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落戶拉薩中學

1.1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概述

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何克抗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重點課題——“網絡環境下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研究”過程中,很多學校采用筆記本電腦進`行“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教學活動。由余勝泉教授組織實施的中央電化教育館“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手持式網絡學習系統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是我國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力圖將廉價手持技術應用到學科教學的探究性研究項目。在“十二五”期間,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西山學校,通過引進基于挑戰式學習(Challenge Based Learning,簡稱CBL,又稱“蘋果式挑戰學習”)和引入ICT信息技術,“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把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連在一起,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創造性行為習慣的形成不再局限于課堂的四十分鐘里。通過社會化開放協作的“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平臺,學生們能夠把網絡社區、論壇、學習軟件、思路筆記、創新想法、動畫等帶在身邊,也可以帶入到數學課堂或地理教室,把這些知識和教學內容連在一起,并隨時與他人分享、共同創造。2012年5月19日,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成為中國第一所被認證為蘋果杰出教育項目(Apple Distinguished Program School)的學校。在“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進行的“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探索與實踐,得到了由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國家重點課題“人才培養模式的國際經驗及改革研究”(課題標準號ADA160004)的支持,并作為該課題的子課題四“科技概念流變、構成要素與整合模型研究”在西藏自治區的實踐研究項目。

中央電教館的多項活動已對“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做了明確的要求和著力的推廣,全國教育先進地區也已經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的探索中,積累了相當成功的經驗。充分顯示出“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已經成為全國教育領域發展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指的是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建立“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方式。其中,“一對一”是目的,“數字化”是手段,通過這個手段讓每一位學習者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立的、個性化的學習終端,學習者可以更多地借助網絡上充足的資源,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能解決傳統課堂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全程錄像,這有利于學生在課后通過觀看錄像發現自己在課堂上的不足,從而加以改進,并有利于課下及時復習。目前,“一對一數字化學習”中使用的教師終端與學生終端對各種學習數據有強大的統計及分析功能,且具有豐富多樣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去關注課上課下每一位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問題;師生、生生之間能隨時隨地進行互動,不受時空的制約;能實現學生作業無紙化,同時方便教師的批改;教師不必執著于講臺,可以自由穿梭于學生中,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方式下,學生的作業也可以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去批改,從而把教師從繁雜重復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因為教師要講的知識在網絡上都可以查到,教師的作用只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通過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喚醒自己,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信心。“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杭锦后旗| 淮北市| 连平县| 定结县| 林州市| 安义县| 麻阳| 唐河县| 璧山县| 册亨县| 青神县| 郴州市| 抚远县| 金华市| 平顶山市| 平泉县| 惠州市| 阿城市| 璧山县| 乌拉特后旗| 施甸县| 中卫市| 九龙坡区| 太康县| 澄江县| 建阳市| 犍为县| 鄂托克前旗| 巫溪县| 惠东县| 玛沁县| 仙居县| 茂名市| 瑞金市| 定州市| 沾益县| 磴口县| 景宁| 鄂州市|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