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二、南瓜細菌性緣枯病

(一)癥狀

南瓜細菌性緣枯病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葉緣水孔附近產生水漬狀斑點,后擴展成淺褐色不規則形病斑,周圍具暈圈;發病重的形成“V”字形褐色大斑。病斑多時,整個葉片枯死(圖1-71,圖1-72)。

1-71.jpg

圖1-71 南瓜細菌性緣枯病(一)

1-72.jpg

圖1-72 南瓜細菌性緣枯病(二)

(二)病原特征

該病病原菌為邊緣假單胞菌邊緣假單胞致病型[Pseudomonas marginalis pv. Marginalis (Brown) Stevens]。除侵染南瓜外,還可侵染黃瓜。

(三)病害發生規律及流行特點

病原菌在種子上或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從葉緣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靠風雨、田間操作傳播蔓延和重復侵染。經觀察南瓜細菌性緣枯病的發生主要受降雨引起的濕度變化及葉面結露影響,我國北方春夏兩季大棚相對濕度高,尤其每到夜里隨氣溫下降,濕度不斷上升至70%以上或飽和,且長達7~8小時,這時籠罩在棚里的水蒸氣,遇露點溫度,就會凝降到南瓜葉片或莖上,形成葉面結露,這種飽和狀態持續時間越長,緣枯病的水浸狀病斑出現越多,有的在病部可見菌膿。與此同時,南瓜葉緣吐水為該菌活動及侵入、蔓延提供了重要的水濕條件,引起該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

1.選用耐病品種

選用耐病品種進行種植,是一項重要的防治措施。

2.無病留種與種子處理

從無病瓜上選留種,瓜種可用70℃恒溫干熱滅菌72小時,或50℃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晾干后催芽播種;還可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鐘,或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或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

3.無病土育苗

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生長期及收獲后清除病葉,及時深埋。

4.露地推廣避雨栽培,開展預防性藥劑防治

露地推廣避雨栽培,于發病初期或蔓延開始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倍液,每畝用兌好的藥液60~75升,連續防治3~4次。琥膠肥酸銅對白粉病、霜霉病有一定兼防作用。也可選用硫酸鏈霉素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4∶600銅皂液或1∶2∶300~400波爾多液;另外,40萬單位青霉素鉀鹽兌水稀釋成5000倍液也可有效預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丁青县| 保亭| 辽阳市| 会东县| 临夏市| 清涧县| 清水河县| 连城县| 临泉县| 杭州市| 夏邑县| 固始县| 开封市| 宿州市| 永德县| 龙山县| 莱芜市| 扬中市| 凉城县| 临洮县| 泽库县| 澄迈县| 芜湖县| 温泉县| 祁阳县| 土默特左旗| 广灵县| 越西县| 辽中县| 资兴市| 榆林市| 东港市| 余姚市| 东乡县| 和政县| 青海省| 潼关县| 高邑县| 广饶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