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公眾號運營:內容創作+運營推廣+商業變現作者名: 魏穎編著本章字數: 2283字更新時間: 2020-07-01 17:31:12
2.1 疑問型:以問句結束,引起讀者對答案的好奇
在標題中加上問號變成疑問句,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引起讀者對答案的好奇。這是公眾號運營者常用的一種標題命名方式。
2.1.1 以疑問方式引起注意
疑問型標題不是真的要詢問讀者,而是以疑問的方式引起讀者的注意,讓讀者產生閱讀正文的興趣,問題的答案往往會在正文中呈現。我們把疑問型標題又稱作設問式標題,畢竟它既有問題,也有答案。
在眾多優質公眾號文章中,有一篇《你的女朋友,是不是這樣追到手的?》的文章,就是疑問型標題。從這篇文章最終收獲了眾多閱讀量來看,就能知道疑問型標題的優勢所在。
從符號學的角度看,問號本身就有強調、提醒的作用。運營者在標題中使用這一符號也是基于它的這一功能。同樣的一層意思,運用疑問句表達出來更具吸引力,更能引發讀者的好奇心,進而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性。如果將《你的女朋友,是不是這樣追到手的?》改為《你的女朋友一定是這樣追到手的》,后者明顯失去了吸引力。
當男性讀者看到這個標題時會聯想到自己,然后會反問自己:“我的女朋友是怎樣追到的?是不是跟文章中說的一樣呢?”就會點開標題一探究竟。女性讀者看了之后,則會想:“我的男朋友當初是怎樣追我的?是不是從這樣的文章中學習的方法。”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女性讀者也會忍不住點開標題。這就是疑問型標題的魅力所在,它能引導讀者去積極思考問題,探尋問題的答案。
創作疑問型標題的關鍵是,提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問題。疑問型標題不僅僅是在標題末尾加上問號那么簡單,運營者還要保證所提問題要么契合讀者的需求,要么符合讀者的關注點,要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或思考價值。否則,僅僅在標題末尾加上問號是沒有效果的,也不能將之稱為疑問型標題。為了加強大家對疑問型標題的理解,筆者收集了一些效果較好的疑問型標題羅列在此,供大家參考借鑒:“人類可以長生不老嗎?”“小米是如何做到從0到1的?”“他是如何從失敗中奮起,進而走向成功的?”“沒有運營的產品怎么火?”。
成功沒有捷徑,標題創作也是如此。如果運營者不經過一番詳細調研,不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僅僅在普通標題后面添加問號,是沒有意義的,更不會帶來任何效果。相反,如果經過了周密的計劃,認真的策劃,那么自然能有梅花的香味撲鼻而來。
優質的疑問型標題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能夠激發讀者探索未知領域的好奇心,會讓讀者產生繼續閱讀全文的強烈渴望。這就需要運營者仔細觀察生活,善于發現讀者的興趣點。有了這些素材后,創作一個處處有伏筆,具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疑問型標題也就不是難事了。
2.1.2 創業邦:《要實現財務自由,30歲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創業邦”是創業型公眾號中的杰出者,是一個致力于向讀者分享創業案例、讓讀者學習創業經驗、向讀者推薦創業項目、為懷揣創業夢想的人提供幫助和服務的一個公眾號。從優質公眾號文章創作情況來看,這個公眾號的成績也是相當優秀。它推送的文章中有不少文章的閱讀量達到了10萬+,這里以其中一篇標題為《要實現財務自由,30歲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的文章為例進行分析。
在這個標題中,運用了“財務自由”這一概念。這個概念并不是首次提出,但是,對于“財務自由”的解釋可謂五花八門。因此,從這個詞的內涵上講,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由此看來,這篇文章能成為優質公眾號文章,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也告訴了公眾號運營者們,在擬定推文名稱的時候,可以考慮內涵較為深廣的詞,只要運用得好,就能借其讓公眾號大放異彩。
從符號的運用來看,這個標題還使用了問號,這個問號表示了一種發問的方式,也是在警示讀者,引發讀者思考。當讀者看到標題后,不禁會想:“什么是財務自由?怎樣實現財務自由?我能實現財務自由嗎?30歲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見圖2-1)。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財務自由,而不是庸庸碌碌一輩子。

圖2-1 讀者看完標題后的心路歷程
事實上,這也是對心理學知識的一種應用。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叫作趨同心理,指的是讀者希望自己的情況能與大眾的情況趨同,至少也是接近,而不是有較大差距。讀者一旦覺察到自己的情況可能與大眾的情況差距很大,讀者就會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會想方設法拉近自己與大眾之間的差距。
這種情況下,讀者會非常關心與之相關的消息,希望能從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的表現就是查看相關信息。所以,當“創業邦”的這篇文章推送后,獲得了很高的閱讀量。
對于公眾號運營高手來說,他們非常善于抓住讀者的心理,并由此作為切入點,直擊讀者的痛點。通常來說,這樣的推文才是最容易打動讀者的。問號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向讀者提出問題,引發讀者思考。以“創業邦”的《要實現財務自由,30歲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這個標題為例,如果運營者不使用問號,那么這句話的詢問性也就沒有這么強烈了,想要起到引發讀者思考的目的也就不會如此明顯了。
事實上,一句話能引發讀者的思考,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從而達到預設的目的。對于公眾號運營高手來說,他們有一個判定標題優劣的方法,那就是讀者的共鳴情況。一個標題讓讀者產生了較強的共鳴,可以說這個標題較好,反之,則不然。比如《做公益,如何盈利不餓死?》這個標題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公益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傳統觀念認為做公益就意味著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這讓很多想做公益的人望而卻步。如果能將公益與盈利相結合,這樣的公益就不會有人拒絕。尤其是標題末尾問號的使用,一方面契合了讀者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另一方面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并不是所有標題都應該在末尾加上問號,疑問型標題雖然有它的優勢所在,但也是針對特定情況而言的。如果使用恰當,則會增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引起讀者的注意,否則,問號的使用將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