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辯證思考當前農村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宏慢

(浙江省消防總隊衢州支隊,浙江 衢州)

摘要:農村消防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農村消防工作,對廣大農村的安全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浙江衢州農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為基礎,從辯證統一的角度出發,對當前農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瓶頸性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切實做好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消防;辯證;農村問題;對策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大步向前,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農村火災事故卻呈現多發態勢。如浙江衢州2006—2014年共發生農村火災1152起,死亡30人;其中2006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農村火災起數、亡人數均占總數50%以上。農村消防工作已然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強化農村火災事故防范,提高農村火災防御能力,預防和減少農村火災及傷亡損失,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民生問題。本文對當前農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一些對策措施,希望能對做好新時期農村消防工作有所參考。

2 衢州農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

2.1 農村火災事故發生的規律、特點

從統計情況看(見表1),衢州農村火災事故的總體特點是起數多、損失大,占總數比例大,尤其是亡人火災多發場所。2006~2012年共發生農村火災284起,死亡19人,受災戶273戶,直接財產損失421.36萬元,分別占總數的57.4%、61.2%、58.5%、27.3%,火災起數、亡人數、受災戶數均達到總數半數以上;2013~2014年(因全國火災統計方法調整,故不列入縱向比較)共發生農村火災968起,直接財產損失1805.16萬元,死亡11人,分別占總數的55.5%、50.2%、100%。

表1 2006年至2014年衢州農村火災情況

注:統計數據均出自《全國火災統計網絡系統》。

從火災原因看,主要集中在電氣起火、生產作業、生活用火不慎及吸煙等方面。2006年至2014年,共發生農村火災1152起,其中電氣起火357起,生產作業引起190起,用火不慎259起,吸煙引起38起,小孩玩火23起。比例最高的是電氣起火,占總數的31.0%。其次,生活用火不慎所占比例很大,占總數的22.5%,主要體現在:夏季驅蚊、冬季取暖、使用柴草灶等因疏忽大意而引發火災,或煤氣、液化氣灶年久失修發生泄漏引起。第三,生產加工引起的比例也較大,占總數的16.5%,主要是農村小加工、小作坊設備故障或操作過失等引起的火災。小孩玩火、吸煙不慎引起火災也時有發生,占總數的5.3%。

2.2 農村火災多發的主要原因

農村火災多發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消防責任制落實不到位,鄉鎮領導、村干部對農村消防工作重視不夠,消防組織、制度不健全,消防管理水平較低,導致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二是農村消防基礎條件薄弱,磚木或土木結構的老舊民房仍大量存在,耐火等級低,耐火性能差,且多數農村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種火災隱患,稻稈、柴草等可燃物多,易引起火災;三是村民防火意識差,亂丟煙頭火種,亂倒爐灰爐渣、小孩玩火等現象普遍,取暖、做飯、用火、用電不慎等都是危險火源,2010年衢州農村火災死亡10人,2013年衢州農村火災死亡8人,多數是老人冬季取暖不慎引起火災;電氣線路交叉縱橫,裸露老化,私接亂拉,隨時可能“摩擦起火”釀成火災;四是村民自防自救力量薄弱,加之農村消防水源缺乏,遇有火災事故不能及時撲救等。

3 農村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火災多發的原因客觀上在于:基層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農村消防組織、制度不健全,導致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礎條件薄弱,磚木或土木結構老舊民房大量存在,耐火等級低,耐火性能差,且稻稈、柴草等可燃物多,易引起火災;村民防火意識差,亂丟煙頭火種,亂倒爐灰爐渣、小孩玩火等現象普遍,取暖、做飯、用火、用電不慎已引起火災,自防自救力量薄弱,消防水源缺乏,遇有火災不能及時撲救等等。但分析其內在、本質上的原因,當前農村消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問題。

3.1 在思想認識上,重“效益”、輕“安全”的觀念沒有在根本上改變

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強農村消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根本上的、瓶頸性的問題始終難以突破,農村火災事故依然多發,首要原因在于片面強調經濟建設,忽視消防安全,或者思想上有所認識,但實踐中往往又遺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農村消防工作總體上還處于“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局面。如在消防組織建設方面,表面上建立了從鄉鎮到村、到村民小組的網格組織,但普遍人員、經費保障不到位,實際上流于形式、未發揮作用;在水源、道路等基礎建設方面,多數農村集鎮沒有給水管網和消火栓,一些地區雖有天然水源,但沒有合理設置取水設施,消防車到場往往無水可取或有水卻取不著,部分偏遠村道路狹窄,交通不便,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無法及時到達現場,所以只能“望火興嘆”。

3.2 在管理方式上,沒有很好地將“人治”寓于“法治”中

“人治”與“法治”是社會治理兩個不同方面,二者相互為用,相互融合,在社會實踐中,必須努力將“人治”寓于“法治”中,才能實現最佳治理效果。然而就當前農村消防工作而言,重“人治"、輕“法治”現象卻普遍存在。如在消防責任制方面,以簽訂責任書的多,以法律法規明確職責、任務的少,火災發生后,部署專項整治、專項檢查的多,對事故責任者依法追責的少,種種原因造成基層“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現狀,很大程度上也是責任制難以落實的根本原因;在消防規劃方面,多數鄉鎮沒有編制消防規劃,或將消防規劃納入城鎮總體規劃,或者雖然編制了消防規劃,也只是一紙空文,沒有很好的實施,老舊民房改造、消防水源建設等消防工作與城鎮建設不能協調、同步發展;再者,一些鄉鎮工業功能區大搞招商引資,違法違章、未批先建現象普遍,帶來大量先天隱患。

3.3 在防范手段上,未能實現“人防”與“技防”的有效結合

從系統安全觀點出發,事故防范包括“人防”、“物防”、“技防”三個方面,三者缺一不可;但從本質安全觀點出發,在積極做好“人防”、“物防”的同時,更應偏重于“技防”,即要在根本上采取技術措施克服由于人的失誤、物的故障引發事故。在當前村民群眾意識難以短時提高,滅火力量又不足的情況下,積極做好“人防”、“物防”的同時,更應強調“技防”手段的應用。同時,目前農村消防工作也面臨越來越多新問題,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現象突出,來料加工不斷興起,小加工、小作坊、小廠房不斷增多等,也迫切需要我們采取一些技術手段應對。近年來,整個浙江范圍內,乃至全國,卻很少有專門從事農村火災預防方面的科技研究,以開發一些簡易、高效、實用的報警、逃生、滅火裝備,尤其對農村電氣火災多發的問題,一直也沒有很好的技術措施。

3.4 在主體建設上,具體措施不多,“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消防工作中,包含著人與物的主、客體關系,主體即消防實踐的主導因素--人,客體即消防實踐中的客觀對象性因素、條件因素、成果因素等。一般來說,主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沒有綜合素質較高的主體,做好消防工作并取得長足發展是不可能的。當前,在農村消防工作中,往往在“人”這一主體,即廣大村民群眾的能力素質建設上,具體措施不多、成效不明顯。如在群眾消防意識方面,生活用火不慎等引起的火災仍占農村火災的多數,且造成人員傷亡也都在于自救能力的不足,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在群眾性消防隊伍方面,全省各地,尤其是衢州、麗水等落后地區,政府專職隊建成率依然偏低,一些鄉鎮雖然建成了專職消防隊,或組建了志愿消防隊,但也缺少經費、器材裝備保障,缺乏定期演練、訓練,不具備應急滅火處置能力,遠遠不能農村火災自防自救基本要求。

4 農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的對策探討

4.1 注重消防法制建設,強化消防安全責任落實

農村消防工作落實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級政府對消防工作的領導,取決于基層鄉鎮政府對消防工作的落實。要推動各級政府落實消防責任制,必須以立法的形式,明確職責,做到職責清晰、權責相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才能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改變農村消防工作“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狀。要堅決貫徹《消防法》確立的“預防為主”的消防工作方針,強化“安全”與“效益”并重的觀念,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依法治理,杜絕未批先建等違法違章行為,從源頭上做好農村火災事防范工作。

4.2 堅持群眾積極參與,實現社會消防群防群治

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領導,落實人員、經費保障,制定量化獎懲機制,建立實體化運作的消防工作站,建立鄉鎮消防安全委員會、消防工作站、派出所消防辦公室、專職消防隊、村網格管理員齊抓共管的“五位一體”消防組織體系,確保消防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要全面加強消防隊伍建設,目前公安消防站布點遠不能滿足農村火災撲救需要,農村火災必須立足于村民自防自救,推動所有鄉鎮、行政村真正建成“一車一泵”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

4.3 強化消防基礎建設,增強農村火災防御能力

要強化消防規劃編制與實施,按照《農村防火規范》規定,結合村容村貌治理,推進農村消防水源建設,村莊道路改造,老舊民房搬遷、改造等工作,提升農村消防安全條件。要將農村消防供水設施建設納入“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體系,合理設置市政消火栓,或規劃消防蓄水池、天然水源取水口,同步設置消防水帶、水槍、消火栓扳手等器材,確保及時取用。要結合農網改造工程,對農村電網進行改造,針對農戶家中亂拉亂接照明線路、部分電線老化的實際,引導村民進行統一安裝和更換,在家庭進線處設置漏電保護器,消除電氣火災隱患等等。

4.4 推進消防科技創新,強化農村消防技防手段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做好農村消防工作,也應在科技產品研發應用上下工夫,務求最大程度實現本質安全。加強對農村養老院、敬老院等場所的有效監管,協調增設簡易噴淋、點式報警器,提高相應場所的火災防控能力;針對農村亡人火災特點,為農村獨居老人住宅增設點式報警器,以合用場所、出租房等容易發生火災的場所為重點推廣應用簡易噴淋、點式報警器、視頻監控等技防措施,提高消防安全系數;推行農村房屋財產火災保險,建立農村火災預防和經濟補償體系,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農村房屋財產保險。

4.5 突出主體能力建設,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

消防工作,宣傳系于一半。針對農村人口數量多、農民文化素質不高、生活用火陋習等普遍問題,必須多管齊下,全方位提高村民主體防火意識。如建立鄉鎮、村兩委、村民三級教育培訓機制,鄉鎮領導、村兩委管理人每季度參加一次集中培訓,村兩委每半年組織一次滅火、疏散逃生演練活動,使村民接受教育率達到100%;利用農村“普法”教育和法制下鄉、“科技下鄉”等活動,開展送消防知識下鄉活動,普及防火、滅火、逃生疏散等消防安全知識;針對農村老人冬季烤火取暖等生活習慣,開展送熱水帶、送溫暖活動,引導村民安全用火、文明用火等。

參考文獻

[1] 李驥,龍倩.人治、法治和仁治的關系——基于孔子的政治思想.延邊黨校學扳,2013(5):39-41.

[2] 王理.消防工作辯證法八題.安徽消防,2014(4):26-29.

[3] 樊建平.經濟欠發達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科技創新導扳,2012(21).

[4] 宋小瓊.山西農村消防安全狀況及對策探討.山西建筑,2014,40(6):268-269.

[5] 王啟虎.青海省農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與研究.科技與企業,2014(4).

[6] 羅子強.淺析農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及對策.科技創新導扳,2013(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葵青区| 澄城县| 康平县| 清丰县| 特克斯县| 银川市| 洮南市| 禄丰县| 韩城市| 丹阳市| 岑巩县| 乌苏市| 岳普湖县| 石首市| 梓潼县| 屏东县| 武乡县| 阿拉善右旗| 万山特区| 铁力市| 中江县| 丘北县| 开化县| 武安市| 许昌县| 镇巴县| 和顺县| 新乡市| 都江堰市| 海晏县| 宁强县| 和田县| 巴马| 杭锦后旗| 惠来县| 岳池县| 平阳县| 彭州市| 彭水|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