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意義”不如“有意思”

同學們,明白了以上道理后,我們來談談面對作文一時犯難的同學,分析一下他們的犯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還要強調一次,他們絕不是天生沒有表達的欲望,更不是天生感性腦區反應遲鈍,只不過還沒做好通過作文這種方式進行個人化表達的準備罷了。

這種準備不是單一方面能力的準備,而是綜合能力的準備、調動和發揮。在這種準備中,各種能力不分主次先后,同時配合、釋放。這時候,一名正在寫作文的同學,如同指揮一次戰役的最高指揮官,他或她的感性腦區,如同戰役總參謀部。

為了講解方便,讓我們舉例說明。比如下面這個作文題:


記一件有意義的事


這個作文題是許多小學生都“遭遇”過的。我在小學三四年級時,就“遭遇”過這個作文題。當然,題目是老師出的。實際上,這往往還不是從老師們的頭腦中產生的,而是小學作文教學所要求的。

被要求作文有“意義”,是中國小學生的普遍“遭遇”。

后來,我兒子上小學三四年級時,也“遭遇”過以上作文題。據我所知,現在全國各地很多小學生仍被要求寫這個文題的作文。算來,對于中國小學生,這真是一個老而又苦的作文題了。五十多年過去了,它似乎成了一代代中國小學生必寫的作文題。

我之所以用“遭遇”一詞來形容它和小學生的關系,是因為我很不贊成對小學生出這類作文題,尤其不贊成將它作為小學生們第一次寫作文的題目。因為第一次寫作文的小學生可能也就是三年級的小學生,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參與、經歷或主動去做某事的最初感受不是“有意義”或“沒意義”,而是“有意思”或“沒意思”。

“意義”是大人們頭腦里經常產生的東西,而且是經常從大人們的理性思維腦區產生的東西。小學生第一次寫作文,為的是開啟和激發他們的感性腦區功能,面對理性色彩明顯多于感性色彩的文題,他們當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排斥。

作文“有意思”遠比“有意義”重要。

如果將這一作文題改為“記一件有意思的事”,我相信許多小學生就不至于排斥了。哪個小學生一年到頭還沒經歷過一兩件“有意思”的事呢?他們寫起這樣的題目來將會多么得心應手啊!對于他們,“有意思”的事必定是帶給他們快樂的事。而小學生以作文的方式記一件令他們快樂的事,那過程肯定也比較快樂。對于小學生,快樂也具有了意義。

那快樂的事或許是不良的行為,但它被寫出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老師不是正可以借此機會組織大家討論一番嗎?討論本身,不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嗎?但既然小學生經常“遭遇”的作文題是“記一件有意義的事”,而不是“記一件有意思的事”,那么就讓我們繼續來討論,怎么樣針對大家心理上很排斥的作文題,來盡量寫好一篇作文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西峡县| 博罗县| 乐至县| 逊克县| 东乡县| 赫章县| 凤凰县| 商水县| 利辛县| 虎林市| 镇巴县| 慈溪市| 辉南县| 仁布县| 湘潭市| 湘潭市| 武清区| 临漳县| 安宁市| 凤凰县| 乳山市| 大悟县| 洛扎县| 宁阳县| 禹州市| 陵水| 仪陇县| 南投县| 淅川县| 康定县| 佛山市| 府谷县| 朝阳区| 宣汉县| 昭通市| 十堰市| 宕昌县| 乌兰察布市| 泰和县|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