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古建筑構造技術(第二版)作者名: 王曉華主編本章字數: 333字更新時間: 2020-04-30 18:49:17
第三章 古建筑墻體構造
古建筑屋身由墻體、木構架、斗栱(僅在高等級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組成。屋身構造按照受力方式有以下幾種:梁柱造,是采用梁柱組成的框架體系承重,墻體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頂重量,也就是形成具有抗震性能的“墻倒屋不塌”構造;承重墻構造,屋架落在墻體上,墻體承受屋頂的全部重量;混合構造,梁柱和墻體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為墻承重構造,前檐為梁柱構造。古建筑中大部分建筑為梁柱造形式,墻體本身不承受上部梁架及屋頂荷載,但是在圍護分隔、穩定柱網、提高建筑抗震剛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另外墻體的耐火性能較好,在建筑防火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除了上述幾點外,在古建筑墻體中,只要是使用磚石材料,就極少抹灰粉飾,由于它具有結構與裝飾的二重性,故有著十分嚴密、完整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