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化學
- 梁金環(huán) 徐坤山 王曉凌主編
- 1339字
- 2020-04-30 19:05:39
第一節(jié) 核酸的分子組成
一、核酸的元素組成
核酸的主要組成元素有C、H、O、N、P等,其中磷元素的含量比較接近和恒定,為9%~10%,因此,通過測定生物樣品中P的含量,可大致推算出其核酸的含量。
二、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核酸水解生成核苷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可進一步水解,直至徹底水解生成戊糖、堿基和磷酸(圖3-1)。

圖3-1 核酸水解及其產(chǎn)物水解
(一)戊糖
戊糖是核苷酸的重要組成成分。DNA中所含的是D-2-脫氧核糖,RNA中所含的是D-核糖(圖3-2)。

圖3-2 構成核苷酸的核糖與脫氧核糖
(二)堿基
堿基包括嘌呤堿和嘧啶堿兩類(圖3-3)。嘌呤堿有兩種:腺嘌呤(adenine,A)和鳥嘌呤(guanine,G);嘧啶堿有三種:胞嘧啶(cytosine,C)、尿嘧啶(uracil,U)和胸腺嘧啶(thymine,T)。RNA中主要含有A、G、C和U四種堿基,DNA中主要含有A、G、C和T四種堿基。某些核酸除含上述堿基外,還有微量稀有堿基,如次黃嘌呤、7-甲基鳥嘌呤、5,6-二氫尿嘧啶等,稀有堿基主要存在于RNA中。

圖3-3 核苷酸中兩類主要堿基
(三)核苷
戊糖與堿基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稱為核苷或脫氧核苷(圖3-4)。糖苷鍵通常是由戊糖分子中第1位碳上的羥基,與嘌呤堿第9位的氮或嘧啶堿第1位的氮上的氫脫水縮合生成。含核糖的核苷稱為核糖核苷,如腺嘌呤核苷(簡稱:腺苷);含脫氧核糖的核苷稱為脫氧核苷,如胞嘧啶脫氧核苷(簡稱:脫氧胞苷)。

圖3-4 核苷與脫氧核苷
(四)核苷酸
核苷與磷酸通過磷酸酯鍵連接即為核苷酸。戊糖上的游離羥基均可與磷酸結合生成酯鍵,但生物體內(nèi)的核苷酸,主要通過核苷的第5位碳上的羥基與磷酸結合形成酯鍵,稱為5′-核苷酸(或5′-脫氧核苷酸)。常用“NMP”或“dNMP”表示,N表示任意一種堿基。構成RNA的核苷酸主要有AMP、GMP、CMP、UMP;構成DNA的核苷酸主要有dAMP、dGMP、dCMP、dTMP。核苷酸5′位碳進一步磷酸化即生成核苷二磷酸或脫氧核苷二磷酸(NDP或dNDP)和核苷三磷酸或脫氧核苷三磷酸(NTP或dNTP)。
DNA和RNA的分子組成比較見表3-1。
表3-1 DNA和RNA的分子組成

三、體內(nèi)某些重要的游離核苷酸
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酸含有高能磷酸鍵,在生物體內(nèi)具有重要的生物學作用。ATP、GTP、CTP、UTP是合成RNA的重要原料;dATP、dGTP、dCTP、dTTP是合成DNA的重要原料。ATP是生物體內(nèi)主要的能量儲存和利用形式,另外GTP、CTP、UTP也可為某些物質合成代謝等過程提供能量。核苷酸還是許多酶的輔助因子的組成成分,如腺苷酸參與構成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輔酶A等。此外,核苷酸的衍生物還參與多種物質代謝的調控,如環(huán)腺苷酸(cAMP)和環(huán)鳥苷酸(cGMP)是細胞信號傳導過程中的第二信使(圖3-5)。

圖3-5 核苷酸與環(huán)腺苷酸
四、核酸中核苷酸的連接方式
核酸是由眾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聚核苷酸,相鄰兩個核苷酸通過3′,5′-磷酸二酯鍵連接。多聚核苷酸鏈一端的戊糖上有一個3′位游離的羥基,稱為3′-末端(或3′端),而另一端的戊糖上有一個5′位游離的磷酸基團,稱為5′-末端(或5′端)。由于核苷酸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堿基的不同,因此堿基順序即代表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習慣上將5′-末端作為多核苷酸鏈的“頭”,寫在左端;將3′-末端作為“尾”,寫在右端,按5′→3′的方向書寫,從繁到簡如圖3-6所示。

圖3-6 DNA分子中多核苷酸鏈的一個片段及其縮寫方法
★ 考點提示:核酸的化學組成及核苷酸的連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