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養殖用藥問題解析與“零用藥”的實現
- 蔣發俊
- 968字
- 2020-05-07 11:50:13
第六章 “掛袋法”殺蟲誤區
2016年7月6日早上6點剛過,我的手機鈴聲響起,示范戶老陳打來的,電話里傳來他急促的聲音:“北邊的池,魚得病了,現在魚兒都在水面漫游著,也不圍增氧機,已經撈了幾百尾死魚了,還在不斷地死魚,你趕快過來看看吧!”
老陳說的北邊的池,水面12畝,年初放養100克左右的鯉魚種30000尾,2500尾/畝,搭配鰱魚280尾/畝,花鰱60尾/畝。至7月上旬,鯉魚個體長至0.5公斤左右,載魚量1.5萬公斤左右,夜里需要開3臺增氧機。
放下電話后,我驅車1個小時到達池塘邊,老陳正在池中撈死魚。從老陳那里我了解到實情。
7月3日晚上21點多,該池魚兒上浮水面,這么早就浮頭,一起納涼的鄰居在池邊看到這個現象,說這個池魚鰓上肯定有寄生蟲。7月4日晚上又出現了魚兒上浮水面的現象,老陳自作主張,采取掛袋法來殺蟲。
他用了7瓶晶體敵百蟲,塑料瓶裝的每瓶凈重800克,把敵百蟲按2瓶、2瓶、3瓶分別用繩子拴在3臺增氧機上,用螺絲刀在每個塑料瓶上鉆了五六個洞,夜里23點多掛袋完畢,打開增氧機。他心里想著敵百蟲掛在增氧機上,通過塑料瓶上鉆的洞,敵百蟲藥液漏出來,在增氧機周圍形成藥液區,夜里池塘缺氧,魚兒肯定要圍在增氧機周圍,這樣就可以起到殺滅魚鰓上寄生蟲的作用。
其實7月5日一早,該池就出現了死魚,他撈出了100尾左右,但沒有引起他的重視。7月6日天剛蒙蒙亮,發現了大量魚兒浮在水面上,不圍增氧機,漫游,呆滯無力,再仔細一看有許多死魚已經漂起來了,他一下子慌了。
“有機磷中毒,而且比較嚴重。”我肯定地說。在聽老陳述說情況的同時,我在池塘邊觀察著。
這種晶體敵百蟲潑灑濃度為0.4~0.5毫克/升,即使說鯉魚能忍受4~5毫克/升的濃度,但是掛在增氧機上的敵百蟲從瓶體洞中漏出來的藥液濃度遠遠超過魚的忍受能力!魚兒缺氧必須圍在增氧機區域,靠近敵百蟲瓶周邊的魚兒能不中毒嗎?
通過反復講解,老陳認同了魚兒有機磷中毒的事實。并說服老陳,讓他別再糾結要不要施用解毒藥物,告訴他魚體有機磷中毒后,外用解毒藥物不會起作用,毒害作用是不可逆的。
回來之后,我要求老陳每天給我通報一次撈出的死魚數。
7月6日撈出死魚數,1000尾左右;7月7日2300尾左右;7月8日3500尾左右;7月9日1700尾左右;7月10日1000尾左右;7月11日360尾。
持續一周時間,總共死魚數1萬尾左右。其間有幾天一直連陰雨,另外我讓老陳移動一下增氧機的位置,他一直沒有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