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法式》注釋與解讀
- 李誡
- 496字
- 2020-04-30 17:09:49
筑臨水基①
原典
凡開臨流岸口修筑屋基之制:開深一丈八尺,廣隨屋間數之廣。其外分作兩擺手,斜隨馬頭②,布柴梢,令厚一丈五尺。每岸長五尺,釘樁一條(長一丈七尺,徑五寸至六寸皆可用)。梢上用膠土打筑令實(若造橋兩岸馬頭準此)。
譯文
臨水修筑屋基的制度:開挖的深度為一丈八尺,其寬度根據屋間數量和寬度而定。在屋基斜至兩側岸邊的地方做墻,斜收依照碼頭,放置柴梢,厚度為一丈五尺。根據岸的長度,每隔五尺距離即釘樁一根(樁的長度為一丈七尺,直徑五寸至六寸均可),以此來固定柴梢。然后在柴梢上面鋪設黏土夯實(如果建造橋梁,其兩岸的碼頭修建也照此制度)。
注釋
①筑臨水基:在靠近水的地方建筑房屋的基礎。
②馬頭:即碼頭。

水邊的建筑
原典圖說
水邊房屋的建筑要求
臨水而建房屋是很多人向往的,但這樣的房屋在修建時也有著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地基的處理,由于臨水地基基本以淤泥質的土層為主,這種土層比較軟弱,因此不能使用普通的條形基礎作為房屋的基礎,而應該考慮樁基礎和筏板基礎。在建造這種房屋時,適合采用框架式結構,不適合采用磚混結構,這是因為磚混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比較差,稍有不均勻沉降就會造成致命的結構性破壞,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