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4 POPs國際公約

為了推動POPs的淘汰和削減、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POPs的危害,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主持下,2001年5月23日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92個國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公約,其全稱是《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又稱POPs公約。此公約被認為是繼《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之后,國際社會在有毒化學品管理控制方面邁出的極為重要的一大步。

2001年5月,中國率先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公約》,這一公約是國際社會為保護人類免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害而采取的共同行動,是繼《蒙特利爾議定書》后第二個對發展中國家具有明確強制減排義務的環境公約,落實這一公約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批準了《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國家實施計劃》),為落實《國家實施計劃》要求,2009年4月16日,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10個相關管理部門聯合發布公告(2009年23號),決定自2009年5月17日起,禁止在中國境內生產、流通、使用和進出口滴滴涕、氯丹、滅蟻靈及六氯苯(滴滴涕用于可接受用途除外),兌現了中國關于2009年5月停止特定豁免用途、全面淘汰殺蟲劑POPs的履約承諾,實現了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的階段性目標。

1998年6月在丹麥奧胡斯召開的泛歐環境部長會議上,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32個國家正式簽署了《關于長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LRTAP)框架下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協議書。該協議書規定,禁止或削減POPs物質的排放并禁止和逐步淘汰某些含有POPs產品的生產。協議書中所提出的受控POPs共16種(類),除UNEP中提出的12種物質(殺蟲劑、工業化學品和生產中的副產品)之外,還包括六溴聯苯、林丹、多環芳烴和開蓬(十氯酮)。 

事實上,符合POPs定義的化學物質還遠遠不止上面所提到的12種或16種,一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已相繼提出了關于新POPs的建議。2004年8月,歐盟在一份題為“化學污染:委員會想從世界上清除更多的骯臟物質”的新聞稿中提議擴大POPs名單,擬在《斯德哥爾摩公約》中加入下列10種新POPs:開蓬、六溴聯苯、六六六(包括林丹)、多環芳烴、六氯丁二烯、八溴聯苯醚、十溴聯苯醚、五氯苯、多氯化萘(PCN)和短鏈氯化石蠟。另外一些被學術界或非政府組織提名的新POPs物質包括:毒死蜱、阿特拉津和全氟辛烷磺酸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固安县| 彭泽县| 阳春市| 廊坊市| 武汉市| 晋城| 德安县| 惠来县| 万山特区| 资中县| 股票| 上杭县| 灵武市| 涟水县| 舞钢市| 大关县| 凤翔县| 永靖县| 梁平县| 罗甸县| 平武县| 理塘县| 望城县| 绵竹市| 武乡县| 嘉黎县| 绵竹市| 上蔡县| 法库县| 巴里| 达州市| 桂阳县| 手游| 禹州市| 河间市| 婺源县| 泸西县| 靖州| 彭泽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