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的修訂思路與主要特色

朱孝欽1 宋鵬云1 劉俊明2

(1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云南昆明 650500;2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 “過程裝備基礎”教材2006年8月出版,2011年8月修訂出版第二版。該教材現已在國內多所院校得到使用,受到了使用院校師生的肯定,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近幾年來,隨著過程裝備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技術標準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有必要對該教材第二版進行修訂。本文針對新形勢下工藝類專業的“過程裝備基礎”課程教學及教改需要,總結了該教材第二版在課程教學中的成效與不足,結合過程裝備技術的最新發展,從教材編排結構、體系和內容的優化整合等方面介紹了教材第三版修訂的有關情況。

【關鍵詞】 過程裝備基礎;教材修訂;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優化整合

1 引言

“過程裝備基礎”是高等工科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工、輕化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和制藥工程等工藝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一直為必修的綜合性課程。由于涉及面廣、知識點相對零散和工程概念多,在以前多年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學學時數根據不同工藝類專業的具體要求一般均控制在80~120學時,另外還安排兩周的課程設計時間。然而,近些年隨著高等工科院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和需要,該課程的教學學時數進行了大幅度的削減,雖然兩周課程設計的時間沒有改變,但國內大多數院校工藝類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安排該課程的教學學時數均減少為32~64學時。面對這樣少的教學學時,如何組織該課程的教學?在該課程教學學時數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怎樣才能保證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2006年8月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過程裝備基礎”教材,特別是2011年8月修訂出版的第二版教材,對于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過程裝備基礎》現已在國內多所院校得到使用,受到了使用院校師生的肯定,同時也為這些院校“過程裝備基礎”的課程教學或相近課程的教學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隨著高等學校工程教育進行的教學改革更為全面、不斷深入,“過程裝備基礎”課程的教學學時數進一步減少,以及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特別是隨著過程裝備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技術標準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因此,有必要對該教材第二版進行修訂。“過程裝備基礎”教材建設課題組正是在這樣的新形勢下,積極探索、齊心協力和團結合作,通過對國內多所使用該教材院校的課程教學情況的了解,收集了各院校師生對教材第三版修訂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了該教材第二版在課程教學中的成效與不足,結合過程裝備技術的最新發展,目前正在進行“過程裝備基礎”教材第三版的修訂工作,新的第三版教材預計將在明年內出版。為了便于大家了解“過程裝備基礎”教材第三版修訂的有關情況,下面就介紹教材第三版的總體思路、內容編排和主要特色。

2 《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修訂的總體思路

鑒于“過程裝備基礎”課程是工藝類專業學生學習機械類知識的唯一的一門課程,要求向工藝類學生介紹整個過程裝備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知識,因而要求面面俱到、把所有問題的所以然都講清楚是不現實的。《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修訂的總體思路是在篇幅不變(約45萬字)的基礎上,除了保留教材第二版的特色——強化基礎、分散難點和注意知識的覆蓋面之外,還能夠強化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使教材第三版能夠兼有“過程裝備基礎”課程設計指導的作用。在《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的內容編排上,仍然保留了教材第二版的六篇內容,即包括過程裝備力學基礎、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基礎、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過程設備概論,但進行了如下修改和補充。

(1)對于第1篇過程裝備力學基礎的修訂相對較小,主要是在該教材第二版的基礎上進行較小的修改,以便使表述更為精練、內容更為完整些,強調的是工程力學基礎知識及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并為隨后各章內容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對于第2篇工程材料的修訂也相對較小,主要是在該教材第二版的基礎上,根據最新版本的GB 150和有關材料的新標準進行較小的修改,便于學生根據不同的生產條件選擇不同的結構材料,并熟悉常用材料的品種、性能、牌號、用途等基礎知識。

(3)對于第3篇機械設計基礎的修訂,保留螺紋連接、軸與軸承、輪系及減速器三部分內容并適當補充過程工業常用減速器的型號和結構,但將帶傳動及鏈傳動、齒輪傳動及蝸桿傳動兩部分內容合并為常用機械傳動并進行精簡,以便為第4篇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和第5篇過程設備概論增加內容而節省篇幅。

(4)對于第4篇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進行較大的改動,其中壓力容器設計部分是修訂的重點,這部分除了需要按照GB 150和有關的新標準進行修改、完善之外,其工程實例將全部換成與“過程裝備基礎”課程設計相關的設計實例,這樣就便于學生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為隨后的課程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至于壓力容器的制造、使用與管理、壓力管道兩部分內容則主要是根據有關的新標準進行修訂、完善和補充。

(5)對于第6篇過程設備概論的修訂,則是在該教材第二版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補充和完善,特別是與課程設計相關的內容,強化學生對過程設備結構及其設計方面的知識,從而便于學生掌握常用過程設備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工程應用。

此外,一是在教材末尾增加1~2個過程設備的裝配圖示例,便于學生在進行“過程裝備基礎”課程設計時可以參考;二是在制作與“過程裝備基礎”教材第三版配套的多媒體課件時,將會增加“過程裝備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設計指導和工程實例,便于教師進行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3 《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主要特色

目前“過程裝備基礎”教材建設課題組正在對《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進行修訂,主要特色如下。

3.1 知識量大、涉及面廣

《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在修訂過程中注意博采眾長、面廣而精,雖然該教材的篇幅僅有45萬字,但知識量大、涉及面廣,涉及了整個過程裝備的相關基礎和專業知識,包括了過程裝備力學基礎、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基礎、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過程設備概論等內容,非常適合作為教學學時數在32~80學時的工藝類及相關非機械專業“過程裝備基礎”課程的教材。

3.2 強化基礎、分散難點和注意知識的覆蓋面

鑒于“過程裝備基礎”課程涉及面廣、知識點相對零散和工程概念多,為了便于學生學習該課程,《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在修訂過程中仍然保留了第二版的主要特色——強化基礎、分散難點和注意知識的覆蓋面,從而使工藝類專業的學生易于學習,有利于學生更為全面地掌握過程裝備的相關基礎和專業知識。

3.3 突出教材中各篇(章)內容的相對獨立和完整性

考慮到工藝類的不同學科專業,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其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教學學時也有所不同,雖然《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仍然基本保持了第二版的編排結構和體系,但對教材內容及其安排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更加強調教學內容的科學性、綜合性和實用性,突出教材中各篇(章)內容的相對獨立和完整性,從而使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教學要求、不同學時情況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使教材在使用中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便于教師在教學中的取舍,同時學生在學習中也能根據自身需要有較大的選擇余地。

3.4 強化學生工程素質、應用能力的培養

“過程裝備基礎”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因此,該教材在系統介紹過程裝備基礎理論的同時,結合工科的特點,穿插介紹了有關的標準、規范,恰當地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并通過例題、思考題和習題等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工程素質和實際應用的能力。

3.5 具有良好的教學適用性

《過程裝備基礎》的體系結構較為合理,選材得當,內容深廣度適宜;教材文字簡潔,表述嚴謹;教材的主線清晰,適用性廣泛。此外,開發制作的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課件、習題庫和試題庫等輔助教學資料,有利于任課教師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必定會使教材具有更好的可讀性和可教性。

4 總結與展望

《過程裝備基礎》第三版總結了第二版在課程教學中的成效與不足,充分吸取了各使用院校師生對教材第三版修訂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結合過程裝備技術的最新發展,精心修訂而成。此外,我們目前也正在進行與“過程裝備基礎”教材第三版配套的多媒體課件、課程習題庫和課程試題庫等的各項建設工作。可以相信,隨著這些建設工作的順利完成,希望能夠對采用“過程裝備基礎”教材第三版進行課程教學有所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朱孝欽.過程裝備基礎[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 朱孝欽,劉俊明.過程裝備基礎[M].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伊川县| 乐昌市| 南宁市| 尖扎县| 连南| 乌鲁木齐县| 井冈山市| 临沭县| 繁峙县| 开远市| 汝州市| 永清县| 馆陶县| 皮山县| 莒南县| 台北县| 河津市| 长汀县| 丽江市| 富蕴县| 务川| 肃宁县| 无极县| 曲麻莱县| 张家界市| 三门峡市| 尼勒克县| 张家口市| 南江县| 依安县| SHOW| 平塘县| 富阳市| 江城| 桐梓县| 巴塘县| 依安县| 通州区| 开远市|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