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2 POPs性質

(1)高毒性

POPs物質在低濃度時也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POPs大多具有強烈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效應,人類和動物通過飲食和環境污染的途徑攝入或接觸到POPs,將可能使生殖、遺傳、免疫、神經、內分泌等系統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危害身體健康。例如,二id:2147491579;FounderCES英類物質中毒性最強者的毒性相當于氰化鉀的1000倍以上,號稱是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之一。每人每日能容忍的二id:2147491586;FounderCES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pg,二id:2147491593;FounderCES英中的2,3,7,8-四氯二苯并-p-二id:2147491600;FounderCES英(2,3,7,8-TCDD)只需幾十皮克就足以使豚鼠斃命,連續數天施以每公斤體重若干皮克的喂量能使孕猴流產。POPs物質還具有生物放大效應,POPs也可以通過生物鏈逐漸積聚至高濃度,從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2)持久性

POPs結構非常穩定,對于光、熱、微生物、生物代謝酶等各種環境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在自然條件下很難發生降解,能夠長期在環境里存留。一旦進入環境中,將在水體、土壤和底泥等環境介質以及生物體中長期殘留,時間可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例如,二id:2147491607;FounderCES英系列物質在氣相中的半衰期為8~400天,水相中為166天到2119年,在土壤和沉積物中為17~273年。

(3)蓄積性

POPs在自然環境里可能濃度很低,但是它可以通過大氣、水、土壤進入植物或者低等的生物體內。POPs具有高親油性和高憎水性,即不溶或者微溶于水,而易進入到脂肪中,因此能在活生物體的脂肪組織中進行生物積累。由于野生動物以及人體中都含有相當數量的脂肪組織,當POPs通過各種途徑為生物體所攝入后,就會在脂肪組織中累積形成“生物蓄積”,其濃度一般遠高于周圍環境介質中的POPs濃度,形成所謂的“生物濃縮”。在食物鏈中由于捕食關系的存在,處于更高營養級的生物因不斷地捕食體內含有POPs的低營養級生物,其體內將會蓄積更高濃度的POPs,即通過食物鏈逐級放大,而人類處于食物鏈的最高級,這種沿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無疑意味著人類將可能受到更高濃度POPs的毒害。

(4)遷移性

POPs可以通過風和水流傳播到很遠的距離。POPs物質一般是半揮發性物質,這使得它們能夠在室溫下通過蒸發進入大氣層,因此,它們能從水體或土壤中以蒸氣形式進入大氣環境或者附在大氣中的顆粒物上。由于其具有持久性,所以能在大氣環境中遠距離遷移而不會全部被降解,但半揮發性又使得它們不會永久停留在大氣層中,它們會在一定條件下又沉降下來,然后又在某些條件下揮發。這樣的揮發和沉降重復多次就可以導致POPs分散到地球上各個地方。也正是因為這種性質使得POPs容易從比較暖和的地方遷移到比較冷的地方,像北極圈這種遠離污染源的地方都發現了POPs污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靖州| 榆社县| 锡林郭勒盟| 洛扎县| 汕头市| 郧西县| 德格县| 牟定县| 屯门区| 福建省| 项城市| 鹤峰县| 曲靖市| 南江县| 衡阳市| 邢台县| 双鸭山市| 拜泉县| 澳门| 堆龙德庆县| 上栗县| 汽车| 益阳市| 忻州市| 长沙市| 新泰市| 德令哈市| 大田县| 平乐县| 永登县| 南宫市| 乾安县| 苍溪县| 廉江市| 安图县| 塘沽区| 秀山| 新泰市| 达日县|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