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
- 孫會兵 邱新民等編著
- 4067字
- 2020-04-30 17:13:39
0.2 我國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0.2.1 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及主要法律法規
(1)園林綠化主管部門
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為中國風景園林行業的主管部門。其他行業主管部門還包括:綠化苗木的產銷由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管理;花卉生產歸地方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管理;園林的科技創新由科技部門管理;省、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地方所在地的園林建設工作;各大中城市的園林管理事務由當地的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一些地方由城鄉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管理。
目前,中國風景園林行業尚未形成全國性的行業自律組織,但部分省市已經建立了由政府支持的地區性的風景園林企業協會,如廣東省風景園林協會、北京市園林綠化企業協會、上海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等。另外,全國及部分省市成立了以學術研究為主要目的風景園林學會,如掛靠于住建部的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掛靠于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的廣東園林學會。風景園林學會是由風景園林科技及藝術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組織,主要宗旨是進行園林科技藝術相關學科的研究,開展國內外風景園林科技藝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風景園林科學技術及藝術事業的普及與提高等。
(2)園林綠化主要法律法規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中國風景園林行業法制建設逐步發展和完善,園林綠化主要法律法規陸續公布實施。1992年6月22日國務院頒布的《城市綠化條例》是中國第一部直接對城市綠化事業進行全面規定和管理的行政法規。2001年,中央發布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以及《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對中國園林綠化建設起到了綱領性指導作用。圍繞著上述綱領性文件,中國制定了與園林行業相關的國家和地方性法規文件共360多項,內容涵蓋園林綠化綜合管理、園林綠化規劃、設計編制、審批管理、建設施工、行業資質等多個領域。1992~2015年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法規文件見表0-1。
表0-1 1992~2015年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法規文件概覽

0.2.2 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的現狀
(1)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
現在我國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對園林建設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改善城市投資環境和城市形象對園林養護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園林養護管理具有專業性、特殊性、持續性的特點,因此,進行科學的養護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養護管理好綠地是讓園林綠地持續發揮作用的關鍵。
(2)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園林綠化的認識水平越來越高
政府部門及建設單位的重視程度,在一定意義上關系著園林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園林的養護管理工作也必須契合經濟規律。這項工作一旦被輕視,園林景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不僅有損城市的良好形象,也導致財力上的無端浪費。因此,相關政府及單位要重視園林管護工作,客觀地認識園林管護工作的重要性。
(3)經費投資力度逐漸加大
針對園林管護工作資金短缺的局面,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部門應當加大資金撥付力度,從財力上為園林養護管理提供支持,也是在為城市的興起發展增添力量。政府部門或建設單位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大力提倡節約精神,使節省下來的資金有所去向,即為園林養護管理添磚加瓦。同時,資金到位后,園林養護管理所需的各項先進設施設備就會到位,也會顯著提高養護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從而保證園林景觀的實際效果。
(4)市民的整體素質逐漸提高,形成愛護園林的良好風氣
公眾更加理解園林養護管理對于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更加懂得園林養護管理關系著個人的美好生活。占地毀綠、折花斷木、破壞良好環境的惡習逐漸減少,甚至被有效遏制。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人們能夠自覺地從自身做起,為園林養護管理負起應有的責任。
(5)園林綠化養護企業的經營越來越規范,養護人員的素質逐漸提高
養護企業若想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就必須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尋求正確的發展方向。因此,相關部門應當著力解決養護企業的運營問題,使企業運營方向、工作標準及相關規章制度逐漸健全,為園林養護管理工作營造一個規范化運作的環境;同時,要加強養護企業工作人員素質的提升。
(6)新技術、新材料在園林養護中逐漸應用
綠化苗木生產向集約化、容器化生產推進;大樹移植機械設備通過改進,可移植17~21cm胸徑的大樹;樹木施肥方面,出現打孔施肥、微孔釋放袋、樹木營養針等新方法,可控釋袋裝肥料只在土壤溫度適當時供肥,肥料供應能與作物生長季節相協調,可供肥時間長,所以被廣泛用于栽培園藝作物。生長調節劑如抗蒸騰劑的應用,提高移植的成活率;樹洞處理方面,使用新填充劑,如聚氨酯泡沫等。
0.2.3 當前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有些地方只注重植物的栽植,對養護工作的重視度不夠
養護管理在園林綠化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項持續性工作,但它沒有像施工一樣引起足夠重視。重建設輕管理、苗木存活率低、養護質量差導致綠化景觀效果差,難以達到預期綠化效果。
(2)綠化養護資金不足,使用效率低,影響養護效果
綠化養護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項工作完成得好壞與使用經費的多少是分不開的。通常養護作為工程后期的工作,沒有單獨資金立項給予保障,往往是施工單位墊付資金。只有投入沒有收入,導致養護設備較落后,綠化養護措施不到位,人員配備跟不上,影響綠地景觀。
(3)養護管理體系尚不健全,人員業務素質低
目前采取的一些養護措施方法簡單、技術含量低,養護管理過程的科技水平薄弱。特別是養護人員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有好多人員都是臨時從事養護工作,對這一行業沒有接觸過,業務素質普遍較低,更談不上工作創新,致使養護效率較低,效果較差。
(4)保護園林的法規不健全
當前保護園林方面的法規還不夠完善,有的園林管理單位為了增加收入引進一些玩樂設施侵占了園林綠地。有的城市居民未經允許就在園林綠地種蔬菜,亂砍濫伐園林樹木。
(5)不經過栽培試驗盲目引進外來品種
植物生長對氣候、土壤等客觀條件有一定要求,但是一些園林盲目引進異地高貴品種,在植物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現象,養護管理技術不配套,造成園林綠化養護成本不斷增多,而且難以充分發揮自然景觀效益。有些樹種品種不適應冬季低溫嚴寒,雖然寒冬來臨之前也通過覆蓋薄膜、用草繩纏樹干等方法采取防寒措施,但寒冬過后發現樹木仍受到嚴重寒害,有的僅存一點樹干,有的甚至整株枯死,十分可惜。
0.2.4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對園林事業發展的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園林植物的栽培及養護工作在園林建設中的作用愈加凸顯。人們的理念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運用科技不斷改進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環節的問題,并且提高其中的科技化水平,將會使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工作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1)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這是促進園林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修訂了《生態園林城市申報與定級評審辦法》,以創建為抓手促進已獲國家園林城市命名的城市向更高層次的生態園林城市發展。在園林建設中更加注重生態效益,綠地綠量較大。園林綠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便是它的生態效益,而綠地綠量的大小直接影響生態效益的高低。
(2)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更加注重細節
現階段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工作需要進一步改進,以期園林植物行業進一步發展。注重細節,突出以人為本。居住區綠地的功能主要是為人們提供休閑服務,所以與之相關的一切工作要充分考慮廣大城市居民的需求,必須以人為本,包括其中的服務設施、植物配置均要最大限度滿足人們游憩、交流、怡情等需求,更好地為人們服務。首先應注重實用性,其次才是觀賞性,所以大樹或大苗為綠化首選,觀賞性強的草坪可適當點綴。綠地內要有一定數量可供休憩的座椅,且座椅上方最好有夏季可以遮陽、冬季可以曬太陽的落葉樹種。
(3)新技術、新方法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技術將會更加現代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未來發展中植物栽培的設施與試驗條件將進一步改善,現代化因素不斷增加,甚至在一些稀有物種的栽培上完全實行自動化、智能化操作。植物栽培技術高度發達,栽培與養護工作的專業化分工更加精細,并且在栽培養護工作中不斷應用新技術進行栽培實踐。
(4)遵循景觀與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盡力構建生態平衡的植物景區
“多樣性導致穩定性”是最基本的生態學原理,生態園林就意味著生物多樣性。通過喬灌木結合,常綠與落葉、速生與慢長相結合,喬灌與地被、草皮相結合,適當點綴些草花,構成多層次的復合結構,既滿足生態效益的要求,又能達到觀賞的景觀效果。另外,樹種單一,不僅造成景觀單一,而且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所以,植物配置應以科學的生態理論來指導,應遵循景觀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原則,進行多樹種、多層次、多植被綠化。顯然,一個由相對穩定的、物種多樣的植物群落組成的綠化環境,一定是可以實現低成本維護的。
(5)栽培方式更加豐富,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盆栽綠化等形式逐漸普及
注重垂直綠化植物的應用,營造立體綠雕塑。在綠地面積有限的區域,為了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垂直綠化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采用地錦、凌霄等都有很好的綠化效果,在為人們遮陽避暑、發揮生態效益的同時,也能讓人們領略植物隨季節變遷而發生的美麗變化。
(6)栽培環節更加注重節能環保的研究
栽培植物不僅運用技術改良植物,還增加絕熱性好、透光率強、堅韌耐久的培育材料的應用。總體來說,增加耗能少、生長期短、抗性強的品種的選育。
隨著園林植物的栽培及養護技術的不斷改進與創新,必將會帶動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合理運用科技,不斷地改善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技術,必將會促進園林植物的栽培及養護工作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