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軌道交通法規(第二版)
- 尹小梅主編
- 2506字
- 2020-05-19 16:06:39
第二節 法律基礎
一、法的起源
法不是從來就有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且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在原始社會中,由于人們不能離開集體獨立生存,這樣就不能有人獨立于集體來制定法,大家在生活中只能以共同的習慣為行為的準則,這就使習慣成為古代法的主要淵源。
在原始社會后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階級的分化和國家的產生,社會中出現了權利義務觀念,出現了“我的”“你的”的區分,且權利義務發生了分離,有人只享有權利,有人只承擔義務,這意味著早期人類的法產生了。
法自產生后,隨著社會形態的變遷,經歷了不斷的更替以適應不同的社會制度,目前,已經形成四種不同社會形態的法: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
二、法的概念及特征
1.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行為規范的總稱。狹義的法是指具體的法律規范,包括憲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判例、習慣法等各種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體現在四個方面。
①法是調整行為關系的社會規范。
②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具有國家性、普遍性和統一性。
③法是以權力、義務為調整機制的。法調整人的行為進而控制社會關系,是通過設定人的權利義務的方式,指引人的行為,達到調整社會關系的目的。
④法是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力量的。國家強制力是指國家建立起來的諸如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
三、法的表現形式
法的表現形式問題實質就是法的效力等級問題。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我國法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憲法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是我國最主要的法律淵源。
2.法律
法律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和規定制定的,其地位低于憲法。但其他規范性文件要在憲法和法律的基礎上制定。
按照法律制定的機關及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法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會關系的法律,稱之為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等。
另一種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或修改的,規定和調整除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關系的法律,稱之為一般法律。如《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國家賠償法》等。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于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可以條例、決定、命令、指示等形式發布。與軌道交通相關的行政法規有《城市公共交通條例》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管理條例》《鐵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不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而制定并頒布的法律規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規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轄區內有效,其地位和效力低于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的自治權,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帶有民族區域自治特點的法律規范性文件。
6.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行政規章的效力低于前面五種法的形式。
7.特別行政區的法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法律包括與基本法不相抵觸的原有法律,是我國法的一部分,是我國法的一種特殊形式。
8.國際條約
國際條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之間訂立的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法律、軍事等方面而規定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各種協定。是我國法的一種形式,對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都具有法律效力。
四、法律部門
法律部門,也稱部門法,是根據一定標準和原則所劃定的調整同一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的法律部門分為憲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訴訟法、經濟法、社會法七個部門。由于社會關系復雜交錯,彼此聯系,因此法律部門之間往往很難截然分開。事實上,有的社會關系需要由幾個法律部門來調整,如經濟關系就需要由經濟法、民法、行政法、勞動法等調整。我國的軌道交通業發展較晚,目前還沒有形成單獨的軌道交通法律部門。
五、軌道交通法
軌道交通法是調整軌道交通建設和運輸關系以及與建設和運輸相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沒有統一的規定交通法典,相關規定散見于法律法規和規章。
我國軌道交通建設成就顯著,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總體上呈現一定程度的躍進式發展特征。目前,總共制定了軌道交通法律一部,行政規章、地方法規部門規章若干,軌道交通法律體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在法律層面,1990年七屆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鐵路法》已經不適應我國軌道交通的發展需要,函待修改?;旧先珖缘某鞘熊壍澜煌ǚ蛇€處于空白,原出臺的各種交通運輸和城市公共運輸的法律很少涉及軌道交通。
在行政法規方面,交通運輸部于2018年5月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國務院于2015年4月頒發了《國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同時廢止了200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處置城市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預案》。交通運輸部2013年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范》,該標準規定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總體要求,以及行車組織、客運組織、車輛以及車輛基地設施設備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另外地方法規與行政規章也有針對當地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管理的辦法與規定,如比較典型的北京市有《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檢查規范》《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等。
對于軌道交通法如何構建的問題,目前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一種是統一立法,一種是按鐵路法、城市軌道交通法分別立法。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信息產業綜合法律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 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反腐法律法規全書(含黨規黨紀)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節能減排專項法律法規
- 信息社會個人隱私權的公法保護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4最新修正版
- 《新加坡調解公約》批準與實施機制研究
- 法律法規全書系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法律法規全書·含規章及法律解釋(202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
- 大學生常見法律風險案例與法律知識解析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防疫防治綜合法律法規
- 煤礦行業安全生產學習指導與典型案例評析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稅務征收法律法規
- 最新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規手冊(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