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喜旱蓮子草

一入?yún)墙篚扌校綌_擾海天驚。

龍泉難連刀肉,萬里鯨吞意未平。

——《四時草木雜詠·喜旱蓮子草》

我曾于2007年寫過一篇小文,題目叫作“水花生”,講的就是喜旱蓮子草。那時候,其實我還沒看到過這種雜草。6年之后,2013年夏天的一個上午,在本城最繁華的那條道路的綠化叢里,初次遇上了這種植物。

老實說,開始并沒能認出它。記得那是一場大雨之后,空氣中仍然彌漫著濃重的水氣,綠化池里的土壤很濕,草葉上似乎還浸著水滴。它就長在鋪地柏與路緣石之間那狹小的空地上,一見之下,眼生得很,少不了仔細打量。只覺得那葉子對生有似鱧腸,而無鱧腸葉子邊緣的細鋸齒與表面糙毛。此草葉片水靈光潔,初生葉沿著葉脈有明顯皺縮,此亦與鱧腸葉有異。莖稈的區(qū)別更為明顯:鱧腸之莖直立或斜生,多為暗紫色;此物則莖色綠黃,基部匍匐,上部伸展,具不明顯四棱,管狀,有節(jié),節(jié)間生根。看著它構(gòu)造奇特、富含水分的綠莖,我已經(jīng)隱隱感到,這可能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主兒。

當我將圖片發(fā)到網(wǎng)上,有“草民”朋友告訴我,此乃喜旱蓮子草時,我心里一怔:它終于還是來了。

我也知道自己的憂懼有些可笑。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雖然很大,卻沒有一寸土地屬于我,小小喜旱蓮子草來與不來與我沒半毛錢關(guān)系。然而,《后漢書·襄楷傳》有云:“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既然敝人托身于這片土地數(shù)十年,生于斯住于斯歌哭于斯呻吟于斯,當然有理由希望它不要變得更糟。

喜旱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為莧科(Amaranthaceae)蓮子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此草屬于那種潑辣易生的植物,生命力之頑強,生長繁殖之迅速,可與馬齒莧媲美甚而過之。其花序頭狀球形,白色,單生于葉腋,邊開花邊結(jié)果。它的結(jié)果率偏低,果實成熟率更低。不過這不要緊,人家過日子不靠這個,所謂“雞不尿尿,各有各道”:喜旱蓮子草依靠莖節(jié)進行營養(yǎng)繁殖。這種方法看似笨拙,其實非常有效。此草之為物,具地上莖與地下根莖,其地上莖已經(jīng)很難對付:機械翻耕,將其莖稈切斷,埋入土中,它會在深土中發(fā)育成新的植株;草莖被切斷后曝曬上一天兩天,仍能存活。更為奇葩的是:吃進牲口胃囊中,經(jīng)過消化吸收再排泄出來,只要莖節(jié)沒有損壞,它落地仍能生根,十天八天以后又是一條“好漢”。

喜旱蓮子草

喜旱蓮子草的根屬于不定根系,不定根又可發(fā)育成肉質(zhì)貯藏性根,即宿根。它的地下根莖可深達半米以下,在土壤中縱橫穿插,而每條貯藏根上都可以生長10多個不定芽。冬季來臨,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其水面或地上部分已經(jīng)凍死,而水中和地下的根莖仍然保持著活力。等到春天到來,氣溫回升至10攝氏度左右,越冬的水下或地下根莖即開始萌發(fā)。所以,即使將其地上莖全部毀壞掉,其地下與水中的那些總也難以窮治。而且,只要還剩下一點點星星之火,它就會找機會卷土重來,形成燎原之勢。

今年春末,在胭脂湖南岸漫步,于道路南側(cè)小河浜中發(fā)現(xiàn)一叢被丟棄的綠色植物平躺著漂浮于水面上,以為是養(yǎng)魚人投放的餌料,起初不以為意。幾天以后再次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其中部已翹然而起,似乎已發(fā)出新芽。這不能不讓我警惕起來:一般陸生野草被割下來,再棄入水中,用不多久,即使魚蝦不吃,也自會沉入水底,腐爛成泥。見此草不肯罷休,心知必定是個狠角色。因距離較遠,岸上看不清楚,拍個照片放大了,看后不覺倒吸一口涼氣:是喜旱蓮子草。

此草上次出現(xiàn)于街心花壇,我雖然有些驚異,卻并未深憂。那個地方處于繁華市區(qū),除了花池中有點土壤,別處則是石塊與柏油的一統(tǒng)天下,喜旱蓮子草那點潑辣手段,用來對付城市街道還欠點火候。如今它已來到城郊河浜之中,肥沃的淡水水面可是它最為得心應(yīng)手的用武之地啊。

對于外來物種,我覺得應(yīng)該抱持相對寬容的態(tài)度,既不必一概敵視,也用不著驚慌失措。物種的交流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不爭的事實。以與我們?nèi)粘I铌P(guān)系密切的植物論,糧食中的玉米、高粱,蔬菜中的土豆、黃瓜,哪一樣不是舶來的?引入的植物只要老老實實、規(guī)規(guī)矩矩,不格外調(diào)皮搗蛋,不隨便惹是生非,與本土植物和平共處,那是多么美好的事。自然造物的作品,參差多姿乃其本色,多了總比少了好。

但是,喜旱蓮子草就不一樣了。

2003年,國家環(huán)保總局(現(xiàn)為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關(guān)于發(fā)布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通知》,將此草排在紫莖澤蘭與薇甘菊之后,列第三位。其致災表現(xiàn)為:

(1)堵塞航道,影響水上交通;

(2)排擠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種單一化;

(3)覆蓋水面,影響魚類生長和捕撈;

(4)在農(nóng)田危害作物,使產(chǎn)量受損;

(5)田間溝渠大量繁殖,影響農(nóng)田排灌;

(6)入侵濕地、草坪,破壞景觀;

(7)滋生蚊蠅,危害人類健康。

如此,則此草的引入不光無助于生物物種的增多,卻使物種的發(fā)展趨向于單一化。既然如此,我也覺得這個家伙不值得容留了。

手邊恰巧有何家慶的《中國外來植物》,厚厚的一大冊。關(guān)于喜旱蓮子草,上面有幾條資料,讀來讓人頗生感慨。“原產(chǎn)地”是“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等”。“首次發(fā)現(xiàn)或引入的地點與時間”為“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侵華時傳入上海郊區(qū)作為馬飼料栽培”。這還沒什么,侵略者嘛,怎么會愛惜它的占領(lǐng)地?最為奇特的是:“種群早期發(fā)現(xiàn)及擴散途徑”居然為“1958年中國農(nóng)業(yè)部門作為豬、牛飼料大面積推廣到華東地區(qū)栽培,后至華中、華南、西南各地”。正是無知者無畏的典型寫照。“入境后的擴散途徑”則為“我國引種于北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陜西等地,后逸為野生,莖段隨河流及人為和動物活動傳播,并迅速在異地著土生根”。我所以不憚其煩,抄錄如上幾段文字,覺得它們幾乎是一部喜旱蓮子草的入侵史及擴散傳播史了。

面對咄咄逼人的喜旱蓮子草,個人深感無能為力。國家環(huán)保總局一邊給出控制方法,一邊又自承這些方法僅“部分有效”,或“效果不佳”。近日翻閱《中國的野菜輕圖典》,發(fā)現(xiàn)喜旱蓮子草居然也名列其中,敢情此草也是可以吃的哦。書中說:“采集嫩莖葉用沸水焯熟,然后換水浸洗干凈,加入油鹽調(diào)拌食用。”這讓我稍稍松了一口氣。

對于同胞們吃的能力,我深信不疑。凡物,只要有人出來一講,營養(yǎng)價值如何高,如何美容養(yǎng)顏,如何延年益壽,大家自會聞風而動、蜂擁而上,且所向披靡,必吃出一個昏天黑地,吃得它絕跡斷種方肯罷休。人參不這樣嗎?魚翅不這樣嗎?冬蟲夏草不這樣嗎?夏天的鄉(xiāng)村里,一直在高枝綠葉之間鳴叫的知了,自從有人覺得那幼蟲好吃,從草野細民零零星星地吃,一直吃到了豪華宴席上,大張旗鼓地吃,吃得知了的叫聲已經(jīng)明顯稀少,怕是知了快要斷子絕孫了吧。

我由衷祈望國人能將這種本領(lǐng)用對地方,不再對那些瀕危動植物痛下辣手、竭澤而漁,而是過來吃吃這些咄咄逼人、讓人束手無策的喜旱蓮子草。既然專家說它是可以吃的,那么就讓我們一起過來采食吧,將這種滾刀肉一般的雜草吃它個干干凈凈,還我們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生態(tài)、一個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2015年5月6日

附錄

水花生

物有源同用未同,番茄玉米并稱雄。

刁蠻最是空心草,總在元元淚眼中。

——《四時草木雜詠·水花生》

到目前為止,水花生可以說仍然與我無關(guān)。

據(jù)我所知,這種野草主要生長在長江兩岸及以南地區(qū),似乎還沒有蔓延到我所生活的北方。我平時喜歡留心各類植物,以多識草木之名為樂,卻仍然不曾看到過它。我想,這邊即使已有,也還沒形成氣候,沒有達到為害成災的程度。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知它給南方農(nóng)夫、漁夫們帶來的麻煩,于是我竟也有了切膚之感。

水花生,又稱“喜旱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為莧科(Amaranthaceae)蓮子草屬植物。南方的老百姓一般叫它“革命草”。

水花生與紫莖澤蘭和薇甘菊一樣,是一種舶來的植物。用行話說,就是入侵的外來物種。據(jù)說這種東西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巴西等地,20世紀開始傳入中國,最初在上海附近的一些島嶼上發(fā)現(xiàn)。20世紀50年代,有人將其作為豬飼料大力推廣,它才從此得以在南中國廣泛傳播。

本土的植物種群,本土的植物生態(tài),經(jīng)過了漫長歲月的演化和嚴酷的自然選擇,有著所以如此的深刻理由。因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具備了自然本身的特性——多樣性。這些物種相克復又相生,最終形成一種平衡態(tài)。而入侵的物種有時會令這種平衡態(tài)猝不及防,更可能因而被打破,生物多樣性也因此遭到破壞。水花生恰恰就是這么一種適應(yīng)性和繁殖力都很強的雜草。中國南方的水土和氣溫非常適合它的生長與繁育,于是它便不管不顧,以不依不饒的姿態(tài),不分春夏、不舍晝夜地向四外擴張。在地面之上,它搶占陽光與空氣;在地下,它爭奪水分與養(yǎng)分。無論遇上的是誰,它都老實不客氣。因此,所到之處,它將其他植物擠走甚至吞沒,最后形成它水花生的一統(tǒng)天下。這種入侵,專家稱之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癌變”。

它不可遏止的繁殖力并不能使它感到滿足。它的傲慢和瘋狂使它有了一種不管不顧甚至破罐子破摔的蠻橫,有了一種不知天高地厚的顢頇,好像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奈何得了它,從此無敵于天下了。于是,它繼續(xù)推進,進而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從而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直接敵人。

老實說,這東西確實能力不凡,手段也了得。如若它滋生于河道,久之,再寬闊的水面也被填滿,在水面上形成單一的色調(diào),并影響船只的通航;如果它生長于池塘,時間長了,它會吸盡水中的氧氣,然后以自身的腐敗造成水體污染,使水中的魚類窒息死亡;它若生長于農(nóng)田,則會影響作物生長,一旦農(nóng)夫稍為懈怠,它就會吞沒田里的作物。

如果誰家的稻田沾染上這種雜草,那麻煩也就來了。這家伙有點像鄉(xiāng)村里的無賴子,活脫脫一個“滾刀肉”,讓它給纏上,真是倒了大霉。你把它割掉吧,它會很快再長出來。你割下了它,堆在地上曬,如果一天兩天還沒曬干,那么對不起,半枯的草莖則會就地生根,蘗生出更多的水花生。將它割下來剁碎了喂豬,再將豬糞施到田里,那些沒有消化完的莖節(jié)仍然攜帶著水花生的蘗芽,于是田里的水花生反而更多了。據(jù)說最有效的辦法是將它的莖葉切碎,放入沼氣池中,讓它在那里徹底腐爛,最后化為一種氣體燃燒掉。可是,水花生滿山滿坡,隨處皆是,太多了啊,而且繁殖得那么迅速,而沼氣池又未免太小,哪里容得下普天之下的水花生?

聰明的人也許會想到除草劑。

是的,除草劑是個毒辦法。我想,發(fā)明除草劑的人一定是個狠心人。有一段時間,我在為父老兄弟感到慶幸的同時,也曾經(jīng)為除草劑的發(fā)明感到恐懼和憂傷。有了它,人類滅絕起生物物種來,簡直輕而易舉。人類的行為,一直都是多么沒輕沒重啊。一般的本土雜草,在除草劑面前,可以說是望風披靡,沒有了任何招架之功,更遑論還手之力。但是,水花生不怕。除草劑噴灑在水花生的莖葉上,莖與葉當然也就蔫了,萎了,死了。但是,它有極其發(fā)達的營養(yǎng)根,長得很粗,扎得也深。地上的部分死掉了,過不幾天,地下的部分照樣出芽。水花生真是個“鬼難拿”啊!

有專家提出了生物控制的建議。這種理念也許不錯,也就是引進水花生的天敵——水花生葉甲。水花生葉甲從1986年被引入中國,在云南、廣西和福建地區(qū)釋放,目前已在國內(nèi)定居。其成蟲和幼蟲專門取食水花生,可用于水花生的生物防治。據(jù)說這種昆蟲目前在廣東、香港、廣西、臺灣、湖南、四川等地均可發(fā)現(xiàn),對水花生的發(fā)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總的說來,效果并不理想。值得警惕的是,引進的水花生葉甲同屬于外來物種。我們的知識,對于自然界來說,存在著太多空白。哪怕對如此渺小的昆蟲,我們也知之甚少。我們所能看到的,也許只是它的某一特性,它與其他物種關(guān)系的某一方面,而其余的,對我們來說則是一個幽暗未明的區(qū)域。那里面隱藏著什么,是光還是暗,是福音還是災難,我們一無所知。現(xiàn)在它喜歡吃水花生的葉子,誰能保證它以后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果真有那么一天,正是一害未了,反生兩害,那才叫得不償失呢。

經(jīng)驗告訴我們,自以為是的盲目行為,一不留神,就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后果。在自然面前,只有保持敬畏的態(tài)度,謙卑地對待自然,才有可能與自然達成和解,才能與自然和平共處。人類越是強大,懂得這一點就越重要。

2007年6月1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穆棱市| 安康市| 莆田市| 达日县| 黄龙县| 仪征市| 浠水县| 营山县| 称多县| 东乡族自治县| 福鼎市| 东安县| 南雄市| 定西市| 乌鲁木齐市| 永年县| 安丘市| 宣恩县| 奇台县| 拜城县| 潼关县| 中宁县| 双桥区| 新巴尔虎右旗| 哈尔滨市| 九江县| 静安区| 宁明县| 磐安县| 仁怀市| 邹平县| 宁波市| 岳西县| 晋城| 固阳县| 芦山县| 闵行区| 神农架林区| 宽城|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