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花清味: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史
- 馬大勇編著
- 830字
- 2020-07-01 17:21:24
序言
花的美是自在的,并不依附于人類的好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豐富,人們能解讀花卉的內涵,賦予花卉“語言”,讓花卉的美裝點人們的生活,更把花卉的內涵變成人類文化的一部分。
讀懂花卉,便知花卉亦解人語。無論碧桃、紅梅、白荷、紫棠,或者一束蘭花草,都可與人對語,寄托人的情感與思緒。
如此,人與花卉數千年來便結下深緣。入圃、入室,或栽播入園,或剪插入瓶,朝夕相伴,明目清神。許多大匠詩文名篇,都由花卉萌生靈感,得以傳之千古。
花與人有了情緣,人便生出許多智思,想邀乃花入室。平常人待花,只在土陶瓷器中以一泓清泉,養三五日鮮艷。但雜花薈萃,集于一體,便有如何使其相得益彰、交錯成趣的問題。插花于是成為技藝,普通花朵在行家手里略經擺弄,便意趣橫生。插花既是藝術,又是技藝,非一般隨意插擺可成。一本有關插花藝術的書如今捧奉給你,教你如何懂得花的語言,可謂適時矣!
論及插花技藝的書,若以“汗牛充棟”比之,未免謬言,但確實不在少數。如今,愛花者馬大勇,積數年努力,翻閱古今,瀏覽中外,綴珠集玉,遂成《瓶花清味: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史》一書。
本書之新,尚不在教你如何插剪花枝。當然,你想學習插花技藝,書中自有可用之妙法。我說它的“新”,一在其歷數插花藝術之歷史,上自先秦漢魏,下至清末、民國到當代。一部插花藝術的歷史,或可謂中華民族從自然花草之中汲取情感、智慧、意趣等精神營養的文化史。其新,還在于作者對每種花草都找出中國古典詩詞中一一對應的詩句。讀一部書即品味一部花草詩意,使人洞悉古代詩人如何與花草作情感交匯,幫你讀懂花的語言。
熔技藝、知識、情趣于一爐,使《瓶花清味: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史》成為可讀、可藏之書,讓你與花對語。
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于今,人們對這個道理體驗更深。花卉展示著大自然的愛情與才氣,是美化、凈化人類生活環境與精神境界必不可少的尤物。愿戶戶成芝蘭之室,盼人人為護花使者。
以一斑而窺全豹,謹識于此。
雷抒雁
2002年5月8日于北京
(本文作者為原北京魯迅文學院院長、著名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