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太白山觀花手冊
- 朱仁斌 李敏編著
- 1608字
- 2020-05-19 14:26:37
使用指南

檢索順序(快速索引頁碼參見護封握口)
第一步:判斷花色

第二步:判斷花型


術語圖解
花的結構

花是被子植物的繁育器官,在其生活周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花可以看作是一種不分枝、節間縮短、適應于生殖的變態短枝,花梗和花托是枝條的一部分,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是著生于花托上的變態葉。
同時具有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的花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為不完全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是兩性花,只有雌蕊的單性花為雌花,只有雄蕊的單性花為雄花。部分植物無花冠,稱為單被花,其花萼特化為花瓣狀,如鐵線蓮、郁金香等。生于花下方的葉稱為苞片,有時也特化為花瓣狀,如珙桐、四照花、葉子花等。
花型

花序

葉的結構

葉型

葉形

葉緣

葉序

太白山觀花指南
太白山地處陜西省中部,整體為溫帶季風氣候,但是由于太白山垂直海拔梯度變化較大,存在明顯的小氣候類型。海拔800~1500米為溫帶季風氣候帶,四季分明;海拔1500~3000米為寒溫帶季風氣候帶,全年無夏,春秋短促,冬季漫長,氣候冷濕,多雨多霧;海拔3000~3360米為亞寒帶氣候帶,氣候寒冷濕潤,是太白山森林帶的上限;海拔3360米以上為寒帶氣候帶,冬季長,天氣變幻驟劇,風大,太陽輻射強。
太白山這個名字由來已久,最早見于《魏書·地理志》中,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稱之,《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于終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時有紫氣復之,故名。”但太白山最早并不叫這個名字,在《尚書·禹貢》中,太白山被稱為“悖物山”,《漢書·地理志》稱其為“太乙山”,據傳說為太乙真人修煉之地。
太白山有維管植物1880種,其中蕨類植物21 科40 屬110 種,種子植物120 科 627屬1770 種,是溫帶植物多樣性較高的地區。太白山植物分布,自下而上可分為落葉闊葉林帶、針葉林帶、高山灌叢帶、草甸帶。落葉闊葉林帶在海拔780~2800米之間,建群種以殼斗科和樺木科植物為主,比如銳齒槲櫟(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槲樹(Q. dentata)、遼東櫟(Q. wutaishanica)、紅樺(Betula albosinensis)、糙皮樺(B. utilis)等。針葉林帶在海拔2800~3400米之間,建群樹種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和太白紅杉(Larix chinensis)。海拔335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帶和草甸帶,灌木以杯腺柳(Salix cupularis)和太白杜鵑(Rhododendron taibaiense)建群,高山草甸以禾葉蒿草(Kobresia graminifolia)建群。
登太白山有四條路線。第一條是從眉縣湯峪上,經下坂寺、上坂寺、小文公廟、大文公廟、大爺海,最后登頂拔仙臺,湯峪到下坂寺這一段必須要乘坐游覽車,步行路段20公里。第二條路線是從厚畛子出發,經鐵甲樹、三合宮瀑布、南天門、藥王殿、玉皇池、三爺海、二爺海、大爺海,最后至頂峰拔仙臺,全程30多公里。第三條路線是從周至縣都督門出發,經太白廟、老廟子、將軍祠、跑馬梁、萬仙林、雷公廟、三官廟到拔仙臺,需徒步60多公里。第四條路線是從眉縣的營頭或由太白縣的鸚鴿鎮啟程,在平安寺匯合為一條路,經明星寺、放羊寺到大文公廟后又與湯峪線匯合,全程約90公里。筆者戶外經驗不足,通常走的是湯峪—大爺海—拔仙臺這條大眾路線。這也是最安全的一條路線,道路清晰,補給站多,本書介紹的植物大部分都可以見到。
秦嶺的春天來得稍晚,3月底才開始,海拔稍高的地方積雪尚未融化。此時賞花可選擇太白山海拔稍低的地方,比如蒿坪、紅河谷、大青山(車峪)、駱峪等地,可以見到川東紫堇(Corydalis acuminata)、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膀胱果(Staphylea holocarpa)、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等數十種早春開花的植物。5月,太白山2000米以上的地方開始進入春季,鴉跖花(Oxygraphis glacialis)、喜山葶藶(Draba oreades)、岷山報春(Primula woodwardii)、金背杜鵑(Rhododendron clementinae subsp. aureodorsale)、蜀側金盞花(Adonis sutchuenensis)、黃三七(Souliea vaginata)、繡球藤(Clematis montana)等漂亮的高山花卉隆重登場。6~8月是太白山最佳觀花季節,各種馬先蒿屬(Pedicularis)、報春花屬(Primula)、毛茛科(Ranunculaceae)、罌粟科(Papaveraceae)、薔薇科(Ros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景天科(Crassul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杜鵑花科(Eric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植物競相綻放。9月開始秦嶺逐漸進入秋季,各種果實相繼成熟,此時恰好是龍膽科植物繁盛的季節,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隨處可見漂亮的六葉龍膽(Gentiana hexaphylla)、美麗肋柱花(Lomatogonium bellum)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