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淺談高層建筑火災安全及防火對策

劉柏樺 楊斌

(廊坊市公安消防支隊,河北 廊坊)

摘要:本文簡單總結了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建筑火災的特點,并分析了高層建筑火災的危險性,從而提出了有效預防與控制建筑火災的防范對策,最后為人們提出了發生建筑火災的逃生策略。

關鍵詞:高層建筑;建筑火災;危險性;防火對策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特別是在中心城市的周圍出現高樓林立的壯觀景象。這些高層建筑大廈的出現,給城市的形象化與商業化帶來一片生機和活力,但也給消防工作帶來了困擾和危機[1]。比如2009年元宵節CCTV新址配屬大樓的火災就是由于建筑太高使火勢難以撲滅,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同時高層建筑一旦失火,火勢迅猛,人員疏散和火勢撲救均比多層建筑和低層建筑困難。為此我們必須建立高效,科學、規范的火災隱患防范機制,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迅速、規范的應急處理,將損失和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公眾生命及財產安全。近年來,城市建筑越來越高,高層建筑火災的防控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的難題。

2 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2.1 火災蔓延快

通常情況下,高層建筑生火災時,火災蔓延非常快。由于受氣壓和風速的影響,高層建筑內空氣流動快,空氣流動是造成火災蔓延的重要因素,那些在普通建筑內不易蔓延的小火星在高層建筑內部卻可引發火災。另外,大多數高層建筑都設有多而長的豎向井管如樓梯井、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排風管道等。一旦室內起火,這些豎直通道的煙囪效應就會使煙火很容易由建筑物的下層蔓延到上層[2]

2.2 人員疏散比較困難

由于高層建筑內居住的人員多而且較復雜,樓層又高,垂直疏散距離比較長,而高層建筑唯一的疏散設施只有樓梯。因此,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將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區,在慌亂中還難免發生摔死、摔傷、跳樓等慘劇。實驗表明,在一座50層的建筑內通過樓梯將人員全部疏散完畢用了2h11min;火災中煙氣在豎直方向上的流動速度是人員疏散速度的100多倍。人員疏散又與煙火蔓延方向相反,人們不得不在煙熏和熱氣流的烘烤中疏散,這就進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艱巨性和危險性,被困人群往往因來不及疏散而被煙火熏死或燒死。

2.3 撲救難度大

(1)登高難度較大。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如不借助消防電梯,消防隊員徒步登樓作戰的極限在10層左右,再高將因體力消耗過大而喪失戰斗力。由于經濟等因素,消防電梯的設置終究有限[3]

(2)用水量大,供水困難。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冷卻和控制火災蔓延擴大的用水量是相當大的。從國內外高層建筑火災實例來看,高層建筑火災實際用水量需要每秒上百升至幾百升,而目前,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消火栓系統的供水量約為每秒幾十升。因此,只好借助水泵接合器往高樓供水,但由于受水帶耐壓強度和消防車供水高度的影響,常因供水不上而貽誤滅火戰機。

2.4 高層建筑的消防設施復雜,維護保養困難

(1)存在建筑消防設施損壞、故障的現象發生。例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部分探測器失效、防排煙系統某個送風口打不開或風量不足、報警系統主機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啟動。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設施形同虛設。

(2)設施停用。如火災報警系統因經常誤報而被業主嫌煩關掉的;娛樂場所為降低照明度而關閉出口燈、指示燈,為使用方便而常開防火門、常閉排煙窗的。

(3)設施缺少。歷史遺留的大問題,如缺少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室內消防栓系統,整改難度又相當大;被拆除的防火設施,如防火門、應急燈等。

(4)消防設施質量不過硬。隱蔽工程類,如某高層建筑裝修改造時發現,吊頂內自動噴水系統支管通過橫梁時,需繞梁彎曲,施工人員為安裝方便,把支管斷開,橫梁兩邊支管相互不通,導致每層有一半區域的噴水頭無水;消防產品的質量問題,如應急燈的照明時間、防火門的耐火極限與實際不符[4]

3 高層建筑火災的危險性分析

3.1 建筑物密集,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災蔓延速度快

由于受施工現場局限性的影響,多數施工現場內的辦公室、員工休息室、職工宿舍、倉庫等建筑相互毗鄰,或者呈“一”字形排列,并且這些建筑大多為臨時性,結構簡易,且耐火等級多為三級、四級[5]。另外,一些職工宿舍與重要倉庫和危險品庫房相互毗連,甚至臨時建筑物相互間隔僅用苯板等易燃材料進行分隔,加之只設置一個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員難以疏散,極易造成火燒連營的局面。此外,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現場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腳手架和易燃材料作為安全防護物,特別是裝修現場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裝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一旦發生火災,勢必造成猛烈燃燒,迅速蔓延。

3.2 施工現場管理混亂,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施工現場隨意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材料。一些建筑工地隨意堆放建筑材料,導致火災蔓延速度快;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外側采用的腳手架和安全防護物未及時拆除,占用了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更有甚者未劃分明火作業區,不采取相應保護措施,擅自在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場地以及危險物品庫房等區域實施明火作業,導致火災發生的幾率增大。

(2)用電量大、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現場機械化操作和用電量大幅度增加,臨時性用電多,安裝極不規范,電線私拉亂接現象嚴重;特別是在工人宿舍和食堂,電線接頭隨處可見,由于電線移動頻繁,致使絕緣層破損,易引起短路發生火災。

(3)違章使用明火的現象普遍。施工期間,部分電焊、氣焊工作人員無證上崗,頻繁使用電刨、電鋸、切割機、電焊等,保護措施缺乏,有的存在邊營業邊施工現象。施工、住宿人員用火用電等管理不嚴,在現場使用火爐、液化石油氣等生活用火設施。

(4)忽略煙頭等火源管理。施工現場外來人員、施工民工多,可燃、易燃物多,流動吸煙得不到有效控制,極易造成火災。

(5)忽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管理。施工單位氧氣、乙炔使用頻繁,加之民工食堂大部分采用液化石油氣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當,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事故。

(6)忽視意外火災。這種火災是由于不能預見或忽視管理引起的,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導致民工因泄憤而發生的放火案件。

3.3 不按施工圖紙和消防要求進行施工,隨意降低消防技術標準

少數建筑工程未經消防部門審批,擅自施工;有的雖然經過消防審批,但施工單位按建設單位的意圖擅自改變局部的平面設計;還有一些單位大量選用可燃材料,嚴重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增加了建筑的火災荷載,偷工減料現象嚴重,選用的電線、吊頂、龍骨、室內家具、地面鋪設材料、墻布等根本不采取防火措施。有的裝修時遮擋消防設施,且擅自減少消防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數量和設計寬度,從而遺留了先天性火災隱患[6]

3.4 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安全素質較差

在進行施工現場檢查時,很多施工負責人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職責,認為消防管理是建設單位的事,與己無關,舍不得投入資金購置必備的消防器材。建筑工人流動性大,未經過嚴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對于消防安全知識掌握較差,僥幸心理嚴重。另外,由于工人從事重體力活,下班疲勞睡覺不易醒,一旦發生火災,發現不及時,極易釀成大災。

3.5 消防器材配備嚴重不足,消防通道不暢

在一些工地中,除了少數較大的工地配備有少量的滅火器材外,在一些中、小型工地,根本無任何消防器材;一些施工地人員為圖方便,將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雜物隨處堆放,造成消防通道不暢,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嚴重后果[7]

4 高層建筑火災防火對策

4.1 普及災難逃生知識,增強公眾消防意識

再好的設施都只能是處理現場火災,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隨著城市建設的高度發達,群眾的消防觀念、意識、知識都需要及時同步更新。政府和消防部門應高度重視,推崇“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大消防及逃生知識普及力度,學校增設災難教育課程,從小培養防災意識,接受逃生訓練;居民小區定期開展消防宣傳、培訓和疏散演習,增強人們的防患意識和責任感,在房屋裝修時,自覺避免采用可燃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荷載;日常生活中杜絕麻痹思想,注意電氣設備、煤氣的使用安全,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愛護樓內消防設施,減少安全隱患;鼓勵家庭自備緩降器、逃生軟梯、繩索、小型滅火器、逃生呼吸器等簡易器材,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從而減少火災發生時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4.2 控制好可燃物引起的火災

當前高層建筑的主要火災問題已由建筑結構材料問題轉變為樓內裝修材料和室內存放或使用的物品問題,現在樓內最先起火的通常是辦公用品或設備及存儲的商品、家具、床上用品等。所以:①要控制室內裝修可燃材料的數量在一定限度內,盡可能推廣使用難燃、不燃材料,對易燃材料要作阻燃處理;②根據室內存放物品的數量和種類,采取相應的防火保護措施,降低場所的火災危險性。

4.3 消防設施和器材要配置齊全

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火災撲救難度大、人員疏散困難,所以在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過程中要根據需要嚴格按規范要求配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氣體滅火系統和消防電梯等項目,并由消防控制中心集中管理[8]

4.4 要搞好建筑的防火設計

在進行總平面設計時,應根據城市規劃合理確定高層建筑的位置、防火間距、消防車道和消防水源等問題。在樓內設置合理的防火分區是防止火災大面積蔓延的主要措施。高層建筑的人員安全疏散設計應考慮到水平與豎直兩個方向。同時還應考慮到防排煙、通風空調系統等問題。設計中遺留下來的問題是其他工作難以補救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設計這道“源頭”關[9]

4.5 對高層建筑火災進行防控所應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消防部門作為有效控制高層建筑火災的主管部門,在對高層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與分析,對高層建筑內防火設計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地提出整改意見,并對落實整改方案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尤其是一些公共場所以及經營性場所,人員比較密集,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的地方,消防部門一定要加大檢查與監督力度。針對高層建筑防火問題,有關部門應事先建立高層建筑防火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火災,能夠保障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繼續有序的撤離[10]。同時還應加強高層建筑防火的法制化建設,在對高層建筑進行防火管理與監控時,要堅持貫徹執行關于消防滅火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和初起火災撲救常識,加強宣傳教育,使“消防安全”警鐘長鳴。同時還要進一步貫徹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機制。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到每位員工的崗位職責上;各部門各崗位發現火災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使消防安全問題及時得到解決,火災隱患得到整改。

5 高層建筑火災的逃生對策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由于疏散比較困難,因此要沉著冷靜,不可采取莽撞措施,以避免造成次生災害。首先要冷靜地觀察從哪里可以疏散逃生,并且要互相提醒他人及時進行疏散。疏散時應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標志,盡快地從安全通道安全撤出。切勿盲目亂竄或奔向電梯,那樣反而貽誤逃生的時機或被困在電梯間致死,這是因為火災時電梯的電源常常被切斷,同時電梯井煙囪效應很強,煙火極易向此處蔓延。如果情況危急,急欲逃生,可利用陽臺之間的空隙、落水管或自救繩等滑行到沒有起火的樓層或地面上,不要盲目跳樓。如果確實無力或沒有條件用上述方法疏散自救時,可緊閉房門減少煙氣、火焰進入,并用水澆濕房門,用濕毛巾堵塞縫隙,躲在窗戶下或到陽臺避煙;也可沿通至屋頂的樓梯進入樓頂,或躲進避難層、避難間等待到達火場的消防人員解救[11]。總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求生的希望。

6 結論

高層建筑防火是一個系統工程,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單位、個人、部門、政府四方合力,加強宣傳教育和社會推廣,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火災防控、火場逃生自救能力,加強工程建設各環節的監督管理,有效維護消防設施,消除火災隱患,切實提高滅火搶險救援能力,共同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12]。

參考文獻

[1] 許鎮,唐方勤,任愛珠.建筑火災煙氣危害評價及應用.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29(08):651.

[2] 楊明明,解江,楊志恒.淺談現代社會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及處置.價值工程,2010,29(09):163.

[3] 羅偉、劉彥.淺析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及應對措施.中國科技信息,2011,10:288.

[4] 唐濤,房德勇,湛寶華.大型超市消防設計及有關問題的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23:27-28.

[5] 林賢光.關于超高層建筑建設一些問題的探討.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03,21(02):91.

[6] 王浩波,霍然,胡隆華.關于性能化防火分析與設計規程的討論.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22(04):281-282.

[7] 范維澄,孫金華,陸守香.火災風險評估方法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 許芃,陳億雄.淺談超高層建筑防火問題.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29(03):185.

[9] 倪照鵬.國外以性能為基礎的建筑防火規范研究綜述.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1,30(10):194.

[10] 閻衛東,鐘茂華.建筑物火災時人員疏散時間模型研究.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6,2(02):20.

[11] 杜文麗.設有中庭的高層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設計的研究.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5,10:31.

[12] 張家明.從上海教師公寓火災談在建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與火災撲救對策.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0,12: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华县| 城口县| 碌曲县| 海城市| 深圳市| 革吉县| 双江| 穆棱市| 兰溪市| 启东市| 榆社县| 凤城市| 乌苏市| 亚东县| 衡南县| 枞阳县| 正定县| 同德县| 博野县| 大洼县| 天门市| 珲春市| 霍城县| 尚志市| 遵义市| 德清县| 德保县| 开鲁县| 新野县| 神木县| 闸北区| 鹤庆县| 平顺县| 塘沽区| 崇左市| 吉木乃县| 遂宁市| 孟连| 娄烦县| 龙南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