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宴
- 國師夫人又黑化了
- 朝暮思于
- 2213字
- 2020-04-22 20:34:12
宴上人潮涌動觥籌交錯,諸家公子談笑風生頗為自在,席面熱鬧非凡,倒讓她有些恍惚了起來。
她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端陽長公主的生辰宴來,彼時長公主身體頗好,嘉禾郡主也未曾瘋癲,還有那位盛京世家子弟爭相效仿的白衣國師仍存于世間。
可惜,驚才絕艷的白衣國師命喪南雀國,天真浪漫的嘉禾郡主因此而瘋瘋癲癲,端陽長公主也因此生了心病,于是遷回封地,幾年未進京了。
思及此處,眼前這番繁華的場面倒是瞬間帶上了萬劫如讖的悲涼,也不知多年后,北秦的皇宴又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南月正端起杯子低頭淺酌這果酒,果子的香與酒味交織在一起,沁入鼻息,舌尖卻是含著微微的苦澀,余韻悠長。
“連這酒的味道也變苦了。”,南月苦笑著搖了搖頭。
此刻,殿門口的內臣正端禮道:“陛下駕到!”
眾人紛紛放下手中的酒杯,停止了交頭接耳,都凝神看向殿門口處的天子。
溯光帝攜手晉貴妃進入了殿內,這一看,大部分人都不可置否地皺了皺眉,反倒是席面上的晉家人,個個眉開眼笑,就連南月身旁的晉婉也是一臉挑釁地瞥了她一眼才又看向步步踏上高座的帝妃二人。
皇帝落座,身旁的皇后之座還空著,而晉貴妃則頗有分寸地坐在下座。
此刻一位頭戴黑冠,身穿銀邊黑袍的內臣疾步過來,他眉目低垂恭謹,皮囊陰柔俊美,看上去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雖嘴角生笑,但眉間卻隱隱藏著陰騖。
他在殿下停了腳步,即刻單膝跪地,拱著手對溯光帝道:“東廠提督東桓,拜見陛下!”
這聲音陰柔嘶啞,分明是閹臣的聲音。
溯光帝揮揮手,道:“何事?”
東桓隨即道:“陛下,皇后娘娘稱病,說是不來了。”
聽到這里,晉貴妃那嬌柔的臉上倒是沒有什么波瀾,反倒是皇帝一臉陰沉,隨后不耐煩道:“退下吧。”
那內臣聽了之后,乖巧地道了一句“是。”,便踏著穩當的步子走出殿門外,黑袍上的銀色圖案在光中泛著銀光,似乎是在暗示著他的陰冷,但也只是眨眼的功夫,那身影就消失在殿角。
晉婉裝模做樣地拿起一塊帕子捂住鼻子,擺了擺手道:“這閹人,一身陰氣,看著真是晦氣。”
南月不禁失笑,心想這東廠提督在祁衍逝世之前,本是個管理宮禁和皇城貪污的虛職,但自從國師殞身于南雀國后,換了新提督東,此人也是極具才華和心計,短短幾年,就讓原本衰弱的東廠日漸起勢,如今竟然隱隱與大理寺平分秋色。
思及此處,南月抬眼,一抹紅色的身影隨著小內侍進了大殿。
他面覆銀質面具,身穿潔凈的妖艷紅袍,周身熾烈的氣質與陰冷的東桓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出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南月心頭一緊,那身影與數年前的那場生辰宴竟然能如此契合地重疊在一起,就連嘴角的弧度也是如此地相似。
此刻,蕭寒山身段筆直地停在大殿中央,施了一個繁復的禮節手勢,隨后目光直直地看向了座上的溯光帝。
“在下青虛國使臣,蕭寒山,拜見北秦國陛下。”
溯光帝立刻爽朗地賜座,剛好使臣的座位與南月遙遙相對,這個視角能清晰地看到對方的舉動。
似乎是注意到了南月專注的眼神,蕭寒山抬眼,兩人四目相對,但他仿若把她當作陌生人一般,目光一觸即逝。
蕭寒山一落座,宴會就開始了,此刻,晉貴妃向靜靜坐在席上的蕭寒山投來疑惑的目光,道:
“蕭使臣,為何戴著一副面具?可是看不起我北秦國?”
此話一出,火藥味十足,但沒人會斥責她此舉不妥,畢竟這是在北秦境內,區區一個外國使臣連真面目都不敢示眾,這確實太過不敬。
蕭寒山聽了這話,利落地起身,對著皇帝方向遙遙地躬身,絲毫不看那晉貴妃。
“并非是對各位不敬,只是蕭某出身特殊,祖上曾有規定,男子婚前不得摘下面具,需得新娘親手揭下面具。”
皇帝倒是大為感嘆了一番:“看來我北秦和青虛國得多些來往了,此等習俗聞所未聞。”
此話一出,晉貴妃柔柔道:“蕭使臣,是我魯莽了,還希望使臣大人千萬不要介懷。”
既給了北秦臺階下,也給足了青虛面子,蕭寒山淡淡道:“怎會,無妨。”。
“陛下,為了此次出行,我青虛國陛下贈予您一份禮物。”
話音剛落,一行侍衛扛著一個雕刻著奇異花紋的箱子進了殿前,箱子落地時與地面發出沉悶的響聲,一聽就知里面必定載著重物。
蕭寒山半蹲在地上,拿出腰間的一把鑰匙打開了那把鎖,大大的箱蓋恍若無物地被他掀開,露出里面的物件。
大家都伸出腦袋想一探究竟,蕭寒山起身,將此物完完整整地展現在眾人的面前。
巷子里的是一尊直徑不過半臂寬的青銅鼎,溯光帝遠遠地看不清這等物件,只覺得眼看著有些熟悉,于是從座位上起來,靠近這鼎想一探究竟。
這青銅鼎乍一看普普通通,但往近了看卻是別有洞天,先是一龍一鳳作纏綿狀地環繞著整個鼎身,隨后龍鳳身邊密密麻麻地雕刻許多細小的動物,從奇珍異獸到飛禽走獸,有些動物他從未見過,長得就像是書中描述的上古神獸,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這鼎不止一層,從外到內部,至少五六層,全都用栩栩如生的動物作雕刻。
溯光帝感覺腦中有一個圖案躍躍欲出,急忙喚來自己的貼身內侍李德:“快,派人將我書房內的那副鎮魂鼎圖紙拿來!”
此話一出,席間議論紛紛,說起鎮魂鼎,大家又不得不聯想到祁氏父子,所謂萬古垂青,也便是如此了。
溯光帝說完,又繞著這鼎看了一遍又一遍,如癡如醉,他甚至還招手讓晉丞相也一睹其玄妙。
“公孫將軍呢?”溯光帝想到一個就讓一個來看,南月無奈起身回稟“回皇上,大哥抱恙在家,無法前來。”
聽到這個聲音,溯光帝回身,細細打量著她:“朕想起來了,你是太尉府的三小姐公孫南月吧,略有耳聞,聽說太尉和公孫將軍將你奉為掌上明珠。”
“家父和大哥對公孫家的女兒一向照顧,身在這樣的家庭,是南月的福氣。”她從容回道。
溯光帝隨便擺了擺手就讓她落座了,隨即轉過身觀察這個鼎,口中贊嘆不絕。