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企業生產管理優化
- 陶濤
- 1492字
- 2020-04-30 17:23:39
序
中國家具產業方興未艾,科研創新、管理技術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學術力量,歷練出一批科學技術與管理才能雙馨的新型人才,陶濤就是其中的代表。陶濤是我的博士后弟子,2016年從我校林業工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順利出站,是一位深受企業歡迎,并為企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非常務實、睿智的優秀人才,他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能多年深入企業一線,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厚德篤行,深受贊譽。我欣然為其新作《家具企業生產管理優化——新常態·新思維·新方法》撰寫此序。
還記得2013年9月,在指導陶濤進行博士后研究的初期,我在當時的業界和學界首次提出了基于“綠色、博弈、創新”的理念組織和管理家具企業的新思想,并為弟子陶濤確定了今后一段時間研究的突破口:基于“綠色、博弈、創新”的理念,優化家具企業的生產環節。“綠色”,即以人為本,最大化激發生產要素中“人”這個最關鍵要素的活力與潛能,牢牢抓住這一主要矛盾,并以“人”作為突破口,全面實現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擴大盈利等一系列企業綠色化經營目標。“博弈”,即在當前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與市場之間存在著多重而又復雜的博弈關系,例如:款式要新、質量要好、服務要優、價格卻要低。即同價質優、同質價優!應科學評估博弈過程的持續性與艱巨性,企業必須主動在博弈中求生存、求發展!“創新”,即企業興旺發達、永葆青春的不竭源泉和動力,通過創新家具企業組織及管理技術與模式,創新定價模式及調價邏輯,創新產品加工要素集成管理系統,從而創建現代家具企業卓有成效的生產管理模式。事實證明,陶濤對我提出的想法在企業生產實踐中的落實,是非常到位和精準的!
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傳統制造業減速明顯,多數傳統產業正在自上而下積極地開展政策調控,國家層面供給側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已經步入深水區。家具產業經歷四十余年的建設、改革和發展,已經進入到買方主導、供過于求的新常態,粗放式發展的傳統家具企業在利潤日趨微薄的大環境下正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傳統家具企業脫離市場,唯產能至上,盲目開展生產活動帶來的風險與日俱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通過科學的理論指導,充分發揮出傳統家具企業的效能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這部專著是陶濤多年來扎根工廠、科研和營銷一線的嘔心瀝血之作,凝聚了大量經驗、數據和科研成果,是家具產業生產管理領域不可多得的佳作。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不新增投資的前提下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提升。此外,這本書對當前家具學術和生產領域的現實意義還在于:
① 系統性地分析和論證了家具企業各部門片面的利益最大化和企業整體效益之間的關系;
② 揭示了傳統成本會計評價標準的局限性,并提出采用有效產出會計作為生產績效評價尺度;
③ 創建了以銷定產型家具企業生產計劃與控制關鍵技術;
④ 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家具生產在制品庫存控制實施方案;
⑤ 通過關聯矩陣法優化生產計劃,確定了家具企業瓶頸資源生產訂單排產規則優先級優化方案。
這些論點環環相扣,將復雜的家具生產制造過程抽絲剝繭、條理清晰地推導出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整體利益為前提,順應個性化市場需求,走集約型發展道路的訂單型企業生產優化的新思路。在此書的論述中,我看到了將低門檻、經驗化的家具生產升級成為具有大量數據支撐、可進行精準調控,并具有很強專業性的現代輕工業制造理論體系。在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常態下,這部專著對于國內傳統家具制造企業提升效率、降低庫存、縮短交貨期和開展個性化定制,實現供給側改革的成功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對于中國其他輕工業領域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管理優化升級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先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東北林業大學校長
二〇一八年十月于哈爾濱
前言
我國家具產業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不斷進步,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七年來的跨越式發展,2017年總產值已達到約1650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達522億美元,年均增長20%以上,總產值、出口額位居世界首位已有10年,早已成為世界家具生產與家具出口第一大國,從業人數與企業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但是,當前我國家具制造產業進入到這樣一個新常態之中:買方主導、需方和供方地位不對等、替代產品威脅嚴重、企業數量倍增且同質化嚴重、家具市場飽和、行業內企業競爭激烈。我國家具行業已經由過去的高盈利行業轉變為微利行業,家具制造企業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家具企業僅依靠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的傳統思維方式已無法確保其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沒有約束,生產系統的產出將是無限的。現實當中任何系統都不能無限地產出,所以,任何系統都存在著一個或者多個約束。而任何的企業和組織均可視為系統,因此,要想提高家具企業的盈利水平,必須盡可能打破各種約束。發展要有新思維,管理要有新方法!
為幫助家具制造企業擺脫困境,促進企業實現由傳統粗放形式向高效集約模式的成功轉型,以實現持續盈利的目標。筆者在吸收國內制造業管理優化理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我國家具生產實際出發,提出將約束理論引入家具生產優化之中,并與家具產業界諸多企業密切合作,以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以銷定產(MTO,Make to Order)型家具生產模式作為研究對象,創建了適應我國當前家具產業發展要求的家具生產優化新思維與新方法。這種新思維與新方法的優勢在于,原則上不新增投資,依靠現有資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提升家具企業有效產出、提高生產管控水平、降低在制品庫存、縮短交貨周期、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擴大利潤空間、降低生產成本,這對于我國家具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生存,并獲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與更高層次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與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分別介紹如下。
第1章,緒論。介紹我國家具產業、市場的現狀,分析我國家具生產存在的共性問題、國內外生產優化的現狀及水平和家具企業生產管理的現狀。
第2章,家具生產的類型與管理優化方法。對我國家具生產方式從多個視角、多個側面進行了定性分析,揭示了當前家具生產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所在,分別對以產定銷(MTS,Make to Stock)型與MTO型兩種生產形式,MRPⅡ、JIT與約束理論三種生產控制理論進行對比研究,詳細闡述了約束理論指導MTO型家具生產的獨特優勢,提出了MTO型家具生產優化的方法。
第3章,家具生產瓶頸資源最大化利用。對傳統成本會計評價標準不適合家具生產的原因進行了剖析,確立了以有效產出會計為評價尺度的生產績效評價標準,對MTO型家具生產有效產出提升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對MTO型家具生產中瓶頸工序有效產出辨識方法、提升模式及工藝設備特征進行了系統研究,闡述了家具生產瓶頸資源最大化利用關鍵技術。
論述DBR(Drum-Buffer-Rope,鼓-緩沖器-繩子)系統原理與方法,擬定DBR生產計劃與控制流程,對其在應用中可能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分析,在MTO型家具生產實踐中設計了家具零部件工時定額與交貨期表、家具生產瓶頸資源搜索表,發現并總結了家具生產瓶頸工序排程優化的流程與方法,闡述了MTO型家具生產DBR計劃與控制關鍵技術。
第5章,家具生產在制品庫存控制方法研究。分析家具企業在制品庫存控制現狀與影響因素,重點研究了包括生產提前期、批量、在制品在工序間的移動方式、瓶頸資源的生產能力在內的生產系統內部因素對在制品庫存控制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采用前饋-反饋集成的控制方法對瓶頸工序前的在制品庫存控制進行建模,闡述了MTO型家具生產在制品庫存控制模型。
第6章,瓶頸生產優先級的關聯矩陣法優化方法。依據MTO型家具企業與家具市場的實際特點,介紹了以關聯矩陣法優化生產計劃,對瓶頸生產排序問題從多個因素出發進行綜合評定,通過德爾菲函詢法確定各項評價值,并由關聯矩陣法綜合求解得出最優排序規則,在此基礎上制定了MTO型家具企業瓶頸資源生產訂單排產規則優先級優化方案。
本書的主旨思想與立意規劃,得到了我的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堅先生的悉心指導,先生在百忙之中欣然為弟子拙著作序,在此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在撰寫本書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論著和文獻資料,特別向這些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書出版得到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業工程學科經費的資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以MTO型家具生產作為研究對象,創建了適應家具產業發展要求的MTO型家具生產優化理論體系,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經驗,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陶 濤
二〇一八年十月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雅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