后抽搐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肝臟腫大、邊緣變鈍、充血、出血,色澤紅黃不均,呈條紋狀,表面有灰白色的針尖狀壞死點;膽囊腫大,膽汁充盈;肺臟瘀血,可見米粒至綠豆大小的黃白色霉菌結節,個別結節黑心;氣囊明顯增厚、混濁,囊壁上有米粒大小的黃白色霉菌結節,呈圓形,質地堅硬,隆起如盤狀或紐扣狀,切開后內部呈均質干酪樣,有的呈同心圓狀;心包膜增厚,表面被覆一層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與胸壁粘連;腎臟腫大,呈黃白色;腸道黏膜充血、出血。取病死雛雞的肝臟、心臟病料,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基,37℃培養24h。普通瓊脂培基上長出細小、鈍圓、光滑、濕潤無色、半透明、邊緣整齊的菌落;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長出針尖大圓點、透明的菌落。取2~3個菌落接種于三糖鐵培養基,37℃培養24h后,斜面呈紅色,底部呈黃色,穿刺線慢慢變黑,有硫化氫氣體產生。無菌取肺臟、氣囊結節,剪碎置于載玻片上,加10%氫氧化鉀溶液1~2滴,蓋上蓋玻片,用酒精燈微微加熱至透明,鏡檢,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無菌取肺臟、氣囊結節,接種于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經37℃培養24h后可見白色絨毛狀的菌落,隨著時間的增長轉為暗綠色,反面無色。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驗,診為沙門菌與曲霉菌混合感染。治療:取制霉菌素400萬單位,研細,均勻拌入1000g飼料中,喂服,連喂7d;同時,取二氧沙星、速補、維生素K,飲服,上午、下午各1次,連用4d。全群雞用制霉菌素拌料,每千克飼料用制霉菌素200萬單位,喂
【雞痘、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
服,連用1周;同時飲服二氧沙星、速補、維生素K,上午、下午各1次,連用4d。服藥4d,病雞病情逐漸穩定好轉,死亡率明顯下降,7d后恢復正常。(吳海港等,T163,P61)
1.2007年9月,臨桂縣某養雞戶的600只43日齡肉雞發病邀診。主訴:雞群采食量下降,部分雞精神不振,羽毛松亂,雞冠、肉髯、眼瞼、嘴角等處有小皰疹,流淚,張口呼吸,呼吸時伴有呼嚕聲,腹瀉,糞呈白色。發病后他醫按雞痘治療未能控制病情,3d死亡60余只。檢查:病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閉目呆立,縮頭縮頸,羽毛蓬松,翅膀下垂,擁擠扎堆,雞冠、肉髯、眼瞼、嘴角、爪等無毛處有數量不等如綠豆大小的丘疹,有的丘疹表面破潰,有的已結痂,呼吸道癥狀明顯,單側或雙側眼腫脹,嚴重者眼瞼粘合,排黃白色稀糞,肛門下方羽毛污穢。病重雞雞冠、肉髯色白,咳嗽,氣管有啰音,有吞咽動作,頻頻甩頭,鼻腔和眶下竇中蓄積分泌物,致使眼瞼封閉、突出,眼結膜混濁,有的失明(單側性較多),發病2~3d后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顏面腫脹,同時積有膿液,眼角有膿性分泌物;鼻腔、喉頭和氣管有黏性分泌物,喉頭和氣管出血,有多量黏液;氣囊壁增厚、混濁,有黃色纖維素樣物質;肺臟瘀血,少數伴有卡他性肺炎,有的有灰黃色病灶;心包膜增厚,表面附著一層白色絮狀物;心包內充滿淡黃色滲出液;肝臟稍腫大,表面覆蓋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腸內容物稀薄,腸壁有不同程度出血;腎臟腫脹。采病雞靜脈血1滴,置于雞支原體抗原中輕輕混勻后觀察,結果為支原體抗體陽性。將病死雞的肝臟、喉氣管分泌物、心血涂片,革蘭染色后鏡檢,可見革蘭陰性、兩端鈍圓、散在、中等大小的桿菌。無菌采取病死雞的心臟、肝臟組織,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在37℃恒溫箱中培養24h,可發現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有邊緣整齊、隆起、灰白色、直徑為1~3mm的圓形菌落,在麥康凱培養基上的菌落呈紅色,表面光滑,稍隆起。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實驗室檢驗,診為雞痘、支原體與大腸桿菌并發癥。治療:在日糧中按說明書添加暢力凈(主要成分為白頭翁、黃連、馬齒莧、烏梅等),同時加入禽用多種維生素和禽用微量元素,全群喂服,連用3~5d。在飲水中按說明書添加呼迪(主要成分為硫氰酸紅霉素、喘美萊斯、紫花杜鵑甲素、奈多羅米),飲服,連用3~5d。隔離發病雞,將雞冠、肉髯、眼瞼、嘴角、爪上丘疹和結痂剝離,傷口涂擦碘甘油,眼部腫脹者用2%硼酸沖洗。同時雞糞堆積發酵,用百毒殺(濃度為1:600)對場地、用具及環境進行消毒,1次/d,連續3d,病情得到控制。(唐樟輝,T151,P67)
2.2007年9月中旬,濱海縣界牌鎮某養雞戶的600只43日齡肉雞發病邀診。主訴:雞群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羽毛松亂,雞冠、肉髯、眼瞼、嘴角等處有小皰疹,流淚,張口呼吸,呼吸時伴有呼嚕聲,排黃白色稀糞。發病后當地獸醫按雞痘治療未能控制病情,3d死亡60多只。檢查:病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閉目呆立,縮頭縮頸,羽毛蓬松,翅膀下垂,擁擠扎堆,雞冠、肉髯、眼瞼、嘴角、爪等無毛處有數量不等、綠豆大小的丘疹,有的丘疹表面破潰,有的已結痂,呼吸道癥狀明顯,甩頭,排黃白稀糞,肛門下方羽毛污穢。病重雞雞冠、肉髯顏色變白,咳嗽,有氣管啰音,有吞咽動作,頻頻甩頭,單側或雙側眼腫脹,嚴重者眼瞼粘合,鼻腔和眶下竇中蓄積分泌物,致使眼瞼封閉、突出,眼結膜渾濁不清,有的失明(單側眼較多),發病2~3d后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顏面腫脹,積有膿液;眼角分泌膿性物;鼻腔、喉頭和氣管可見黏性分泌物,喉頭和氣管出血,有多量黏液;氣囊壁增厚、混濁,有黃色纖維素物質;肺臟瘀血,少數有卡他性肺炎,有的有灰黃色病灶;心包膜增厚,表面附著一層白色絮狀物,心包內充滿淡黃色滲出液;肝臟稍腫大,表面覆蓋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腸內容物稀薄,腸壁有不同程度出血;腎臟腫脹,突出腎窩。取病雞靜脈血1滴,置于雞支原體抗原中輕輕攪拌混勻觀察,結果為支原體陽性。取病死雞肝臟、喉氣管分泌物、心血涂片,革蘭染色,鏡檢,可見革蘭陰性、兩端鈍圓、散在的、中等大小的桿菌。無菌采取病死雞心臟、肝臟組織,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37℃培養24h,普通瓊脂培養基上有邊緣整齊、隆起、灰白色、直徑為1~3mm圓形菌落,麥康凱培養基上菌落呈紅色、表面光滑、稍隆起。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實驗室檢驗,診為雞痘、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治療:呼迪(主要成分為硫氰酸紅霉素、喘美萊斯、紫花杜鵑甲素、奈多羅米等),按說明書添加于飲水中飲服,連用3~5d;暢力凈(主要成分為白頭翁、黃連、馬齒莧、烏梅等),按說明書添加于日糧中,同時加入禽用多種維生素和禽用微量元素,全群雞喂服,1次/d,連用3~5d。雞冠、肉髯、眼瞼、口角、爪有丘疹和結痂者,將痂皮剝離,傷口涂擦碘甘油;眼部腫脹者,用2%硼酸洗眼。經過3d治療,雞群病情得到控制。(程金玉,T153,P65)
【傳染性鼻炎和支原體、非典型新城疫混合感染】
2011年10月20日,秦安縣五營邵店養雞場3批11000余只不同日齡、正值產蛋高峰期的蛋雞發病邀診。主訴:雞群有個別雞流淚,呼吸困難,單側眼睛失明,2d后波及全群,采食量和產蛋率急劇下降,突然出現打呼嚕和怪叫聲,曾用土霉素、頭孢噻呋鈉、乳酸環丙沙星治療3d病情不見好轉。檢查:病雞甩頭,結膜發炎,一側眼眶周圍組織腫脹,嚴重者失明,肉髯明顯水腫,病重者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呆立不食,全群雞采食量、產蛋量下降,白殼蛋、軟殼蛋增多,排黃白色及綠色稀糞。剖檢病雞可見鼻腔和鼻竇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癥,黏膜充血、腫脹,表面有大量黏液及炎性滲出物凝塊,嚴重者氣管黏膜有炎癥,肺炎和氣囊炎;眼結膜充血;面部和肉髯皮下水腫。病程較長者可見鼻竇、眶下竇和眼結膜囊內蓄積干酪樣物質,嚴重者鞏膜穿孔和眼球萎縮、破損,失明;卵黃性腹膜炎,卵泡變軟或血腫。病程長者卵巢萎縮;氣管環狀出血;心臟脂肪有出血點;氣囊膜增厚、渾濁;腺胃乳頭水腫;十二指腸出血、壞死;胰腺有出血點;盲腸扁桃體腫大、壞死。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為傳染性鼻炎和支原體、非典型新城疫混合感染。治療:白芷、防風、益母草、烏梅、豬苓、訶子、澤瀉各1.2kg,辛夷、桔梗、黃芩、半夏、生姜、葶藶子、甘草各90g(為1200只雞3d藥量)。粉碎,過篩混勻,拌料喂服,連用8d。病情嚴重、食欲較差者,緊急肌內注射復方紅霉素0.03g,配合干擾素,1次/d,連用3d。產蛋量下降明顯、食欲較好的大群雞,取復方新諾明(1.2‰拌料)和小蘇打(5‰拌料),拌料喂服,同時用黃芪多糖1.2kg,加水2000kg,飲服,連用5d;復合多維或維生素C,連用5~7d。病情嚴重、食欲較差者,緊急肌內注射復方紅霉素0.03g,配合干擾素,1次/d,連用3d。第3天,病雞臨床癥狀逐漸消失,采食量開始恢復;7d后,病雞產蛋率基本恢復到原來水平。(李永祥,ZJ2012,P73)
【肉雞低血糖-尖峰死亡綜合征】
2010年10月25日,定陶縣某養雞戶的3000只肉仔雞突然采食、飲水量減少,零星出現精神不振,隨后癥狀加重,于13日齡時開始發病,14~16日齡達到死亡高峰,連續3d死亡率高達4%~5%邀診。檢查:發育良好的雞突然發病,精神不振,飲食欲減退,雞冠、頭部發紺,肢部干燥、脫水,羽毛松亂,早期下痢明顯,多為橘紅色或白色帶血糞,部分雞為白色米湯樣稀糞,站立不穩,癱瘓,昏迷,蹲地尖叫,頭頸震顫,共濟失調。一般發病后當天死亡,有的延長到第2天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十二指腸黏膜出血;小腸黏膜呈彌漫性出血;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一明顯出血帶或壞死帶,個別呈現出血或潰瘍;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有的盲腸黏膜出血、腫脹;直腸呈條紋狀出血,泄殖腔有大量米湯狀白色液體;肝臟稍腫大,彌散有針尖大白色壞死點;胰腺萎縮、蒼白,有散在壞死點;法氏囊萎縮,有少量淡黃色黏液,出血,有的有壞死點;胸腺萎縮,有出血點;脾臟稍腫大;腎臟腫大,呈花斑狀;輸尿管有尿酸鹽沉積。取病死雞心臟、肝臟、脾臟血液分別涂片,革蘭染色,鏡檢,未發現可疑細菌;血液涂片發現紅細胞數目極少。將心臟、肝臟、脾臟血液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鮮血瓊脂培養基,置37℃培養24h未見細菌生長。取健康雞及發病雞各12只,心臟采血,送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測定血糖含量,健康雞血糖含量為(184±9)mg/dL,發病雞血糖含量為(111±8)mg/dL,病雞血糖含量明顯低于健康雞。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實驗室檢驗,診為肉雞低血糖-尖峰死亡綜合征。治療:取5%葡萄糖溶液,于飲水中添加灌服;適當用黃芪多糖及抗生素,飲服,防止繼發感染。加強通風,降低光照強度,減少光照時間,同時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采取上法治療1d,大部分病雞癥狀緩解,死亡率明顯下降,3d后基本痊愈。(孫春玲,T169,P57)
【酸敗西瓜皮中毒】
1998年6月30日,淅川縣城郊周某將大量西瓜皮撿回切絲喂雞。因天氣炎熱,瓜皮酸敗發酵,喂雞后引起189只105日齡羅曼蛋雞中毒,死亡16只邀診。檢查:病雞精神沉郁,食欲廢絕,雞冠髯暗淡,羽毛松亂,兩翅下垂,閉目縮頭,呆立或蹲于潮濕處,驅之懶動,瀉白色稀糞,嗉囊積液,倒提按壓嗉囊從口中流出黏液。重病雞閉目臥地,呼吸喘粗,心跳加快,最后昏迷而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嗉囊有多量透明積液,混有少許西瓜皮絲、氣味酸臭;心包內有黃色積液;胃腸內容物較少,整個腸道充滿氣體,腸黏膜有脫落;肝臟、脾臟稍腫大、色暗、無光澤。治療:沖洗食具,清掃場地,消毒。取巴豆仁,1.5粒/只,喂服,1次/d,連用2d。取車前子、龍膽草各50g,焦山楂200g,炒麥芽150g,茯苓、陳皮、甘草各100g。水煎取汁約1000mL,拌料喂服,1劑/d,連用4d。用藥第2天,病雞食量明顯好轉,4d后雞群一切正常。共治療176例,治愈165例,治愈率為93.8%。(劉家欣等,T81,P32)
【球蟲病兼磺胺二甲嘧啶中毒】
1999年9月12日,鎮平縣棗元鎮山北村石某的300只66日齡、體重0.6kg的青年雞暴發球蟲病(主要癥狀為血痢),發病率達20%,死亡8只。經縣飼料廠技術員指導用磺胺二甲嘧啶飲水(0.2%)治療。晚上畜主又擅自給雞加服磺胺二甲嘧啶0.5g/只。第2天早晨,雞群全部出現精神委頓、縮頭呆立、少食或不食、下痢等癥狀。剖檢病死雞可見盲腸腫大、黏膜出血,腸內充滿血糞。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診為球蟲病兼磺胺二甲嘧啶中毒。治療:立即停飲磺胺二甲嘧啶水溶液,改飲5%多維葡萄糖溶液;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痢特靈400mg,碳酸氫鈉40片,喂服,連喂6d;取白頭翁150g,黃連30g,苦參75g,車前子、甘草各20g。加水10L,煎煮取汁,供雞飲服,1劑/d,連用4d;雞舍、運動場徹底清掃,用2%的火堿溶液消毒;隔離治療球蟲病雞。19日,患病雞病情得到控制,患球蟲病雞僅死亡22只。(李新春等,T104,P15)
【呋喃西林中毒】
1964年5月21日,魯山縣農業局從河南農學院引進180只2日齡來杭雛雞,為了預防球蟲病和雞白痢,于25日上午7時將12片呋喃西林(含50mg/片)加入300g半熟的小米內喂雞,2h后雛雞全部發生中毒邀診。檢查:病雞精神不振,嗜睡,反應遲鈍,動作緩慢,食欲廢絕,繼而出現高聲鳴叫,伴有特殊的神經癥狀即跳躍運動,少數雞尖叫一聲突然跳躍尺許,倒地痙攣,角弓反張,全身抽搐約5s,全身癱軟,雙目閉合,抓起時頭、頸、雙翅及兩肢自然下垂,狀如死亡,經3~5s漸漸蘇醒,神智恍惚,勉強能站立,間隔4~5min又出現上述癥狀,突然向前猛沖,直奔2~3m即倒地痙攣,或伏臥,頭頸緊縮,雙目直視,精神異常緊張,少許即恢復正常,約10min復現上述癥狀。旋轉運動左右不定,旋轉1~3圈/次不等,過后精神萎靡不振,但尚能自由活動;頭頸高仰,尖叫不休,驚恐不安。治療:先將雛雞按癥狀輕重不同分別隔離在紙箱內,置于暗室,盡量使其安靜,病雛灌服甘草流浸膏3~4滴/只。服藥后0.5h全群雞鳴叫停止。下午3時繼續灌服1次,至晚上7時許,病雞癥狀全部消失,精神活潑,出現食欲,無一死亡。(廉文俊,T63,P32)
【痢特靈中毒】
1990年7月15日,魯山縣魯陽鎮5街李某的20只250~300g雛雞,因發生白痢病,自用痢特靈40片,2片/只,喂服,喂后不久即死亡4只。檢查:病雞兩肢直伸,兩翅撲擊,頭頂直伸或后仰,經短時間的抽搐、麻痹而死亡。治療:甘草30g,加水250mL,煎煮至100mL,3~4mL/只,灌服。治療3d,其余14只雞全部治愈。(廉文俊,T63,P32)
【雞寶20中毒】
1991年8月12日,魯山縣讓河鄉袁碧村養雞戶李某購進的300只2日齡伊莎褐雛雞,為了防制球蟲病和白痢病,在50kg飼料內加入雞寶20~30g(治療量),連喂11d,相繼發生中毒97只,死亡20只(其中喂至第9天死亡2只,第10天死亡5只,第11天死亡13只),且均為個大體壯、采食量多的雛雞,于23日禽主帶病雛和雞寶20來院就診。檢查:病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體溫正常,繼而出現神經癥狀;多數雞頭扭向右側,少數扭向左側,病情輕者尚有食欲,但啄食無定,且僅啄數次,頭頸即扭向一側;嚴重者頭須一直扭向一側攣縮,無法啄食;病雛雞害怕驚嚇,驚則病情加重,站立不穩,倒地痙攣,反復數次,一般1~2d死亡。剖檢病死雞可見嗉囊、腺胃及腸道空虛,肌胃內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糜、氣味酸臭;內臟各器官無肉眼可見病變。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雞寶20說明書(治療量喂5d即應停止),診為雞寶20中毒。治療:停喂雞寶20飼料,灌服甘草浸膏3~4滴/只。治療過程又死亡2只,其余75只雞全部治愈,治愈率為97.4%。取甘草250g,水煎取汁,給全群雛雞飲服,再未出現病雞。(廉文俊,T63,P32)
【陳魚粉中毒】
1992年6月23日,西峽縣農專養雞場的1280只艾維茵肉雞,在35日齡時改用原雞場上年積存的魚粉配料飼喂,29日雞群相繼發病,并陸續出現死亡邀診。檢查:病雞食欲不振,羽毛松亂,閉目呆立,瀉水樣稀糞、色黑,有的兼雜大量血絲或污穢的血水;倒提兩肢或擠壓嗉囊有大量黏液狀液體從口內流出,呼吸、心跳加快。剖檢病雞可見肝臟輕度瘀血;腸黏膜脫落,有潰瘍灶,局部有出血點。診為陳魚粉中毒。治療:立即停喂陳舊魚粉。取白頭翁、連翹、金銀花各120g,馬尾蓮150g,車前子50g,百草霜100g,馬齒莧(新鮮,搗汁另加)500g,甘草80g。水煎取汁5000mL,拌料喂服,每次喂料都加藥液。翌日,雞群整體狀態明顯好轉,多數雞下痢停止,采食量上升。繼用藥1劑。第3天,上方藥去百草霜、馬齒莧,加青蒿、魚腥草、麥芽各80g,神曲100g,用法相同。用藥后,雞群完全康復,3個月后全部出售。(丁常勝,T70,P43)
【恩諾沙星中毒】
1992年10月19日,洛陽市郊區某肉雞養殖戶的1000只5日齡艾維茵商品代肉雛雞,于4日齡時(18日上午)開始用恩諾沙星1g/L溶液飲服以預防疾病,其用量超過規定量的40倍,當天下午死亡6只,翌日早上死亡50多只,且病雞增多(發病死亡的都是雞群中個體大而健壯者)邀診。檢查:病雞頸扭曲,站立不穩,前倒后退,側臥癱瘓,兩肢向后直伸,站立困難或癱瘓,排褐色稀糞,死亡時掙扎不安。剖檢病死雞可見腸黏膜出血;肝臟邊緣有塊狀、條狀出血、瘀血;腎臟腫大、呈暗紅色、有明顯的出血點和出血斑;肺臟呈暗紅色、瘀血;脾臟呈暗紅色、有出血點;蛋黃吸收良好。治療:停飲恩諾沙星溶液;清洗飲水器,給予新鮮清潔水。取百毒解(洛陽惠中獸藥有限公司生產),飲服,連用3d;病雞口腔滴服。20日,雞群病情穩定,再未出現死亡,逐漸好轉,2d后全群雞康復。(楊運鵬等,T96,P31)
【病毒性關節炎】
1999年6月2日,民和縣川口鎮馬某的87只8周齡雛雞發病邀診。檢查:病雞關節腫脹,跛行,生長發育明顯遲緩,站立困難,足關節后部出血,皮膚為紫色。剖檢病雞可見趾屈及跖伸肌腱腫脹,關節中有少量棕黃色滲出液,皮下組織及腱周圍有水樣黏稠透明的滲出液潴留。通過顯微鏡觀察、血清瓊脂擴散試驗,診為病毒性關節炎。治療:百合45g,花椒20g,荊芥、蕁麻根、蜂房30g。水煎取汁,候溫。將患部洗凈,人工保定,藥浴15min/次,3次/d,連用3d。病雞癥狀明顯減輕,1周后痊愈,未見復發。(李元香,T113,P43)
【阿斯匹林和感冒通引起肉雞痛風】
1999年4月3日,商丘市郊區田莊村宋某從本市種雞場購進5000只商品代肉仔雞,全部采用網上平養,室內火道供暖。于14日齡時由于雞舍溫度偏高,氨氣味較濃,隨即通風換氣時間過長,15日齡時雞群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甩鼻涕等癥狀。遂按每10只雛雞用阿斯匹林1片(0.5g/片)、感冒通2片,混合,研末,拌料喂服。次日約1500只雞出現精神不振、眼半閉、昏沉欲睡、食欲減退等癥狀,占雞群的30%,死亡300只,死亡率達20%。剖檢病死雞可見心、肝、肺、脾和腸等器官表面覆蓋一層石灰樣白色絮狀或粉屑狀沉積物;腎臟腫大、色澤變淡、表面呈花紋狀;輸尿管變粗,腔內充滿尿酸鹽(沉淀物)。根據飼養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為阿斯匹林和感冒通引起肉雞痛風。治療:立即停喂拌藥的飼料,用5%葡萄糖、復合維生素B混合飲水;取中藥痛風散,按1%拌料喂服。第2天,病雞群精神好轉,食欲增加,死亡減少,至第4天全群雞恢復正常。(曹增賢等,T103,P35)
【尿酸鹽結石癥】
2005年8月26日,威海市環翠區遠遙村李某的3700余只海蘭褐產蛋雞,因不明原因陸續死亡邀診。檢查:經對10只病死雞剖檢可見心包被覆一層白色物;肝臟、腸系膜、腹腔等處都有不同程度的尿酸鹽白色顆粒沉積;腎臟腫大、表面有突出的白色顆粒;輸尿管擴張、變粗,管腔中有石灰樣顆粒狀物質;肛門周圍粘有白色稀糞。診為尿酸鹽結石癥。治療:調整飼料配方。藥用木通、車前子、滑石各400g,瞿麥、萹蓄、海金沙各500g,金錢草600g,石韋350g,甘草梢200g。共為細末,拌料喂服,2d內喂完(為1000只雞藥量)。用藥3d,病雞癥狀消失,無1例死亡,間隔2d,重復用藥3d,痊愈。(李金光等,T145,P57)
【產蛋雞疲勞綜合征】
1998年11月,武威市某個體養雞場的1000只迪卡蛋雞,當產蛋率上升到90%后持續1周不再上升,部分雞雞冠發白,個別雞癱瘓,將癱瘓雞抓出籠外,以跗關節著地,能夠采食,一段時間后病雞易出現骨折,剖檢病雞無明顯病變;雞群精神無明顯變化。診為產蛋雞疲勞綜合征。治療:全群雞服用補中益氣湯:炙黃芪180g,黨參、白術、當歸、陳皮各120g,升麻、柴胡各60g,炙甘草45g。水煎取汁,加入飲水中讓雞自由飲用,2次/d,連用3d。同時飼料中添加氨基維他,連用1周。雞群雞冠變為鮮紅色,產蛋率持續上升到95%。(張進隆,T116,P41)
【雞虱】
雞虱寄生于雞的皮膚和羽毛的根部,以咬食皮膚和羽枝為生,致使雞體瘙癢,羽毛無光澤,甚至脫毛、消瘦、生長發育不良,產蛋率下降。治療:選擇涼爽天氣,將雞舍密閉,取氣霧殺蟲劑(常州產的“皇牌”,由新型強力除蟲菊酯制成,氣味清香,對雞無刺激性及異常反應)按1.5~2mL/m2噴霧于雞體和雞舍內,30min后啟閉通風,如還有少量雞虱未死,隔日再噴霧1次,一般1次即可完全殺死雞虱。由于虱卵不易被殺滅,亦不能中斷其孵化,應間隔8~10d重復治療1~2次。經對7群近3000只蛋雞噴霧治療雞虱,效果甚佳。(于洪助,T70,P42)
【強制換羽】
沈丘縣畜牧局雞場3批4500只商品代蛋雞,用中藥強制換羽。藥用五草飲:益母草、稗子草、三葉草各500g,魚腥草、車前草各250g。水煎取汁,冷卻后供500~800只雞1d內飲服。冬、春季節可加入適量板藍根、蘆根、艾葉、柳枝等;夏、秋季節重用魚腥草、三葉草、白茅根、蒲公英、野生地、蟬蛻等;用于醒抱時,可適量加入薄荷、生地、冰片等,注意重用益母草、薄荷。以藥液飲用配合洗浴為好。方法:首先淘汰病殘、低產、過肥和過瘦的雞,將強制換羽的雞封閉,按常規法停水禁食,停止人工補充光照(如雞群停水48h,禁食72h,光照8h/d)。于48h、60h分別給以五草飲100~150mL/只,72h后飼喂添加有2.5%硫酸鋅的粗飼料,首次以半飽為度,以后由少逐漸增多,逐日加量,自由飲用五草飲7d或飼喂添加有五草飲的飼料7~10d;10d后恢復正常蛋雞飼料,并逐日增加光照(增加30min/d,至日光照17h止);同時,補喂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的砂粒,1~2次/周,恢復自由飲水。一般從停水禁食開始3周左右就有母雞重新產蛋;4~5周產蛋率達10%~25%;7~8周產蛋率達55%~65%;10~12周產蛋率達70%~80%;15周時可達85%左右。本法比單一饑餓法、斷水法、化學法等同期產蛋率提高5%~10%。(羅國琦等,T122,P22)
【醒巢】
1990年6月2日,扶風縣邵公鄉靈車隊任某的1只麻母雞就巢5d來診。檢查:雞戀巢少食,迫其離巢則羽毛豎立,咯咯鳴叫,復歸巢則冠髯萎縮,色黯不榮;觸摸全身發熱,尤以腹部為甚。治療:取龍膽瀉肝丸(中成藥)加黃連、知母、黃柏各少許,3g/(只·次),3次/d,連服3d醒巢,14d后恢復產蛋。(王恒恭,T67,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