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曉聲的寫作課 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 梁曉聲
- 857字
- 2020-04-14 15:53:05
自序
2002年以前,我從沒想到過,有一天會寫出這么兩本小冊子。
2002年初,我調至北京語言大學,成為中文系教師。幾年后,萌生了寫這么兩本小冊子的想法。但由于精力所限,并未動筆。
現在,我早已過了退休之齡,不久還要再打一份措辭堅決的“退休報告”。于是,寫這么兩本小冊子的念頭更加迫切了。
我將這兩本小冊子視為我教師生涯的句號。
我認為小學生同時要讀《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這有利于你們提前了解中學生作文與中學生智力全面發展的關系。
我也認為中學生同樣有必要讀《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反觀一下自己在“小學紀”與作文的關系,可以從認識誤區中跳脫出來,形成新的認識,以新的態度對待作文。何況,在關于小學生作文的一冊中,我所談到的某些自我訓練之法,對中學生同樣適用。
或許有人會認為,在“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這個問題上,我給出的某些方法要求太高,超出了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所能達到的程度,比如將古典詩詞“電影化”“史詩化”的方法。
我不這么認為。
我認為目前老師和家長們對五六年級學生的作文要求較低,低于他們的感性腦區應該達到的能力水平。大人們低估了孩子們大腦已具備的潛能。幫他們激活、開發這種潛能,恰恰是以稍難一點兒的方法為好。這不但不會累傷他們的頭腦,反而會使他們樂于嘗試,使他們的智力在愉快的實踐中得到較全面的發展。
曾讓我猶豫再三的是,對于小學生,究竟以一種與“孩子們”交談的文字來寫好呢,還是以引導學生的文字來寫好。
幾經猶豫,我決定以后一種文字來寫。
因為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既是“孩子們”,也同時是“學生們”。而當下的他們,由于種種原因,作為“學生”的意識很淡,作為“孩子”的意識則很強。“孩子”與“學生”的區別在于,“孩子”是可以拒絕學習方法的,而拒絕學習方法的學生,其智力將會被“孩子”二字所拖累。
對于中學生,我用整整一章講了幾條“大道理”,我認為那對他們是至關重要的。不懂得那幾條“大道理”的中學生,將來即使獲得了大學畢業文憑,可能也仍是一個沒文化、低素質的人。
愿這兩本小冊子對我們的“學生們”輕松地寫好作文有所幫助。
2013年5月20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