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給孩子的詩經
- 陳茵
- 534字
- 2020-04-22 16:00:43
國風·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注釋
靜女:貞靜嫻雅之女。
姝(shū):美好。
俟(sì):等待,此處指約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隱蔽處。一說城上角樓。
愛:“薆”的假借字。隱蔽,躲藏。
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孌(luán):面目姣好。
貽(yí):贈。彤管:不詳何物。一說紅管的筆,一說和荑應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時或者才發芽不久時呈紅色,不僅顏色鮮亮,有的還可吃。如是此意,就與下文的“荑”同類。但也可能是指涂了紅顏色的管狀樂器等。
煒(wěi):盛明貌。
說(yuè)懌(yì):喜悅。
女(rǔ):汝,你,指彤管。
牧:野外。
歸:借作“饋”,贈。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洵美且異:確實美得特別。
洵:實在,誠然。
異:特殊。
匪:非。
貽:贈與。

《國風·邶風·靜女》
賞析
嫻靜的姑娘生得美好,約我來到城樓一角。她卻故意躲藏逗弄我,找不到人我急得抓耳撓腮直跳腳。
嫻靜的姑娘長得俊俏,送我一把紅色的管草。管草明艷有華彩,我喜歡它這灼烈的形貌。
她從郊外牧場為我采來白茅草,茅草清雅秀逸,別有一番不同尋常的妖嬈。其實我知道的,不是草兒自身多美好,而因為它是美人親手所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