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工作任務5——Linux用戶及權限管理

2.4.1 任務目的

Linux操作系統用戶也是一些服務的默認本地用戶,如FTP、NFS和postfix等服務。新星公司決定搭建屬于自己的Linux服務器,信息中心決策層認識到,對于初次接觸到服務器技術的管理員來說,必須要熟練掌握Linux用戶及權限的管理技能。因此公司決定開展培訓,讓管理員掌握Linux用戶及用戶組管理、權限管理的操作技能。

2.4.2 任務規劃

新星公司開展Linux用戶及用戶組管理、權限管理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認識RedHat Enterprise Linux 6.4的用戶文件、用戶組文件,掌握用戶及用戶組管理工作技能,權限管理工作技能。

2.4.3 Linux用戶文件

Linux用戶文件包括/etc/passwd、/etc/shadow兩個文件。

1./etc/passwd用戶賬號文件

Linux用戶被劃分為3類:根用戶、系統用戶和普通用戶。根用戶(root用戶),也稱為超級用戶,root用戶不允許修改用戶名。根用戶是系統的所有者,對系統擁有最高的權力,可以對所有文件、目錄進行訪問,可以執行系統中的所有程序。系統用戶是Linux系統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內建的用戶。普通用戶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使用Linux系統資源而建立的,它的權限由系統管理員規定。

在Linux操作系統中,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識,稱為用戶ID(UID),root用戶的UID為0,普通用戶的UID大于等于500,系統用戶的UID介于1和499之間。

Linux系統所有用戶的信息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中,該文件中每個用戶占用一行,每行有7個字段,各字段之間用“:”隔開,格式為:

username:即用戶名,是用戶所在系統的標識,通常長度不超過8個字符,由字母、數字和下劃線或句點組成。

password:即密碼,該字段存放加密后的用戶密碼,通常用一個特殊字符“x”表示,真正的密碼已轉移到/etc/shadow文件中。

UID:即用戶標識號,UID是系統中的唯一標識號,必須是整數,通常和用戶名一一對應。

GID:即用戶組標識號,該字段記錄用戶所屬的基本用戶組。

userinfo:即個人信息,該字段記錄用戶的真實姓名、電話、地址和郵編等個人信息,各項之間用“,”分隔,該字段內容可以為空。

home:即用戶屬主目錄,該目錄是用戶登錄系統后的默認目錄,普通用戶的屬主目錄是/home目錄下的同名目錄,root用戶的屬主目錄為/root。

shell:用戶以文本方式登錄系統后啟動的shell。

2./etc/shadow用戶密碼文件

操作系統將用戶的口令加密之后放在另一個文件/etc/shadow中,并且對該文件設置嚴格的權限,只有根用戶root可以讀取該文件。/etc/shadow文件中每個用戶密碼占用一行,每行有9個字段,各字段之間用“:”分隔,其格式為:

username:該字段是用戶的登錄名。

encypted password:該字段是已加密的用戶口令(即密碼)。

number of days:該字段表示從1970年1月1日到上次修改密碼的天數。

minimum password life:該字段表示兩次修改口令之間至少要經過的天數。

maximum password life:該字段表示口令有效期的最大天數,如果是99999則表示密碼永不過期。

warning period:該字段表示在密碼失效前,提醒用戶密碼即將失效的天數。

disable account:該字段表示密碼過期之后,停用該賬號的天數。

account expiration:該字段表示賬號失效、禁止登錄的時間。

reserved:該字段暫未使用,系統保留。

2.4.4 Linux用戶管理命令

用戶管理主要包括用戶的添加、修改密碼和刪除等操作。

1.添加新用戶

useradd命令用于創建新用戶,只有超級用戶root才能使用此命令。使用useradd命令創建用戶后,應利用passwd命令為新用戶設置密碼。例如,添加用戶bob、mary的命令如下:

可用cat或tail指令查看用戶信息:

可以看到,用戶bob、mary添加成功,同時還添加了許多其他的默認設置。

2.修改用戶密碼

通過passwd命令可以完成為新建用戶設置口令。比如要為剛才創建的用戶設置口令,命令如下:

修改用戶的密碼需要兩次輸入以進行確認。密碼是保證系統安全的一個重要措施,在設置密碼時,不要使用過于簡單的密碼。Linux中輸入密碼的時候,沒有任何字符提示,這不同于Windows系統有“*”或其他符號提示。

3.刪除用戶

userdel命令可刪除用戶,只有超級用戶root才能使用此命令,例如要刪除用戶bob:

2.4.5 Linux用戶組文件

Linux用戶組文件是/etc/group文件。用戶組的信息保存在/etc/group文件中,所有用戶都可讀取該文件,該文件存儲著用戶組的相關信息,/etc/passwd文件中每個組占用一行,每行有4個字段,各字段之間用“:”隔開,格式為:

組名:組密碼:用戶組標識(GID):組成員列表

組名:是用戶組所在系統的標識。

組密碼:用戶組的密碼,由于安全原因,相應內容已轉到gshadow文件中,在此用“x”表示。一般不設組密碼。

用戶組標識(GID):數字在系統內必須唯一,0是root組的組標識,1~499為系統組標識,普通組標識在500~65535之間。

組成員列表:組內的成員,多個成員之間用“,”隔開。

2.4.6 Linux用戶組管理

用戶組的管理主要包括用戶組的添加、修改和刪除等操作。這些操作與系統中的/etc/group文件密切相關。

1.添加用戶組

groupadd,添加新用戶組,其命令格式為:

groupadd用戶組名

例如,添加一個新的用戶組student,命令如下:

用戶組添加成功后,該組的信息將保存在/etc/group文件中。

2.刪除用戶組

groupdel,刪除用戶組,命令格式為:

groupdel用戶組名

例如,刪除用戶組student,命令如下:

3.修改組成員

gpasswd,修改組內成員,命令格式為:

gpasswd [選項] 用戶名 組名

其中,選項“-a”實現向組內添加用戶,選項“-d”實現從組中刪除用戶。用戶必須是系統中已經存在的用戶,若用戶不存在,必須首先用useradd指令添加。組名也必須是已經存在的組,若組不存在,必須事先用groupadd指令添加。

例如,將用戶mary、bob添加到組staff,命令如下:

例如,將用戶bob從組staff中刪除,命令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Linux系統在添加用戶的時候,會自動生成一個同名用戶組。

2.4.7 Linux權限管理

Linux的文件或目錄被一個用戶擁有時,這個用戶稱為該文件的所有者,同時該文件還被指定的用戶組擁有,這個用戶組稱為文件所屬組。文件的權限由權限標志來決定,權限標志決定了文件的所有者、文件的所屬組、其他用戶對文件訪問的權限。

1.使用ls命令查看目錄或文件的權限

使用ls命令加-l參數(或使用ll命令),可以查看目錄或文件的參數:

ls-l 文件名或上級目錄

普通文件在文本界面下用白色表示,目錄文件用藍色表示。

第一列的第一個字符表示文件的類型,“-”表示普通文件,“d”表示目錄,“l”表示鏈接文件。第2—10個字符表示文件或目錄的權限,這9個字符每3個一組。第一組表示目錄或文件所有者的權限,r讀權限、w寫權限、x執行權限和-沒有權限;第二組表示所有者同組的用戶權限,第三組表示其他用戶的權限。

第三列表示所有者,第四列表示文件所屬的組。

2.chown命令

Linux為每個文件都分配了一個文件所有者,稱為文件主,對文件的控制取決于文件主或超級用戶(root)。文件的所有關系是可以改變的,chown命令用來改變某個文件或目錄的所有權。chown命令的格式為:

chown 用戶:組 文件1 [文件2…]

用戶可以是用戶名或用戶UID,組可以是組名或GID,文件是以空格隔開的文件列表,可以用通配符標識文件名。“:”與組名之間沒有空格。

例如:

3.文字表示法修改權限

Linux系統中的每個文件和目錄都有訪問許可權限,用它來確定誰可以通過何種方式對文件或目錄進行訪問與操作。訪問權限分為3種不同類型的用戶:文件所有者(u)、同組用戶(g)和可以訪問系統的其他用戶(o)。

訪問權限規定了3種訪問文件或目錄的方式:讀(r)、寫(w)和執行(x)。

chmod命令用于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用戶可用該指令控制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只有文件主或超級用戶root才有權用chmod指令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chmod命令的格式為:

chmod [ugoa][+-=][rwxugo] 文件名或目錄

其中,u表示文件所有者,g表示同組用戶,o表示其他用戶,a表示所有用戶,+表示增加權限,-表示減掉權限,=表示賦予權限。例如:

4.數字表示法修改權限

指定文件的權限還有一種更方便、更實用的方法,稱為數字權限。也就是用0~7這8個數字來表示文件的權限。在Linux中和一個文件相關的有3種類型的用戶:u、g、o。而每一類用戶又有3種訪問權限:r、w、x。把具體的訪問權限用二進制數來表示,就可以得到每一類用戶的權限的數字化表示形式。舉例說明如下:

用ls-l命令查看home目錄,顯示如下結果:

在上面的信息中,第一列表示了文件abc的權限是“rw-r--r--”,分別表示了u、g、o3類用戶的權限。其中所有者權限是“rw-”,同組用戶的權限是“r--”,其他用戶的權限是“r--”。我們將rwx看成二進制數,如果有則用1表示,沒有則用0表示,“rw-r--r--”就可以表示成為:“110100100”。這一串二進制數中每3位數一組,共3組,分別表示了3類用戶的權限。將二進制串每3位一組轉化為十進制數,就得到“644”。文件abc的權限用數字形式表示就是644。

更簡單的表示方法是將r、w、x權限分別用4、2、1來表示,沒有權限則是0,上例中每類用戶的權限相加也會得到文件abc的權限為644。

用數字來表示文件的權限是非常方便的,特別是體現在命令的書寫當中。在上面的例子中,假如要修改文件abc的權限為“rw-rw-r--”,即將文件權限設置為664,則可以用如下命令來修改:

[root@localhost home]#chmod 664 abc

2.4.8 拓展與提高

通過一個綜合案例來說明Linux用戶管理、權限管理。要求:以root賬戶登錄系統,新建jinan用戶、city用戶組,將jinan用戶添加到city用戶組。新建/root/sdcet文件,設置/root/sdcet文件的所有者為jinan、屬組為city。設置/root/sdcet文件權限為jinan用戶可讀、寫和執行,city組可讀、寫,其他成員可讀、寫。

1.用戶及用戶組設置

2.更改文件所有者

3.更改文件權限

[root@localhost~]#chmod 766 /root/sdcet //更改sdcet文件的權限

4.列表查看

2.4.9 任務小結

通過本任務,可以掌握Linux系統的用戶及用戶組管理、目錄或文件的權限管理。首先要熟悉有關用戶及用戶組的相關配置文件,掌握用戶及用戶組管理的工作技能。其次,熟悉目錄或文件權限的表示方法,掌握目錄或文件權限設置的技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葛市| 肃北| 沾化县| 平邑县| 滨州市| 东台市| 大石桥市| 定襄县| 阿拉善盟| 沙坪坝区| 泰和县| 成武县| 阿拉尔市| 辽中县| 宾川县| 溧水县| 金山区| 彰化县| 基隆市| 祁东县| 锦屏县| 张家川| 镇雄县| 石城县| 体育| 阜南县| 玉环县| 上林县| 扎兰屯市| 马山县| 曲靖市| 贵德县| 讷河市| 双辽市| 长子县| 盐城市| 洪泽县| 台东市| 名山县| 崇义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