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特殊人群疏散行為規律的研究

李鑫1,2

(1.武警學院研究生部,河北 廊坊;2.廣西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廣西 玉林)

摘要:特殊人群疏散行為規律的研究是國內外安全領域的熱門研究課題,本文選取南方某市一家典型的醫院為研究對象,對特殊人群數量、分布比例及移動能力等進行了研究,研究方法為觀測、統計、演習等。研究表明特殊人群的分布比例、移動速度等參數與正常人群都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些獨特的規律對于今后疏散模型的完善、建筑防火設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特殊人群;分布比例;移動速度;疏散行為

1 引言

目前,國內的人員疏散研究中對象主要針對正常人群,特殊人群疏散的基礎數據研究相對較少。而且研究機構和人員都采用國外的疏散軟件,利用是國外的人群數據庫,國內外的管理體制及人員特性的差異往往導致對人員安全疏散評估結果和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醫院門診綜合樓作為人員密集場所,人員相對密集,特殊人群較多。因此,本文作者通過實地調研、模擬演習的方法對特殊人群的一些基礎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測量分析,用于下一步評估該門診綜合樓特殊人群安全疏散的重要參數。

2 研究對象簡介

南方某城市某醫院是一家三甲綜合性醫院,規模較大,特殊人群相對密集。為方便調研演習及下步的計算機模擬評估,本文選擇該醫院人員流動量較大的門診綜合樓作為調研演習對象。

該門診綜合樓(如圖1所示)建筑面積為5929m2,占地面積847m2,地上7層,建筑高度為28.5m,為一類高層民用建筑,鋼筋砼框架結構,耐火等級一級。除一層和七層建筑結構不同以外,二到六層建筑結構一樣,各樓層的使用功能如表1所示。

圖1 門診綜合樓立面圖

表1 門診綜合樓各層的使用功能

3 特殊人群數量、分布比例及移動能力的研究

3.1 調研的目標、方法及主要內容

(1)調研的目的。通過調查研究掌握該門診綜合樓正常人群(醫護人員、病人家屬)及特殊人群的數量及分布比例情況,同時掌握各科室各類特殊人群的疏散能力及疏散方式,從而了解緊急情況下正常人群協作特殊人群安全疏散的能力和方式,從而對該門診綜合樓人員疏散的安全性進行科學的評估。

(2)調研的方法。調研工作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及查閱相關醫療、家屬探視等登記信息的方式統計各類人員數量。此外,發動醫院消防管理人員及志愿者通過實地觀測,記錄各類特殊人群的疏散能力及疏散方式并做統計分析。

(3)調研的主要內容。每天各時間段正常人群(醫護人員、病人家屬)及特殊人群的數量及比例情況;各類特殊人群的行動能力及在各樓層的分布數量及比例情況。

3.2 特殊人群數量、分布比例調研結果

(1)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數量調研結果。此次調研的統計時間為一周,為防止流動人員給最后的統計及估算帶來誤差,調研工作分7層統一時間開展,共分上午10時、下午16時及夜間20時、凌晨2時四個時段進行統計。通過統計數據匯總結果如表2,得出各時間段該門診綜合樓內正常人群與特殊人群的比例如表3所示。

表2 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數據統計表(一周平均值)

表3 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比例統計表

由調研結果分析得出:白天門診綜合樓各類人群數量比夜間多,白天的醫護人員比例比夜間高,白天發生火災相對有足夠的醫護人員引導和組織病人家屬、特殊人群疏散。夜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醫護人員及看護家屬人數不斷減少,此時一旦發生火災,有限的醫護人員很組織安全疏散。因此,必須增加夜間醫護人員的數量。此外,醫院應提高醫護人員與病人家屬消防意識,強化疏散訓練,確保任何時刻都能組織有序的人員疏散,確保特殊人群的安全。

(2)各樓層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數量及分布調研結果。門診綜合樓各樓層因為功能不同,所以特殊人群(患者)的數量也不一樣,本次研究只統計白天該樓人員最密集的時刻各樓層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數量及分布情況。因為在人員最密集時刻,特殊人群相對較多的樓層的安全疏散性是評估該樓安全疏散的關鍵。通過統計數據匯總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樓層正常人群及特殊人群數據統計表(一周平均值)

由調研結果分析得出:該綜合樓一層大廳、服務臺、急診值班室及七層辦公室人員較少,二層眼、耳鼻咽喉、口腔科、三層兒科、四層婦產科人員其次,但這幾層的特殊人群類型相對單一,而五層內科和六層外科的特殊人群相對較多,且類型相對多樣,在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越困難,所以應該將五、六層的安全疏散性作為該綜合樓安全疏散的評估重點。

3.3 特殊人群移動能力的調查研究

3.3.1 特殊人群移動能力的分類調查研究

為全面客觀地對各類特殊人群的安全疏散問題進行評估,本文的調研將根據移動能力對各類特殊人群進行分類,各類特殊人群的疏散能力及疏散方式(是否需要他人協作或使用疏散用的工具)不同。本次研究將借鑒美國NFPA101的《生命安全規范》相關規范按照疏散能力及疏散方式不同將特殊人群分為四類,如表5所示。

表5 特殊人群移動能力分類

按照上訴分類,正常人群都可以自由移動不在列入統計范圍,本文對該門診綜合樓白天人員最密集的時刻各樓層特殊人群按疏散能力進行分類統計。通過統計數據匯總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各樓層各類移動能力人數統計表(一周平均值)

其中,特殊人群最多的第5層內、外科病房各類特殊人群統計數據匯總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第5層各類特殊人群人數統計表(一周平均值)

本次分別對該門診綜合樓7層的特殊人群共267人進行調研。由調研結果分析得出:該門診綜合樓特殊人群移動能力分類比例:其中,5、6層需幫助移動及不能移動人群較多,疏散困難大,與前面調研結果相吻合。研究得出分類比例也為下步的實地演習及計算機模擬提供了真實的數據參考。

各樓層各類人群移動能力所占比例統計如圖2所示。

圖2 各樓層各類移動能力人數統計圖

3.3.2 特殊人群水平移動速度的研究

為獲得各類特殊人群平時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速度,作者在上述調查的同時,在每層的內走道選取從走道中間到盡頭樓梯間的一段長20m、寬3m的通道作為測算距離,通過人工實地觀測統計,各類特殊人群選取10名正常通行人員的速度,從而統計平均得出他們平時移動速度的結果如表8所示。

表8 特殊人群平時水平移動速度統計表

為獲得特殊人群實際疏散移動能力的基礎數據,為下步運用計算機進行仿真模擬作鋪墊,作者利用該門診綜合樓作為人員密集場所特殊人群疏散演習測算的研究對象。出于安全考慮,經與院方溝通研究后,選擇結構相似且人員較少的第2層作為演習地點,將樓層的封閉樓梯間視為安全區域,疏散演習人員通過帶閉門器的防火門進入樓梯間即視為安全疏散,所以只測算水平疏散的能力,從而獲取各類特殊人群水平疏散的速度。研究結果見表9。

表9 特殊人群疏散演習水平移動速度統計表

4 結論

本文通過實地調查、觀察、測試、演習等方法,對一家典型醫院進行了特殊人群疏散行為規律的研究,得出的結果可以歸納如下。

(1)本章將某醫院門診綜合樓作為調研演練對象,分析了平時醫院特殊人群的比例及分布情況,得出特殊人群相對較為集中的區域作為下步模擬研究的對象。

(2)通過實地觀測,獲得醫院內各類特殊人群平時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速度的參數;通過組織疏散模擬演習,獲出醫院疏散過程中各類特殊人群在水平方向上的疏散速度的參數。

(3)對比測算的特殊人群平時水平移動速度及疏散演習水平移動速度,由于是疏散模擬演習相對平時要緊張,各類特殊人群疏散速度相對平時觀測正常的移動速度要快一些。后期計算機模擬疏散時可以將疏散演習水平移動速度作為特殊人群速度參數更真實。

參考文獻

[1] 姜傳勝.殘疾人群自身疏散能力及其對健康人群疏散能力的影響研究,2009.1.

[2] 徐瞻,石龍.某大型醫院人員疏散計算模擬.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07):512-514.

[3] 李利.醫院病房區火災煙氣擴散過程計算模擬及人員安全疏散研究.沈陽:東北大學,2008.

[4] 田玉敏.高層建筑中特殊人群安全疏散問題的研究.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9,(09):45-49.

[5] 鄭聰榮.醫院住院部避難逃生行為與路徑設計探討.城市建筑,2011,(06):30-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余庆县| 普宁市| 象州县| 海林市| 长沙市| 察哈| 凤阳县| 潞西市| 深州市| 永福县| 尉犁县| 洪江市| 会泽县| 高碑店市| 即墨市| 应用必备| 黎川县| 井研县| 伊宁市| 霍州市| 星子县| 日照市| 南昌市| 石泉县| 呈贡县| 竹北市| 库车县| 甘洛县| 亳州市| 岱山县| 长治县| 固原市| 旺苍县| 宣恩县| 万年县| 晋中市| 黔江区| 藁城市| 图们市|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